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恒大助教、球探,國足技術分析師劉智宇:裡皮斯帥1點殊途同歸

恒大助理教練、球探,中國男足技術分析師劉智宇獨家專訪,裡皮、斯柯拉裡在1方面“殊途同歸”,在韓國打前哨戰總是困難重重

(本文所有照片由攝影師馮嘉安提供)

作者:大佬鳴

無論是俱樂部還是國家隊,一支足球隊的成長、成功離不開台前幕後很多人的努力付出。畢竟作為集體團隊項目,足球擁有太多屬於自己的特殊性,也確實需要不少專業人士各施其職提供幫助。然而這一回筆者專訪的物件,正是這樣一位元專業人士……劉智宇,

相信在恒大首度奪取亞冠冠軍後,在相關的人物訪談志裡,大家對這個名字不會陌生。當時的智宇,已經是裡皮教練團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員了。相比總是沖在最前線的球員與主帥來看,劉智宇更被大家視作幕後英雄,但其實他自己並不這麼看,“對於球隊而言,我們好比機器中的零部件,在其運轉的過程中缺一不可。不要說什麼幕後英雄,我們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熱愛這份工作,
正如我熱愛這支球隊一樣,我會努力做好它!”

誠懇的回答,隱約透露著劉智宇超乎其年齡的成熟與穩重,但說到底還是在專業層面的過硬功夫,讓其擁有身兼多職並能夠同時完美駕馭的本領。在國足即將踏上馬來西亞遠征敘利亞而停留廣州進行最後備戰之際,筆者有幸約到十分忙碌的劉智宇坐下來談一談的機會。畢竟相比過去,

眼下的劉智宇身上的擔子可以說更重了——現在的他,不僅是廣州恒大淘寶足球隊的助理教練兼球探,更是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的技術分析師,同時服務于裡皮和斯柯拉裡兩位世界名帥。因此可以預見,他的經歷以及他現在從事的工作,必然有非常多價值極高的見聞與感受,相信也是球迷期盼想知道的資訊。

下面,就為大家呈現專訪的所有內容。

鳴(大佬鳴):劉智宇你好,目前你在廣州恒大和中國男足扮演著“雙重角色”,對於助教、球探,對於技術分析師這些職務,你是如何區分與同時進行的?它們之間是否存在聯繫?如何進行角色轉換?

宇(劉智宇):國家隊和俱樂部本來在比賽時間上就是不衝突的,在時間這塊完全可以區分並兼顧。就像現在,處於聯賽間歇期的時候國家隊才會集中。工作內容有些是相通的,我目前是準備對手的東西相對多一些。在賽前,要把對手的一些近期情況,包括技戰術打法,給球隊主教練做一個彙報。在國家隊的工作情況類似,畢竟之前裡皮曾是廣州隊的主教練,我們的溝通非常順暢,包括現在在恒大俱樂部,跟斯柯拉裡主教練也是做差不多的事情。不過兩名主帥要求的東西還是不太一樣。

各種角色之間會有一些聯繫,因為廣州隊的隊員很多都在國家隊中,包括他們的狀態,到了國家隊後教練一般會溝通這方面的問題,加上他的戰術打法跟俱樂部又不一樣,如何讓其儘快去改變俱樂部的這種比賽思維方式,是必須要去做的。足球就是這樣,每個教練要求不一樣,使用起來也不一樣,平時,我們就會從事這方面的相關工作。剛才提及的三個職務看上去是不一樣的,但其實很多是相通的。比如一個團隊裡,助理教練有負責前鋒的,有負責後衛的,也有負責對手的……現在外教團隊過來的助理教練,一般不負責具體的錄影剪輯,畢竟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這部分工作就會交給技術分析師去做。不過這部分內容是教練員去要求的,再加上技術分析師本身舉一反三的能力,所以說它們之間是相通的。

至於角色轉換,我覺得更多是心理層面的吧。代表俱樂部,是代表一座城市,更像一份工作;但對國家隊而言,既是一份工作,更多的是一種榮譽。當然,俱樂部如果去參加一些國際性大賽,比如踢亞冠、踢世俱杯,也是非常有榮譽感的。對我而言,心理的調整更多吧,工作內容相對沒有那麼多,不過兩名主帥的要求都非常嚴格,積極性都非常高。所以對於兩邊,我也會全力以赴,非常認真的去做好我的本職工作。

鳴:簡單回顧一下你的職業生涯履歷,談談在恒大隊這些年的收穫和心路歷程。

宇:我算是踢球退役比較早的,當時在瀋陽踢,後來因為傷病的緣故,就退役了。我踢球的時候大家不太熟悉,不過現在在中甲還有當年和我一起踢過球的隊友。退役後就去了北京體育大學讀了四年的本科,學的是運動訓練專業,也算是足球專業吧。因為我們只能做這個,要改行比較麻煩,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我多年的興趣。大學期間我就一直在考教練員證,來廣州的時候拿到了A級教練員證,後來恒大俱樂部又幫助我去學習職業級,我在13年年初拿到的亞足聯的職業教練員證書。然後就一直在廣州隊工作,中間離開了半年,但後來廣州隊對我不離不棄,非常感激。之前在廣州隊主要是技術分析的工作,再度回來後給我提升了一下,做到了助理教練,目前也是以這個職務為主。

