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星球為什麼能浮在宇宙中?

1.

讓我來專業術語通俗化地回答一下:拋棄宇宙大爆炸的理論不說,並且把原來的問題縮小一下範圍,我們來討論一下為什麼月亮和地球會浮在宇宙中。

月亮是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以地球為參照物,那麼月亮就是浮在地球上,並圍繞地球自轉的。為什麼月亮浮在我們頭頂上呢?讓我們農曆八月十五有月餅吃。因為地球對月亮的引力和月亮對地球的離心力相平衡。如果有一天,月亮公轉突然加速,那麼月亮的離心力就會加大,

然後月亮就會拋棄我們而去,我們在農曆八月十五就再也沒心思吃大月餅了;但是!如果地球的地心引力突然加大,除了我們每個人會突然體重增加,感覺寸步難行之外,月亮也會來給我們一個大大擁抱,當然,這個擁抱會把我們都砸傷。

現在,你明白了吧,之所以星球是浮在宇宙中,保持一定的穩定性,而不是無休止相互碰撞或者無休止相互游離。浮在宇宙中是相互星球之間作為參照物才能確立起來的,星球之間具有互為平衡的萬有引力和離心力,所以相互之間看起來就是浮在天空中的啦。哈哈?簡單吧!

2.

這個問題還是很科學的,因為它充分體現了科學發現的一個特徵:出乎意料之外。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除了白雲和飛鳥,其實很少東西能夠浮在空中,飛鳥最終也要落地的,白雲也要變成雨滴掉下來。所以在我們的概念中,很多東西都是往下掉的。只有藍天高高在上,並沒有發生其人憂天的那種情況整個天掉了下來。

我們的日常經驗是所有的東西,都要到地面上來才會穩定,所有在上面的東西都要往下掉(這也是杞人憂天思考的根據)。

但問題是,為什麼我們的經驗是這樣的?在古代的哲學家看來,

同樣也是這樣認為的。中國人說,氣之輕清者上升為天,氣之重濁者下降為地。天和地的區分是非常明顯的。在古希臘人看來,土和水是向下運動的,氣和火是向上運動的。上和下的區分同樣非常明顯。

天地上下為什麼這樣區分,這個問題一直到牛頓才被解決掉,那就是萬有引力。因為有地球引力的存在,所以,任何的東西被地球引力吸引才會往下降,

月球也是被地球吸引住的,大氣層實際上也是被地球引力吸附在地面附近。

但這又揭示出另外一個思考的角度。地球引力場的中心只是地球。如果我們跳出地球去看的話。地球實際上是飄浮在太空之中的。當然,地球又在太陽的引力場之中,被太陽束縛住。太陽又在銀河系的引力場之中,是銀河系的一個成員。引力作用就這樣環環相扣,形成了宇宙之中的各種層次結構。所以從中心體來看,所有的物質都是,沒有漂浮起來。但如果從中心體之外的去看,所有的物質又都是漂浮在太空之中。所以,是否漂浮,是我們從什麼角度去看。

話又說回來,有沒有什麼天體,不受到這些引力作用呢?在星系之間,有孤獨的星球,他們離大的星系都比較遠,在星系之間遊蕩。在更大的結構之間,還有一些孤立的星系,他們也是相當的孤獨的。可以說是宇宙當中的漂浮者。

歸根結底來說,星球為什麼能夠飄浮在宇宙之中,因為它們都存在于時空結構之中。這個時空結構,並沒有先驗的規定上下方向。誰的引力場強,能夠吸引住其他的天體,他就可以成為一個中心,規定其他天體的上下方向。宇宙或者說時空結構本身沒有方向,是品質也就是引力的存在,才產生了方向。

地球人,醒醒。

3.

為什麼星球能浮在空中?這個問題也同樣困惑著現代人類,由於人類是生活在地球上的認識物種,一切地球上的各種表像一直忽悠著現在人類的意識。認為宇宙中一切事物都等同於地球上的自然現象,結果出現了宇宙中星系之間懸浮的現象迷惑著人類意識。

宇宙中每一個星球之間真是懸浮的嗎?真的是象人類認識的那樣嗎?事實中我們人類所知道電子總是繞著核子轉,它們粒子之間也是有空隙有一定距離的。倘若宇宙中有一種比粒子少億億萬萬倍的物種存在,它們同樣會認為電子與核子之間的球體有千萬裡路遠。而我們現在也知道物質是有粒子組合的,以一塊石頭為例,那塊石頭平平整整的有千千萬萬粒子所組成,我們從來沒有看見那石頭中粒子是有那麼大的裂縫,也沒有看見那些粒子間有多少縫隙。而比粒子少億億萬萬倍的物種,卻認為那核子電子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甚至它們認為這些粒子球體是神奇的懸浮。這也是人們看見宇宙中各星球之間為什麼會懸浮的原因,倘若在世界上有一種物種比宇宙大億億萬萬倍的物種,那麼它們用最好的顯微鏡還要放大億億萬萬倍,也難以在這個宇宙中找到星球與星球之間是否有縫隙,它們只想在我們這個宇宙中鑽一個小小的洞,找到一個縫隙點實在難上難,它們用小的微針鑽頭,都怕把這個宇宙鑽裂,那最小的微針規格也相當於宇宙的三分之二大,稍不留神宇宙就破例。這也說明所謂宇宙中星系星球間有縫隙,甚至是懸浮在空中,這也只能是人類與宇宙之間這樣的大小比例下的想像而已。

4.

星球其實從來就沒有浮在宇宙中,用牛頓的話說,它們都在做自由落體運動,

月球每時每刻都在向著地球做自由落體運動,但是因為它自身有一個相對于地球的水準方向的初速度,所以永遠落不到地球上。

如圖,炮彈發射出去之後會做自由落體運動,但是如果炮彈足夠快,那它永遠落不到地球上。

同樣的,地球在向太陽自由落體運動,太陽向銀河系中心自由落體運動,銀河系又向室女座超星系團做自由落體運動。

5.

