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位九旬老兵自四川重走天嶽幕阜山九嶺抗日戰場

鳳凰湖南訊(通訊員鄒水 毛朗星)6月8日,烈日炎炎,天嶽幕阜山下曾經的抗日長沙會戰主戰場之一九嶺迎來了三位均來自四川、年過九旬的倖存參戰老兵,

七十年前硝煙依稀,濁淚慟天猶憶生死情誼。經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和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共同發起,湖南湖北兩省公益志願者400餘人到場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他們隆重迎接且扶持著來自四川三名坐著輪椅的抗戰英雄,陪同一起重走抗日戰場遺址、並在抗日英雄紀念園祭拜英烈——三位老人的戰友。

三位抗戰老兵分別叫周祿生、陳家乾、蘇國章,都是四川人,都已90多歲的高齡了,他們曾經參加過長沙保衛戰,都是從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三位老人最大的心願是想回湖南拜祭犧牲的戰友和親人,但因身體原因一直未能如願。四川志願者得知這些老人們的心願後,想方設法與平江縣關愛抗戰老兵工作站取得了聯繫,在該站主任蘇東周密安排下,

終於圓了三位老兵的夢,了結了他們多年的心願。

在抗日英雄紀念碑下,蘇國章老人聲淚俱下與大家講起了那段戰爭歲月:他家五兄弟,有四個都參加了抗日戰爭,在長沙保衛戰中,三個哥哥都犧牲了。 “兄弟們啦,你們在這裡睡了幾十年,而我卻活了九十七歲,我不是貪生怕死,而是命中所定。我對不起你們,沒有早日來看望你們,我好後悔呀!兄弟們我早就想爬過來看你們,

我行動不便,跪不下了,我也想來敬你們一杯酒……”在場的人無不動容慟哭。

“壯士出川,重返戰場,祭奠戰友”三名老兵感動南江。

周祿生,94歲,湖南大雍人。現定居四川西昌市高梘鄉。12歲時,因家中貧困入伍。1941年編入79軍暫編第6師。隨軍從湖北漢口開赴長沙,他們的部隊從嶽麓山腳下發起進攻,激戰數日,周老在日機轟炸中被彈片擊中頭部受傷。傷癒後編入第10軍190師569團炮連,

隨部隊參加第三次長沙會戰、衡陽保衛戰。

陳家乾,92歲,四川邛崍人。1939年小學畢業後的陳家乾抱著衛國從軍的願望應徵入伍,編入20軍133師399團2營4連。隨部隊參加了第二次、第三次長沙會戰、長衡會戰,曾駐守湖南岳陽關王橋,在新牆河,平江一帶佈防作戰,是從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參加了抗戰勝利70年周年閱兵儀式。

蘇國章,97歲,四川成都人。17歲時,于中江川北師管區自願參軍入伍,訓練三個月後轉至安嶽訓練,後來轉至重慶土主場,訓練半年後,從重慶上船經萬縣、松滋縣、沅陵、安鄉、株洲祿口到達南嶽衡山參加訓練,隨後編入第九十九軍。1939年參加長沙會戰,1940年負傷,回重慶定居。

後來轉至重慶土主場,訓練半年後,從重慶上船經萬縣、松滋縣、沅陵、安鄉、株洲祿口到達南嶽衡山參加訓練,隨後編入第九十九軍。1939年參加長沙會戰,1940年負傷,回重慶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