在恒大俱樂部也很多年了,首先覺得這個俱樂部的氛圍特別好,拿到好的成績也不是靠一兩個人就能決定的,應該是大家互相之間交叉合力而完成的。但這樣的交叉不複雜,溝通起來很順暢,俱樂部一直作為球隊的後盾,球隊需要什麼東西,俱樂部立馬會予以支持。而且每一場比賽,我們都會當成最重要的比賽,球員也是這麼想的。還有一點就是效率吧,恒大隊的效率奇高,我也在其他俱樂部待過,這裡並不是說其他俱樂部就不好,但在效率這一塊上真是有區別的。我覺得在球隊運營這個層面,最重要的就是效率。

對我而言,首先是感謝。其實我剛來的時候還是廣藥時代後期,還是廣州足協託管的時候,然後來了不久恒大就接手了。也正是有了恒大進軍足球這項舉動,才把現在中國足球的市場推向了另一個高度。第二就是在這裡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首先包括教練員,還有工作人員、球員,其實每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我可以從每個人身上學到不同的東西。而且他們都是沒有保留的,都會無私的教給我們。這個行業我覺得就是需要大家多溝通多交流,更多分享自己成功的經歷。現在恒大隊成功的經歷很多,也把中國足球的市場帶到了一定的高度。真的要感謝許老闆,沒有他也就不會有廣州隊的今天!

鳴:你目前同時服務於兩大世界名帥:斯柯拉裡和裡皮,在你心中,兩位主帥有什麼異同?他們在執教理念上有哪些具體的表現值得中國教練員借鑒學習?你在面對他倆時,是否需要用不同的工作方式應對?能否用你親身經歷的事情說說兩個主帥在你心中的印象。

宇:我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年輕人,沒有資格、沒有理由去評價兩位教練。首先,兩個人都是非常優秀的世界頂級教練,而且恒大俱樂部會選擇斯帥,國家隊會選擇裡皮,這都證明了他們的能力。我覺得自己更像一個學生,要向兩位前輩、老師學習,畢竟我是晚輩,以前也做過球員,現在又做教練,在這些層面都是新人,所以首先要學習。還有,兩個教練有什麼要求,我都是百分之百一定要做到,包括教練員沒有具體佈置的一些東西,我也會去考慮,畢竟都是為了整個團隊好。兩名主帥拿來直接對比是不太可能做到客觀公正的,首先兩人來的時間就不一樣,各自球隊當時的人員也不一樣,而且對手也不一樣……近乎所有的情況都有不一樣,不能比較,不過可以肯定他倆都是非常優秀的教練員,而且是世界頂級的。

對中國教練的幫助,我覺得從技術層面而言,都是有特別內容的。現在一般在訓練的時候,我們能做到的是指揮只針對一個時刻,比如防守應該怎麼做;進攻應該怎麼做?但兩位教練會強調的是,這兩個時刻在轉換的時候該怎麼做!比賽一般就是由進攻、防守、攻守轉換三個時刻組成。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轉換的時刻,很多的丟球、進球也都發生在這個時刻。這個時刻你如果做得好,某一個時間段你就會佔據優勢。所以我覺得這點是我們一些教練員特別應該學習的。而且我覺得兩名教練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有實打實的冠軍,還有冠軍背後主帥是如何把控一支球隊的,還有他們的訓練方法、帶隊風格,都是我們應該把它留下來的。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說一個細節吧。裡皮接受球隊帶的第一堂訓練課,我的印象比較深。在裡皮接手球隊十天以後,要打青島中能,那場比賽之前,球隊遇到了發動進攻方面的問題。如果對手選擇前場高壓,我們當時的解決只有一種方式——長傳。裡皮在第一堂公開訓練課就教我們怎樣去發動進攻,在不採取長傳的情況下怎麼去採取無球跑動,教會那些距離球較近的球員如何去控制球,這是現在對我們而言比較受益的。而在這方面,實際上現任主帥斯柯拉裡同樣有他的心得。世界級主帥在理念上還是有相通的地方。

從態度上說肯定是一樣的,必須非常認真!至於工作方式,人和人都不一樣,包括交流方式,還有他所需要的東西,還是有一些區別的。主教練需要什麼,他會先跟我們說。然後我們做自己需要做的,然後把所有東西匯總到一塊,再給他進行決策,一般的流程就是如此。

我再分享一下跟隨兩位教練的一些經歷與感悟。斯柯拉裡教練在調動球員積極性這塊,包括掌控更衣室,還有在訓練中給予球員信心方面,做得非常好。而且他會以自己比較獨特的方式進行:斯柯拉裡是比較注重家庭的,比如說有一個球員的家人(孩子)過生日,他就會說我們週末的這場比賽正好趕上某個球員孩子的生日,我們這場比賽就為他的孩子而戰!這樣一說,立馬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畢竟球員互相之間都是朋友,聽到這些話語就會激發出各自的戰鬥欲望。球員之間、球員與教練、球員與工作人員之間都有互動,都在鼓勵對方,這樣的氛圍很好。在賽前,把大家的情緒與戰鬥意志都充分調動起來,自然有利於拿下比賽。