對這個問題,我們要放大眼界看。從宏觀上看,宇宙中沒有空氣,也沒有重力。物體在這種環境中處於失重狀態。比如宇航員類比太空環境時,會製造一個大型真空箱,人進去後就處於無序浮游狀態,星球也一樣。星球在形成時均發生劇烈的大爆炸,爆炸衝擊力同時使之產生旋轉。真空環境中一定速度旋轉物體,使之穩定的停留到某個位置自轉。由於宇宙還存在品質巨大的恒星,對處於其範疇內的星球產生引力。在引力和星球自轉離心力作用下星球產生了公轉。公轉達到一定的速度,就會產生引力和離心力達到平衡,就會使星球保持和恒星一定距離的軌道上轉動。比如我們拿根繩子,一頭綁上一個皮球,一頭拿在手裡,如果我們用力就會讓皮球繞手轉動起來。達到一定速度就能穩定旋轉。宇宙中的星球因為自轉和公轉就能保持浮在特定位置和軌道上。

當然了,星球受大爆炸產生的自轉動能也會逐漸減弱直至停止,一旦停止,星球自然會被吸入到恒星而消亡。

所以從中心體來看,所有的物質都是,沒有漂浮起來。但如果從中心體之外的去看,所有的物質又都是漂浮在太空之中。所以,是否漂浮,是我們從什麼角度去看。

話又說回來,有沒有什麼天體,不受到這些引力作用呢?在星系之間,有孤獨的星球,他們離大的星系都比較遠,在星系之間遊蕩。在更大的結構之間,還有一些孤立的星系,他們也是相當的孤獨的。可以說是宇宙當中的漂浮者。

歸根結底來說,星球為什麼能夠飄浮在宇宙之中,因為它們都存在于時空結構之中。這個時空結構,並沒有先驗的規定上下方向。誰的引力場強,能夠吸引住其他的天體,他就可以成為一個中心,規定其他天體的上下方向。宇宙或者說時空結構本身沒有方向,是品質也就是引力的存在,才產生了方向。

地球人,醒醒。

3.

為什麼星球能浮在空中?這個問題也同樣困惑著現代人類,由於人類是生活在地球上的認識物種,一切地球上的各種表像一直忽悠著現在人類的意識。認為宇宙中一切事物都等同於地球上的自然現象,結果出現了宇宙中星系之間懸浮的現象迷惑著人類意識。

宇宙中每一個星球之間真是懸浮的嗎?真的是象人類認識的那樣嗎?事實中我們人類所知道電子總是繞著核子轉,它們粒子之間也是有空隙有一定距離的。倘若宇宙中有一種比粒子少億億萬萬倍的物種存在,它們同樣會認為電子與核子之間的球體有千萬裡路遠。而我們現在也知道物質是有粒子組合的,以一塊石頭為例,那塊石頭平平整整的有千千萬萬粒子所組成,我們從來沒有看見那石頭中粒子是有那麼大的裂縫,也沒有看見那些粒子間有多少縫隙。而比粒子少億億萬萬倍的物種,卻認為那核子電子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甚至它們認為這些粒子球體是神奇的懸浮。這也是人們看見宇宙中各星球之間為什麼會懸浮的原因,倘若在世界上有一種物種比宇宙大億億萬萬倍的物種,那麼它們用最好的顯微鏡還要放大億億萬萬倍,也難以在這個宇宙中找到星球與星球之間是否有縫隙,它們只想在我們這個宇宙中鑽一個小小的洞,找到一個縫隙點實在難上難,它們用小的微針鑽頭,都怕把這個宇宙鑽裂,那最小的微針規格也相當於宇宙的三分之二大,稍不留神宇宙就破例。這也說明所謂宇宙中星系星球間有縫隙,甚至是懸浮在空中,這也只能是人類與宇宙之間這樣的大小比例下的想像而已。

4.

星球其實從來就沒有浮在宇宙中,用牛頓的話說,它們都在做自由落體運動,

月球每時每刻都在向著地球做自由落體運動,但是因為它自身有一個相對于地球的水準方向的初速度,所以永遠落不到地球上。

如圖,炮彈發射出去之後會做自由落體運動,但是如果炮彈足夠快,那它永遠落不到地球上。

同樣的,地球在向太陽自由落體運動,太陽向銀河系中心自由落體運動,銀河系又向室女座超星系團做自由落體運動。

5.

對這個問題,我們要放大眼界看。從宏觀上看,宇宙中沒有空氣,也沒有重力。物體在這種環境中處於失重狀態。比如宇航員類比太空環境時,會製造一個大型真空箱,人進去後就處於無序浮游狀態,星球也一樣。星球在形成時均發生劇烈的大爆炸,爆炸衝擊力同時使之產生旋轉。真空環境中一定速度旋轉物體,使之穩定的停留到某個位置自轉。由於宇宙還存在品質巨大的恒星,對處於其範疇內的星球產生引力。在引力和星球自轉離心力作用下星球產生了公轉。公轉達到一定的速度,就會產生引力和離心力達到平衡,就會使星球保持和恒星一定距離的軌道上轉動。比如我們拿根繩子,一頭綁上一個皮球,一頭拿在手裡,如果我們用力就會讓皮球繞手轉動起來。達到一定速度就能穩定旋轉。宇宙中的星球因為自轉和公轉就能保持浮在特定位置和軌道上。

當然了,星球受大爆炸產生的自轉動能也會逐漸減弱直至停止,一旦停止,星球自然會被吸入到恒星而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