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台媒揭秘深圳崛起“傳奇”:創業不需要有背景 只要有想法

台媒稱,被稱作大陸矽谷、創新之都的深圳,繼2015年GDP直逼廣州後,2016年GDP增長明顯領跑北上廣三座城市,外界更預測5年後深圳將躍升成為大陸第一大城。同時,這座以科技創新形象示人的城市在金融業也急起直追,

並有逐漸超越上海、香港的氣勢,成為京滬金融企業總部遷移的首選地。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6月5日報導,2014年12月位於深圳福田區的平安保險中心順利封頂,象徵著大手筆在深圳投資的平安保險意欲蛻變成數位金融潮流下新巨人的雄心。而這幾年深圳本土金融在創新沃土的孕育下“狼性十足”地快速發展,讓北京國企金融實體及上海外資型金融實體飽受壓力。

大陸媒體認為,深圳本土的實體金融發展更能代表大陸未來的方向。特別是包括太平保險總部、中國人壽(海外)總部、生命人壽總部等上海、北京的金融業巨頭這幾年紛紛選擇在深圳設立總部,不僅讓深圳在以高科技製造及全球最活躍創客天堂,更隨著金融產業的站穩腳步奠定了在未來登頂大陸第一城的“王者”之姿。

台媒稱,美國前財政部部長薩默斯就相當讚賞深圳的快速增長,

2015年他在大陸一場演講時,直呼“工業化史,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是定將載入史冊的經濟奇跡”。

報導稱,此後,探秘“深圳模式”的增長奇跡也成為網路上熱議的話題。根據大陸媒體報導,相對於北上廣這種老字輩大城市來說,在深圳這個沒有老本可吃的新興城市,創業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的內燃機,甚至這個城市本身就是一次“創業”之舉產生的果實。

此外,包括在深圳落戶的華為、中興、比亞迪、騰訊、迅雷等這些大陸赫赫有名的民營企業,都是靠著創業、創新的基因打拼而來,正是因為深圳不靠關係不靠討巧的純粹市場競爭環境,深圳的民營企業才能迸發活力,激蕩求存。

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深圳市商事主體總量突破100萬戶,也就是說,如果按常住人口推算的話,深圳平均每13個人中就有一個商事主體,平均每26個人開有一家公司。

報導稱,在深圳,你不需要有錢,不需要有背景人脈,只需要有想法、野心夠大,坐下來把你的想法告訴身邊的朋友,你就會找到一群跟你一樣對創業饑渴的人,這就是未來的深圳,“神奇而不可戰勝的深圳”。

資料圖:俯瞰深圳科技園片區。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