不做比較,因為沒有可比性,也給大家說一個自己經歷的裡皮相關的故事。在2013年亞冠決賽的時候客場踢FC首爾,裡皮在賽前戰術佈置會上一反常態,沒有講應該怎麼踢,公佈完首發陣容後,銀狐說今天所有的技戰術都不講,那些都在你們腦子裡了,現在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在06年世界盃決賽前,也是戰術準備會的時候,義大利總理來到會議室,表示要說兩句,說完再讓我繼續說。他說你們都是英雄,即便拿不到世界盃冠軍,也是英雄……不過就在這時候,裡皮突然發聲,他表示必須打斷總理說話了,裡皮說如果我們拿不到冠軍,我們什麼都不是!皮爺就用這種講述經歷的方式調動我們積極性。

事實上,兩名教練都會通過某種東西或形式激發大家,不是像我們那樣生硬的去喊“加油加油”,那樣太被動了!給一支球隊鼓勁,往往能從球員自身激發效能,會更有作用。

鳴:作為球探,你總要去關注球隊下一個對手的情況,需要提前做準備。很多球迷都想知道,一般客場觀賽的流程是什麼?需要準備些什麼?這些年有沒有經歷過特別難忘的事?

宇:其實從李章洙教練執掌時期我便開始相關工作。不過剛開始我沒啥經驗,也不太清楚主教練到底需要準備些什麼,因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到現在來說應該已經不需要太多準備了,流程基本都在腦子裡了。肯定要準備一份分析報告,裡面包括比賽的性質、傷病情況、對手、比分、天氣情況、場地、雙方首發、換人情況、陣型、攻防及轉換的特點、對方暴露的問題……報告大致涵蓋了這些內容,每場比賽可能會有些不一樣,但基本要素還是這些。有時候,我們看到球探去現場看比賽,他不會拿著報告去現場填的,只會拿一張紙去記,記到什麼回去後再處理,再做一些後期的工作。

我覺得去韓國看比賽是比較困難的。因為韓國人做這方面的工作比較早,以前在中國執教的韓國教練,都會帶自己的技術分析團隊過來。除日本外,他們對對手的分析這塊是比較重視的。而到現在,我們在重視程度上或許超過他們了!去韓國看比賽真的比較困難,你每一次去到那,似乎他都能知道會有一個人要來看比賽。舉個例子,去年打浦項制鐵,我每次去浦項看比賽,近乎都會被當地的工作人員干擾。第一次去過後,就被他們記住了。後來我說我是拿著球票進去的,是作為觀眾進來的,他說不行,你必須得出去,對方非常無禮!於是我只能繞到另外一側繼續工作,因為他們的場地人比較少,很容易就能辨別。這段經歷讓人印象深刻,主席臺一側、觀賽角度比較好的地方對方干擾得比較厲害,只能去相對差一點的位置觀看。不過對於錄影這些資料倒是沒有影響。現場看比賽還是很重要的,包括球員的狀態,還有比賽的激烈程度,是電視裡無法直觀去看到的。所以這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

鳴:作為球探,劉智宇還需要觀察、挑選一些優秀的年輕球員,你的基本的選人標準是啥?更看身體還是意識?在你觀察的過程中,覺得中國青少年球員目前差距最大的一塊是什麼?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

宇:我覺得對於青少年球員而言,首先要熱愛足球。這樣他才能投入,選材標準我覺得教練員應該都差不多,針對速度、技術,還有比賽中的具體表現,都會有一些固定的東西。當然,每個位置還會有不一樣,邊前衛需要有速度有突破,腳法比較好;中鋒要有身體,射術比較好。簡單是這些,但每點裡面還會涵蓋很多細節內容。

足球為啥能成為世界第一運動,因為它是由智慧取勝的運動。在身體等條件均等的情況下,最終解決問題還得靠頭腦。我覺得不能簡單說哪個更重要或不重要,它必須綜合到一塊。現在為什麼頂級球員那麼值錢,身價那麼高?因為他們在各個方面都是最頂級的,無論踢球還是平時做人方面都是,只有綜合性很高的人,才能走到如此高的高度。

我覺得青少年球員最欠缺的還是技術、技能方面吧。更具體而言,就是正確的方法!我們現在的校園足球,包括青訓的大環境很好,但現在缺少一個正確的方法,一個統一的模式。雖然中國很大,但青訓這一塊共性的東西還是有的。比如國家隊時什麼打法,俱樂部可以有相應的變化,但最基本的東西還是應該貫徹。再有就是對一些具體的訓練內容應該有一些劃分,比如哪個年齡段應該做什麼,再到職業隊就不會再有這種技術能力而煩惱了。現在很多球員小時候基本功沒有打好,到了一線隊他自己也會比較麻煩。我覺得基本功也取決於比賽,我們現在很多青少年比賽品質可能稍微差一些。

我去德國看到他們的青少年比賽是非常正規的,由於德國面積小、交通便利,它能做到每週一賽。跟我們職業隊的比賽一樣,有主客場,有專業的球場、裁判、球迷等等,教練員也非常職業。他們從小就接受這一切,包括看的比賽品質也高,我們現在確實有提高,但還是要知道自己差在什麼地方,這才有利於成長與進步。

鳴:青訓眼下日漸被重視,你的青訓理念是什麼?在具體帶年輕球員的過程中最需要注意什麼?強調什麼?提點什麼?

