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揭開“中國新歌聲”的遮羞布 那英汪峰們面臨終極抉擇?

紅透中國的《中國好聲音》這些日子又火了一把,而伴隨著這把火而不斷遇到麻煩的就是這個節目原來的製作方燦星公司。

香港仲裁裁定《中國好聲音》的名稱不屬於製作方燦星公司而屬於原版權方荷蘭Talpa公司!

燦星方面非法註冊的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宣告無效!

燦星公司鼓搗出來的所謂原創節目《中國新歌聲》還沒有跑到坎城就遇到了法國法院的查扣令……

燦星為什麼會麻煩不斷?今天小八想再跟你談談的就是這檔火爆節目背後暗湧的風波!看看燦星公司在這場爭執中露出的諸多馬腳:

“好聲音”開播以來,收視率上一直是遙遙領先,一度壓制住了省級衛視中的老大哥芒果台,不過仔細想想一個節目為什麼會這麼紅?

究其根本,還是他的模式!當“中國好聲音”第一季播出了,

四位導師轉背盲聽、通過聲音來選擇自己戰隊的隊員、在拉隊員的時間裡打打嘴仗,這是中國大陸上電視史上是第一次出現,隨著啪的一聲轉椅,節目一炮而紅!

可以這麼說,沒有這個讓人眼前一亮的節目模式,不可能有這麼出彩的效果。

這麼來說,是製作公司燦星的“好聲音”的團隊很牛逼~不是!小八需要好好給大家解釋一下:

其實《中國好聲音》的模式來自荷蘭Talpa公司,是中國的星空華文傳媒向荷蘭Talpa公司申請授權在國內製作播出,然後荷蘭公司同意授權。

這都沒有問題,

問題出在到了第五季時,“中國好聲音”改名變成了“中國新歌聲”,這次改名對於觀眾來說真是莫名其妙,在同樣的時間裡,看與之前一模一樣的節目,但是名字卻變了,看的觀眾們心裡是不是有點不對味?

原來,有2016年年初,中國好聲音《TheVoice》荷蘭版權方Talpa公司宣佈與燦星公司終止合作,

將版權賣給中國另一家公司唐德影視。最終,燦星公司和浙江衛視旗下藍巨星公司所註冊的多個跟“好聲音”有關的商標被判無效,將如數歸還給Talpa公司。

面對著失去巨大IP的損失,燦星公司在各種利益的驅使下,卻想帶著四位明星導師另起爐灶打造一檔“中國新歌聲”,然而,一樣的導師、一樣的模式,換湯不換藥,在觀眾心裡,不還是那個《中國好聲音》?

還有即使面對著白紙黑字的協議,燦星在關於版權的問題上仍多次避重就輕,想方設法為自己開脫,保持著諸多睜眼說謊的記錄,不信我們找證據出來看看:

早在2016年1月燦星曾發聲明,說:與荷蘭方面還在合同有效期內,自己拿到的授權要到2018年,所以荷蘭方面是單方面毀約。但最近公佈的燦星老大田明簽署的道歉函和香港仲裁結果都證實,星空華文其實只跟荷蘭方面簽了2到4季的模式授權協定!

這份星空華文蓋章簽字的英文道歉信中有一條的大致意思就是:Talpa International B。V。 (即荷蘭Talpa公司)與星空華文傳媒公司(簡稱“SCML”)簽署了多季“中國好聲音”模式授權協定以及多季“中國好聲音”模式協定的附屬協定,其中SCML獲得授權製作本地2-4季的“中國好聲音”節目。

最近,被揭穿套用模式後的燦星公司,又開始喊冤了辯駁“假新聞”,但真實的事件就是《新歌聲》一度想要去法國,最後還沒等亮相,就被下面這張法國法院的命令嚇退了,所以派了人去,現場也不敢宣傳,只能偃旗息鼓。

國內的綜藝節目一直存在著爭議,引進與抄襲,缺少原創的精神的綜藝節目飽受詬病,沒想到這檔子事也發生在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燦星公司身上!想到這裡不禁莞爾,我們一直在強調版權、提倡要有版權意識,但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往往現實就是這樣給你一擊,即便是大公司大製作竟然也成了破壞行業規則的帶頭人!

