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高燒不退,要不要吃退燒藥,要不要就醫?關鍵時刻,必須冷靜

兒子第一次發燒是在9個月大的時候,突然高燒超過38.5℃,第一天我還能堅持著不慌張,因為並沒有其他的併發症狀,孩子精神還行。我一遍遍用溫水給他擦身降溫。但第二天,兒子持續高燒不退,

精神欠佳,我爸媽的焦慮開始傳染給我,我成功被說服,帶著兒子去了醫院。

醫生診斷之後,其實提過懷疑幼兒急疹,但當時的我心已經慌亂了,沒有理智地拒絕醫生住院治療的方案,最令我心痛與後悔的治療開始了。兒子被抱到護士站,準備扎針打吊瓶。已經有一個小朋友在床上扎針,紮的頭部,為了避免孩子掙扎,大人和護士用力壓住了他的身體,他那種聲嘶力竭的哭聲嚇到了我。

可是我還沒有警覺、醒悟,傻愣愣的等著給兒子扎針。我簡直無法想像自己當時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壓著兒子的腿讓護士扎針的!

那之後,兒子在醫院待了3天,都在打吊瓶中度過。按醫院的計畫,要住夠5天才行,幸好我還沒有一蠢到底,在孩子開始出疹子之後,就拒絕了醫生的方案,帶著孩子回家了。

來分析一下這個最讓我後悔的治療方案為什麼得以執行的吧。

1.在面對孩子發燒的時候,我失去了理智,心慌了。我主動把判斷的權力交了出去,交給了一個不負責任的醫生。權力的背後就是責任,我在把孩子交給醫生的時候,幻想的是減輕自己的責任,這種想法多麼可笑。

2.在孩子沒有併發症狀的時候,

我不夠堅強,在失去判斷力的時候,並沒有想辦法去求助朋友,或者至少找本書看看,找回自己的判斷力。這是一種惰性,令人盲目、輕信,甘願受人支配。幼兒急診完全不需要輸液治療!!

不冷靜、不理智,在孩子生病的時候,這很要命。我真的不知道,扎針的慘痛經歷和3天的吊瓶究竟會對兒子的心靈和身體帶來怎樣的深淵影響?!

吐槽完自己,再來說說面對孩子發燒,應該怎麼做吧。

38.5℃一下,用物理方法説明孩子降低體溫。

38.5℃以上,除了物理降溫,再按說明書服用退燒藥,如布洛芬和乙醯氨基酚。

如果孩子發燒時伴有以下症狀,請一定及時送醫就診:

1.排尿時哭得厲害。

2.一直哭鬧不停,不管誰來安慰都沒有用。

3.呼吸時伴有雜音。

4.不能吞咽任何食物,

並不住地流口水。

5.脖子僵硬,不靈活。

6.神志不清,行動怪異(看見或聽見不存在的東西,說些很奇怪的話或行動反常)。

7.脈搏微弱卻快、急(在排除哭鬧等因素的情況下)。

8.膚色灰白或呈暗藍色。

9.嗜睡不能夠叫醒吃東西,或者醒了以後煩躁不安,很難安撫。

10.腹瀉時大便中帶血。

11.皮膚上出現紫色的斑點。

12.如果有人想觸碰或者移動他,他就哭鬧。

13.手臂、大腿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出現不能控制的抽動、痙攣。

14.神志不清,行動怪異(看見或聽見不存在的東西,說些很奇怪的話或行動反常)。

一定要送正規大醫院,醫院相應規定齊全,醫生不會隨意用藥。

但願我的教訓能幫助你更好地面對孩子發燒和生病的狀況。

14.神志不清,行動怪異(看見或聽見不存在的東西,說些很奇怪的話或行動反常)。

一定要送正規大醫院,醫院相應規定齊全,醫生不會隨意用藥。

但願我的教訓能幫助你更好地面對孩子發燒和生病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