宇:現在恒大99年這支球隊我在2016年時帶過半年,參加過濰坊杯、渭南杯,而且後者拿到冠軍。我還帶過中國U14隊,是02年的孩子,參加了亞洲U14的比賽。對於青訓理念,我覺得首先球員態度要認真,相信每個教練員在這方面都是這麼要求的。還有就是我覺得應該讓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自己在場上應該決定一些事情,還有要敢於擔當。訓練有一定的原則,我覺得每個教練大同小異。

先不說球員,作為一個自然人,別人說話的時候要傾聽,球員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要學會這個,要認真去傾聽。只有聽懂了,才能去實施;如果沒聽懂,那就要去問,不恥下問,中國古代的一些說法至今還是很受用的。先是聽,然後是問,第三點就是認真!對於青少年訓練,我覺得就是要強調這三點。而訓練中指定相關的方法及內容,則是教練員的事情。至於完成的品質如何,取決於他們能否完成這三點。

鳴:前不久12強賽中贏下韓國的那場球具有歷史意義,相信會在長時間內被球迷津津樂道。從你個人的角度,說說這場球賽前都做了怎樣的細緻的準備?技術分析這一塊是如何進行的?

宇:首先這場球贏下來,不是某幾個人的功勞,包括整支國足背後的團隊,包括足協,說大一點甚至整個中國足球圈都是發揮了作用的。當然,這場比賽我們確實也做了不少工作,因為之前跟韓國隊已經踢過一場比賽了,那時候我也在國家隊,對韓國隊的瞭解不僅僅是國家隊層面的,包括俱樂部的比賽,我們在恒大也跟他們比過很多,對他們的球員而言,應該是比較瞭解的。包括他們在歐洲效力的球員,我們之前也做過很多追蹤了,國家隊比賽前我們對這些歐洲球員近期的表現都做出了評價。然後包括他的優缺點、他的特點,還有其教練員帶隊是什麼風格,近幾場比賽表現如何,什麼情況下它是表現不好的……我們近乎把所有的預案都做到了。當然更為關鍵的是裡皮主教練在其帶隊的第一場比賽、在昆明給球隊灌輸了一些進攻和防守的理念,加上經過那場比賽後大家都找到了自信,後面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整,包括後來在長沙各方的支持,其實這場勝利跟很多層面都分不開的。而這場勝利也應該作為一種成功的經驗,留在國家隊,包括後面的比賽都按這種模式去重複、去進行。但當然,對手不一樣,複製起來還是會有些麻煩,我們也需要有靈活變通的能力。

對於技術分析而言,在重視程度上我們準備即將面對的每個對手,是完全一樣的。最多最多在熱身賽上會有一些內容上的區別,但也會做相應的準備。畢竟每場比賽對球員而言,都是一場比賽,無論是正賽、友誼賽,還是隊內分組對抗賽,裡皮教練要求都非常嚴格,我們也一定會認真去準備。

對於對手的核心球員,我們做過一些針對性的限制,這應該是教練員之前通過看資料、看錄影剪輯以及和我們的交流後,哥球員灌輸了一些東西:包括個人的一對一,包括小組的防守,全隊的防守。還有就是在進攻端也有內容了,牽制了對手的後防線,所以也讓我們防守端的壓力減小了。所以這是一個一環扣一環的事情,過程缺一不可啊。

鳴:恒大本賽季有不少比賽過程跌跌撞撞,但目前看結果完全可以接受。最後,也請劉智宇簡單點評一下迄今為止恒大隊的綜合表現吧,說說你的感受。

宇:我個人覺得目前廣州隊的成績不是可以接受,而是非常好!聯賽排名第一,足協杯晉級,亞冠挺進8強,整體表現而言成績非常棒。過程跌跌撞撞,原因更多在於對手的投入不一樣了,有幾個對手的引援,包括對我們的瞭解程度,都和以前不一樣了。所以說我們現在遇到的困難應該是更大了。過程的不如意,對於一支球隊的發展而言是正常的,因為它不可能一直直線往上走,它到了頂峰後可能會有一個波谷,如何合理調整讓它儘快回到峰值,就是我們需要努力去做的。在低谷的時候還能保持好的成績,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教練員和球員要明確自己應該做什麼,然後我們的球員確實有能力,而且相互之間非常信任,包括跟教練員之間互信度也很高,這樣的話才是一支有戰鬥力的團隊。從比賽態度,可以看出一直球隊的凝聚力,咱們這些球員在一起很久了,相互之間很瞭解,又有共同的目標,哪怕是遇到一些困難,我覺得也會很快度過的。