當2017年唐德帶著正版《中國好聲音》殺來了,和其他商業品牌“防盜版”不一樣,擺在燦星面前的是一道完全不一樣的題目——“防正版”。小八可以在這裡大膽猜測燦星的攻略~

燦星攻略一:拖——拖一季算一季

打官司是需要時間的——將官司盡可能往長了打,《中國新歌聲》就能從《中國好聲音》這個IP裡吸收更多的給養……打完了版權歸屬的,再打商標權的,打完了商標權的,再打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無論輸贏,每一個官司走一遍流程,差不多就能為《中國新歌聲》爭取一季的時間了……

也許,在燦星的努力下,唐德弄完第八季《中國好聲音》後,官司也不見得能打得完,到時候又換另一家公司,跟燦星把官司迴圈打下去……

燦星攻略二:蹭——蹭IP靠技術

在被相關部門限制後,“曲線救國”的策略,而且燦星也正在執行,節目名不能叫《中國好聲音》,我可以在宣傳物料裡全面放,不讓在宣傳物料中放,我可以在宣傳稿件中寫……

都不讓?也沒關係,我可以直接叫“好聲音”,沒叫《中國好聲音》了,如果你覺得不對,可以去告我……你告贏了,我就不叫“好聲音”,再換個能和這個IP扯得上關係的名字,無論如何,都可以蹭到這個IP。

想想好聲音的四位導師在音樂界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甚至對於很多來到這個舞臺上的追夢者來說,能成為某一位導師的關門弟子,就是他們的夢想!這些最該捍衛版權的音樂人當面對正版來臨時,四位導師又改何去何從?

燦星在關於版權的問題上仍多次避重就輕,想方設法為自己開脫,保持著諸多睜眼說謊的記錄,不信我們找證據出來看看:

早在2016年1月燦星曾發聲明,說:與荷蘭方面還在合同有效期內,自己拿到的授權要到2018年,所以荷蘭方面是單方面毀約。但最近公佈的燦星老大田明簽署的道歉函和香港仲裁結果都證實,星空華文其實只跟荷蘭方面簽了2到4季的模式授權協定!

這份星空華文蓋章簽字的英文道歉信中有一條的大致意思就是:Talpa International B。V。 (即荷蘭Talpa公司)與星空華文傳媒公司(簡稱“SCML”)簽署了多季“中國好聲音”模式授權協定以及多季“中國好聲音”模式協定的附屬協定,其中SCML獲得授權製作本地2-4季的“中國好聲音”節目。

最近,被揭穿套用模式後的燦星公司,又開始喊冤了辯駁“假新聞”,但真實的事件就是《新歌聲》一度想要去法國,最後還沒等亮相,就被下面這張法國法院的命令嚇退了,所以派了人去,現場也不敢宣傳,只能偃旗息鼓。

國內的綜藝節目一直存在著爭議,引進與抄襲,缺少原創的精神的綜藝節目飽受詬病,沒想到這檔子事也發生在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燦星公司身上!想到這裡不禁莞爾,我們一直在強調版權、提倡要有版權意識,但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往往現實就是這樣給你一擊,即便是大公司大製作竟然也成了破壞行業規則的帶頭人!

當2017年唐德帶著正版《中國好聲音》殺來了,和其他商業品牌“防盜版”不一樣,擺在燦星面前的是一道完全不一樣的題目——“防正版”。小八可以在這裡大膽猜測燦星的攻略~

燦星攻略一:拖——拖一季算一季

打官司是需要時間的——將官司盡可能往長了打,《中國新歌聲》就能從《中國好聲音》這個IP裡吸收更多的給養……打完了版權歸屬的,再打商標權的,打完了商標權的,再打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無論輸贏,每一個官司走一遍流程,差不多就能為《中國新歌聲》爭取一季的時間了……

也許,在燦星的努力下,唐德弄完第八季《中國好聲音》後,官司也不見得能打得完,到時候又換另一家公司,跟燦星把官司迴圈打下去……

燦星攻略二:蹭——蹭IP靠技術

在被相關部門限制後,“曲線救國”的策略,而且燦星也正在執行,節目名不能叫《中國好聲音》,我可以在宣傳物料裡全面放,不讓在宣傳物料中放,我可以在宣傳稿件中寫……

都不讓?也沒關係,我可以直接叫“好聲音”,沒叫《中國好聲音》了,如果你覺得不對,可以去告我……你告贏了,我就不叫“好聲音”,再換個能和這個IP扯得上關係的名字,無論如何,都可以蹭到這個IP。

想想好聲音的四位導師在音樂界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甚至對於很多來到這個舞臺上的追夢者來說,能成為某一位導師的關門弟子,就是他們的夢想!這些最該捍衛版權的音樂人當面對正版來臨時,四位導師又改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