華文網

為什麼小時候“聰明”的孩子,長大了反而平庸無比呢?

平平是一個三歲的小寶貝,在眾多的小朋友之間他總是特別出彩,每次分享食物也好,完成勞動任務也罷,他都能夠有模有樣地“指揮”其他小朋友“服務”。每次我看到了總會提醒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他總是笑笑做個鬼臉回應我。

有一次我和他媽媽溝通,問起寶貝在家的表現,他媽媽非常自豪地告訴我:平平是個“小人精”,小小年紀不僅能夠察言觀色,還是家裡物品的小衛士,偶爾做錯了事情總能及時變換方式讓“無法生氣”。有次寶貝想吃冰淇淋,因為媽媽規定每天的數量不能超過一支,所以奶奶也不敢“知法犯法”。過了一會寶貝很懊惱地喊奶奶過來,

他指著地上一小灘水告訴奶奶“冰淇淋不小心跌落地上,已經融化了......”雖然奶奶知道這孩子說謊,但是因為孩子新奇的招數破例又給了他一盒,“奸計得逞”的平平笑了。奶奶把這件事請津津樂道地告訴家裡人,大家都感歎小孩子的“智商不可估量!”聽出他媽媽話裡話外的炫耀,我吞回了所有想“提醒”的言辭,父母在變相鼓勵了,怎麼能怪孩子呢?

不得不承認這種類型的孩子“很聰明、智商高”,在其他人孩子想辦法如何逃避困難的時候,他已經想到一個相對來說“兩全其美”的辦法來應對困窘。當我們看似笑駡孩子有心計的時候,孩子已經嗅出了這是一種“變相的鼓勵”,他會花更多的心思來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就形成孩子的人生觀。

有心計的孩子在小時候可能會“占一些便宜”,等到孩子漸漸長大,他們就有了自己的是非觀,那些小心機自然漸漸被孩子們“識破”,看似聰明的孩子變成“孤家寡人”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我們要怎麼樣應對孩子的“小聰明”呢?其實很簡單,

孩子的“把戲”一般都不是很高明,我們可以尊重孩子的感受不去當面拆穿,但是一定要讓孩子承受自然懲罰的後果。把飯倒掉糊弄大人的孩子,就讓他餓一餐,不給予任何果腹之物;為了貪吃而撒謊的孩子,就讓他承受面對流口水的誘惑。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明白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實實做好才是原則,任何投機取巧的行為都會得到相應的懲罰。

孩子小時候我們不給予正確的指引,

等他長大以後就會遭到叢林法則的淘汰。如果沒用對地方會出現一個現象“聰明反被聰明誤”,形成了不正確的人生觀就會遠離“大智慧”,更會與成功之路漸行漸遠。我們常說“大智若愚”,無論什麼年代,正直、善良、誠信都是立身之本,人人都願意與這樣的人接近,同樣也會不由自主地遠離“聰明人”。吃虧是福,看起來當時是損失了一些利益,把眼光放長遠了來看,當孩子因為“大氣”的好人緣受到福蔭的時候,你會不會感恩自己培養孩子的方式呢?

大家對照一下,不要把原本聰明的孩子誤導到反方向去了,讓孩子從小養成正確的人生觀才能累積更多的福報。告訴孩子“吃虧是福!”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2:自由的孩子最自覺 ¥29.6 購買

媽媽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爸爸的高度決定孩子的起點 ¥36 購買

媽媽不生氣孩子更爭氣+哈佛給孩子的500個測試 ¥34.9 購買

你會不會感恩自己培養孩子的方式呢?

大家對照一下,不要把原本聰明的孩子誤導到反方向去了,讓孩子從小養成正確的人生觀才能累積更多的福報。告訴孩子“吃虧是福!”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2:自由的孩子最自覺 ¥29.6 購買

媽媽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爸爸的高度決定孩子的起點 ¥36 購買

媽媽不生氣孩子更爭氣+哈佛給孩子的500個測試 ¥34.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