對最後實現目標還是有信心的,我們有很多成功的經驗,相信包括球隊、球員、教練、球迷,都有這樣的信心。歸根結底,這應該叫一顆冠軍的心。我堅信廣州隊一定能夠做得到,而且做得好。

專訪心得:首先,非常感謝劉智宇在國家隊緊張備戰世預賽的間歇期可以抽出時間接受筆者面對面的專訪,40多分鐘的時間裡大家暢聊心聲,毫無保留,分享了許多十分有價值的資訊。與此同時,也要感謝運動裝備店Futnbol Trend的鼎力支持,為這次專訪提供了匹配的場地,讓其呈現的效果更佳。智宇是個謙遜、有禮、實誠的好青年,通過他的介紹大家可以更瞭解一支職業球隊、包括一支國家隊,需要有多少在背後辛勤努力工作的夥伴的付出,才能換來一場勝利。這裡確實不是簡單幾個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很多人共同的努力!希望這篇擁有“雙重角色”的劉智宇的專訪,可以讓大家更瞭解一支職業球隊最真實的運營狀況,也能更理解每一個工作人員的艱辛付出,更能體會到“大家都是冠軍拼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句話的真正內涵。最後,向你們致敬。

就像現在,處於聯賽間歇期的時候國家隊才會集中。工作內容有些是相通的,我目前是準備對手的東西相對多一些。在賽前,要把對手的一些近期情況,包括技戰術打法,給球隊主教練做一個彙報。在國家隊的工作情況類似,畢竟之前裡皮曾是廣州隊的主教練,我們的溝通非常順暢,包括現在在恒大俱樂部,跟斯柯拉裡主教練也是做差不多的事情。不過兩名主帥要求的東西還是不太一樣。

各種角色之間會有一些聯繫,因為廣州隊的隊員很多都在國家隊中,包括他們的狀態,到了國家隊後教練一般會溝通這方面的問題,加上他的戰術打法跟俱樂部又不一樣,如何讓其儘快去改變俱樂部的這種比賽思維方式,是必須要去做的。足球就是這樣,每個教練要求不一樣,使用起來也不一樣,平時,我們就會從事這方面的相關工作。剛才提及的三個職務看上去是不一樣的,但其實很多是相通的。比如一個團隊裡,助理教練有負責前鋒的,有負責後衛的,也有負責對手的……現在外教團隊過來的助理教練,一般不負責具體的錄影剪輯,畢竟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這部分工作就會交給技術分析師去做。不過這部分內容是教練員去要求的,再加上技術分析師本身舉一反三的能力,所以說它們之間是相通的。

至於角色轉換,我覺得更多是心理層面的吧。代表俱樂部,是代表一座城市,更像一份工作;但對國家隊而言,既是一份工作,更多的是一種榮譽。當然,俱樂部如果去參加一些國際性大賽,比如踢亞冠、踢世俱杯,也是非常有榮譽感的。對我而言,心理的調整更多吧,工作內容相對沒有那麼多,不過兩名主帥的要求都非常嚴格,積極性都非常高。所以對於兩邊,我也會全力以赴,非常認真的去做好我的本職工作。

鳴:簡單回顧一下你的職業生涯履歷,談談在恒大隊這些年的收穫和心路歷程。

宇:我算是踢球退役比較早的,當時在瀋陽踢,後來因為傷病的緣故,就退役了。我踢球的時候大家不太熟悉,不過現在在中甲還有當年和我一起踢過球的隊友。退役後就去了北京體育大學讀了四年的本科,學的是運動訓練專業,也算是足球專業吧。因為我們只能做這個,要改行比較麻煩,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我多年的興趣。大學期間我就一直在考教練員證,來廣州的時候拿到了A級教練員證,後來恒大俱樂部又幫助我去學習職業級,我在13年年初拿到的亞足聯的職業教練員證書。然後就一直在廣州隊工作,中間離開了半年,但後來廣州隊對我不離不棄,非常感激。之前在廣州隊主要是技術分析的工作,再度回來後給我提升了一下,做到了助理教練,目前也是以這個職務為主。

在恒大俱樂部也很多年了,首先覺得這個俱樂部的氛圍特別好,拿到好的成績也不是靠一兩個人就能決定的,應該是大家互相之間交叉合力而完成的。但這樣的交叉不複雜,溝通起來很順暢,俱樂部一直作為球隊的後盾,球隊需要什麼東西,俱樂部立馬會予以支持。而且每一場比賽,我們都會當成最重要的比賽,球員也是這麼想的。還有一點就是效率吧,恒大隊的效率奇高,我也在其他俱樂部待過,這裡並不是說其他俱樂部就不好,但在效率這一塊上真是有區別的。我覺得在球隊運營這個層面,最重要的就是效率。

對我而言,首先是感謝。其實我剛來的時候還是廣藥時代後期,還是廣州足協託管的時候,然後來了不久恒大就接手了。也正是有了恒大進軍足球這項舉動,才把現在中國足球的市場推向了另一個高度。第二就是在這裡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首先包括教練員,還有工作人員、球員,其實每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我可以從每個人身上學到不同的東西。而且他們都是沒有保留的,都會無私的教給我們。這個行業我覺得就是需要大家多溝通多交流,更多分享自己成功的經歷。現在恒大隊成功的經歷很多,也把中國足球的市場帶到了一定的高度。真的要感謝許老闆,沒有他也就不會有廣州隊的今天!

鳴:你目前同時服務於兩大世界名帥:斯柯拉裡和裡皮,在你心中,兩位主帥有什麼異同?他們在執教理念上有哪些具體的表現值得中國教練員借鑒學習?你在面對他倆時,是否需要用不同的工作方式應對?能否用你親身經歷的事情說說兩個主帥在你心中的印象。

宇:我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年輕人,沒有資格、沒有理由去評價兩位教練。首先,兩個人都是非常優秀的世界頂級教練,而且恒大俱樂部會選擇斯帥,國家隊會選擇裡皮,這都證明了他們的能力。我覺得自己更像一個學生,要向兩位前輩、老師學習,畢竟我是晚輩,以前也做過球員,現在又做教練,在這些層面都是新人,所以首先要學習。還有,兩個教練有什麼要求,我都是百分之百一定要做到,包括教練員沒有具體佈置的一些東西,我也會去考慮,畢竟都是為了整個團隊好。兩名主帥拿來直接對比是不太可能做到客觀公正的,首先兩人來的時間就不一樣,各自球隊當時的人員也不一樣,而且對手也不一樣……近乎所有的情況都有不一樣,不能比較,不過可以肯定他倆都是非常優秀的教練員,而且是世界頂級的。

對中國教練的幫助,我覺得從技術層面而言,都是有特別內容的。現在一般在訓練的時候,我們能做到的是指揮只針對一個時刻,比如防守應該怎麼做;進攻應該怎麼做?但兩位教練會強調的是,這兩個時刻在轉換的時候該怎麼做!比賽一般就是由進攻、防守、攻守轉換三個時刻組成。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轉換的時刻,很多的丟球、進球也都發生在這個時刻。這個時刻你如果做得好,某一個時間段你就會佔據優勢。所以我覺得這點是我們一些教練員特別應該學習的。而且我覺得兩名教練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有實打實的冠軍,還有冠軍背後主帥是如何把控一支球隊的,還有他們的訓練方法、帶隊風格,都是我們應該把它留下來的。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說一個細節吧。裡皮接受球隊帶的第一堂訓練課,我的印象比較深。在裡皮接手球隊十天以後,要打青島中能,那場比賽之前,球隊遇到了發動進攻方面的問題。如果對手選擇前場高壓,我們當時的解決只有一種方式——長傳。裡皮在第一堂公開訓練課就教我們怎樣去發動進攻,在不採取長傳的情況下怎麼去採取無球跑動,教會那些距離球較近的球員如何去控制球,這是現在對我們而言比較受益的。而在這方面,實際上現任主帥斯柯拉裡同樣有他的心得。世界級主帥在理念上還是有相通的地方。

從態度上說肯定是一樣的,必須非常認真!至於工作方式,人和人都不一樣,包括交流方式,還有他所需要的東西,還是有一些區別的。主教練需要什麼,他會先跟我們說。然後我們做自己需要做的,然後把所有東西匯總到一塊,再給他進行決策,一般的流程就是如此。

我再分享一下跟隨兩位教練的一些經歷與感悟。斯柯拉裡教練在調動球員積極性這塊,包括掌控更衣室,還有在訓練中給予球員信心方面,做得非常好。而且他會以自己比較獨特的方式進行:斯柯拉裡是比較注重家庭的,比如說有一個球員的家人(孩子)過生日,他就會說我們週末的這場比賽正好趕上某個球員孩子的生日,我們這場比賽就為他的孩子而戰!這樣一說,立馬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畢竟球員互相之間都是朋友,聽到這些話語就會激發出各自的戰鬥欲望。球員之間、球員與教練、球員與工作人員之間都有互動,都在鼓勵對方,這樣的氛圍很好。在賽前,把大家的情緒與戰鬥意志都充分調動起來,自然有利於拿下比賽。

不做比較,因為沒有可比性,也給大家說一個自己經歷的裡皮相關的故事。在2013年亞冠決賽的時候客場踢FC首爾,裡皮在賽前戰術佈置會上一反常態,沒有講應該怎麼踢,公佈完首發陣容後,銀狐說今天所有的技戰術都不講,那些都在你們腦子裡了,現在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在06年世界盃決賽前,也是戰術準備會的時候,義大利總理來到會議室,表示要說兩句,說完再讓我繼續說。他說你們都是英雄,即便拿不到世界盃冠軍,也是英雄……不過就在這時候,裡皮突然發聲,他表示必須打斷總理說話了,裡皮說如果我們拿不到冠軍,我們什麼都不是!皮爺就用這種講述經歷的方式調動我們積極性。

事實上,兩名教練都會通過某種東西或形式激發大家,不是像我們那樣生硬的去喊“加油加油”,那樣太被動了!給一支球隊鼓勁,往往能從球員自身激發效能,會更有作用。

鳴:作為球探,你總要去關注球隊下一個對手的情況,需要提前做準備。很多球迷都想知道,一般客場觀賽的流程是什麼?需要準備些什麼?這些年有沒有經歷過特別難忘的事?

宇:其實從李章洙教練執掌時期我便開始相關工作。不過剛開始我沒啥經驗,也不太清楚主教練到底需要準備些什麼,因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到現在來說應該已經不需要太多準備了,流程基本都在腦子裡了。肯定要準備一份分析報告,裡面包括比賽的性質、傷病情況、對手、比分、天氣情況、場地、雙方首發、換人情況、陣型、攻防及轉換的特點、對方暴露的問題……報告大致涵蓋了這些內容,每場比賽可能會有些不一樣,但基本要素還是這些。有時候,我們看到球探去現場看比賽,他不會拿著報告去現場填的,只會拿一張紙去記,記到什麼回去後再處理,再做一些後期的工作。

我覺得去韓國看比賽是比較困難的。因為韓國人做這方面的工作比較早,以前在中國執教的韓國教練,都會帶自己的技術分析團隊過來。除日本外,他們對對手的分析這塊是比較重視的。而到現在,我們在重視程度上或許超過他們了!去韓國看比賽真的比較困難,你每一次去到那,似乎他都能知道會有一個人要來看比賽。舉個例子,去年打浦項制鐵,我每次去浦項看比賽,近乎都會被當地的工作人員干擾。第一次去過後,就被他們記住了。後來我說我是拿著球票進去的,是作為觀眾進來的,他說不行,你必須得出去,對方非常無禮!於是我只能繞到另外一側繼續工作,因為他們的場地人比較少,很容易就能辨別。這段經歷讓人印象深刻,主席臺一側、觀賽角度比較好的地方對方干擾得比較厲害,只能去相對差一點的位置觀看。不過對於錄影這些資料倒是沒有影響。現場看比賽還是很重要的,包括球員的狀態,還有比賽的激烈程度,是電視裡無法直觀去看到的。所以這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

鳴:作為球探,劉智宇還需要觀察、挑選一些優秀的年輕球員,你的基本的選人標準是啥?更看身體還是意識?在你觀察的過程中,覺得中國青少年球員目前差距最大的一塊是什麼?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

宇:我覺得對於青少年球員而言,首先要熱愛足球。這樣他才能投入,選材標準我覺得教練員應該都差不多,針對速度、技術,還有比賽中的具體表現,都會有一些固定的東西。當然,每個位置還會有不一樣,邊前衛需要有速度有突破,腳法比較好;中鋒要有身體,射術比較好。簡單是這些,但每點裡面還會涵蓋很多細節內容。

足球為啥能成為世界第一運動,因為它是由智慧取勝的運動。在身體等條件均等的情況下,最終解決問題還得靠頭腦。我覺得不能簡單說哪個更重要或不重要,它必須綜合到一塊。現在為什麼頂級球員那麼值錢,身價那麼高?因為他們在各個方面都是最頂級的,無論踢球還是平時做人方面都是,只有綜合性很高的人,才能走到如此高的高度。

我覺得青少年球員最欠缺的還是技術、技能方面吧。更具體而言,就是正確的方法!我們現在的校園足球,包括青訓的大環境很好,但現在缺少一個正確的方法,一個統一的模式。雖然中國很大,但青訓這一塊共性的東西還是有的。比如國家隊時什麼打法,俱樂部可以有相應的變化,但最基本的東西還是應該貫徹。再有就是對一些具體的訓練內容應該有一些劃分,比如哪個年齡段應該做什麼,再到職業隊就不會再有這種技術能力而煩惱了。現在很多球員小時候基本功沒有打好,到了一線隊他自己也會比較麻煩。我覺得基本功也取決於比賽,我們現在很多青少年比賽品質可能稍微差一些。

我去德國看到他們的青少年比賽是非常正規的,由於德國面積小、交通便利,它能做到每週一賽。跟我們職業隊的比賽一樣,有主客場,有專業的球場、裁判、球迷等等,教練員也非常職業。他們從小就接受這一切,包括看的比賽品質也高,我們現在確實有提高,但還是要知道自己差在什麼地方,這才有利於成長與進步。

鳴:青訓眼下日漸被重視,你的青訓理念是什麼?在具體帶年輕球員的過程中最需要注意什麼?強調什麼?提點什麼?

宇:現在恒大99年這支球隊我在2016年時帶過半年,參加過濰坊杯、渭南杯,而且後者拿到冠軍。我還帶過中國U14隊,是02年的孩子,參加了亞洲U14的比賽。對於青訓理念,我覺得首先球員態度要認真,相信每個教練員在這方面都是這麼要求的。還有就是我覺得應該讓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自己在場上應該決定一些事情,還有要敢於擔當。訓練有一定的原則,我覺得每個教練大同小異。

先不說球員,作為一個自然人,別人說話的時候要傾聽,球員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要學會這個,要認真去傾聽。只有聽懂了,才能去實施;如果沒聽懂,那就要去問,不恥下問,中國古代的一些說法至今還是很受用的。先是聽,然後是問,第三點就是認真!對於青少年訓練,我覺得就是要強調這三點。而訓練中指定相關的方法及內容,則是教練員的事情。至於完成的品質如何,取決於他們能否完成這三點。

鳴:前不久12強賽中贏下韓國的那場球具有歷史意義,相信會在長時間內被球迷津津樂道。從你個人的角度,說說這場球賽前都做了怎樣的細緻的準備?技術分析這一塊是如何進行的?

宇:首先這場球贏下來,不是某幾個人的功勞,包括整支國足背後的團隊,包括足協,說大一點甚至整個中國足球圈都是發揮了作用的。當然,這場比賽我們確實也做了不少工作,因為之前跟韓國隊已經踢過一場比賽了,那時候我也在國家隊,對韓國隊的瞭解不僅僅是國家隊層面的,包括俱樂部的比賽,我們在恒大也跟他們比過很多,對他們的球員而言,應該是比較瞭解的。包括他們在歐洲效力的球員,我們之前也做過很多追蹤了,國家隊比賽前我們對這些歐洲球員近期的表現都做出了評價。然後包括他的優缺點、他的特點,還有其教練員帶隊是什麼風格,近幾場比賽表現如何,什麼情況下它是表現不好的……我們近乎把所有的預案都做到了。當然更為關鍵的是裡皮主教練在其帶隊的第一場比賽、在昆明給球隊灌輸了一些進攻和防守的理念,加上經過那場比賽後大家都找到了自信,後面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整,包括後來在長沙各方的支持,其實這場勝利跟很多層面都分不開的。而這場勝利也應該作為一種成功的經驗,留在國家隊,包括後面的比賽都按這種模式去重複、去進行。但當然,對手不一樣,複製起來還是會有些麻煩,我們也需要有靈活變通的能力。

對於技術分析而言,在重視程度上我們準備即將面對的每個對手,是完全一樣的。最多最多在熱身賽上會有一些內容上的區別,但也會做相應的準備。畢竟每場比賽對球員而言,都是一場比賽,無論是正賽、友誼賽,還是隊內分組對抗賽,裡皮教練要求都非常嚴格,我們也一定會認真去準備。

對於對手的核心球員,我們做過一些針對性的限制,這應該是教練員之前通過看資料、看錄影剪輯以及和我們的交流後,哥球員灌輸了一些東西:包括個人的一對一,包括小組的防守,全隊的防守。還有就是在進攻端也有內容了,牽制了對手的後防線,所以也讓我們防守端的壓力減小了。所以這是一個一環扣一環的事情,過程缺一不可啊。

鳴:恒大本賽季有不少比賽過程跌跌撞撞,但目前看結果完全可以接受。最後,也請劉智宇簡單點評一下迄今為止恒大隊的綜合表現吧,說說你的感受。

宇:我個人覺得目前廣州隊的成績不是可以接受,而是非常好!聯賽排名第一,足協杯晉級,亞冠挺進8強,整體表現而言成績非常棒。過程跌跌撞撞,原因更多在於對手的投入不一樣了,有幾個對手的引援,包括對我們的瞭解程度,都和以前不一樣了。所以說我們現在遇到的困難應該是更大了。過程的不如意,對於一支球隊的發展而言是正常的,因為它不可能一直直線往上走,它到了頂峰後可能會有一個波谷,如何合理調整讓它儘快回到峰值,就是我們需要努力去做的。在低谷的時候還能保持好的成績,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教練員和球員要明確自己應該做什麼,然後我們的球員確實有能力,而且相互之間非常信任,包括跟教練員之間互信度也很高,這樣的話才是一支有戰鬥力的團隊。從比賽態度,可以看出一直球隊的凝聚力,咱們這些球員在一起很久了,相互之間很瞭解,又有共同的目標,哪怕是遇到一些困難,我覺得也會很快度過的。

對最後實現目標還是有信心的,我們有很多成功的經驗,相信包括球隊、球員、教練、球迷,都有這樣的信心。歸根結底,這應該叫一顆冠軍的心。我堅信廣州隊一定能夠做得到,而且做得好。

專訪心得:首先,非常感謝劉智宇在國家隊緊張備戰世預賽的間歇期可以抽出時間接受筆者面對面的專訪,40多分鐘的時間裡大家暢聊心聲,毫無保留,分享了許多十分有價值的資訊。與此同時,也要感謝運動裝備店Futnbol Trend的鼎力支持,為這次專訪提供了匹配的場地,讓其呈現的效果更佳。智宇是個謙遜、有禮、實誠的好青年,通過他的介紹大家可以更瞭解一支職業球隊、包括一支國家隊,需要有多少在背後辛勤努力工作的夥伴的付出,才能換來一場勝利。這裡確實不是簡單幾個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很多人共同的努力!希望這篇擁有“雙重角色”的劉智宇的專訪,可以讓大家更瞭解一支職業球隊最真實的運營狀況,也能更理解每一個工作人員的艱辛付出,更能體會到“大家都是冠軍拼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句話的真正內涵。最後,向你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