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證監會核發第三批“迷你”IPO _ 東方財富網(Eastmoney.com)

6月9日證監會宣佈核發8家IPO,融資總計25億元。這是本輪“變奏”之後第三批“迷你”IPO。雖然節奏放緩,但是新股通道未停。這種折中的辦法,讓“叫停”呼籲者熄聲,也讓反對叫停者松了口氣。

證監會歷任8位主席,

A股歷經8次IPO暫停。第五任證監會主席尚福林任職九年,其間IPO暫停三次。事實上,每一任證監會主席在股市下跌時都面臨叫停IPO的壓力,這種壓力既來自上層,也來自市場。IPO該不該停、該不該緩,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是對於證監會新任主席劉士余來說,卻依然是一個新問題。

每一次IPO暫停之前,兩種對立的聲音會進行反復較量。一種認為IPO發行太快造成大盤下行,

應該叫停;另一種觀點認為新股發行是股市新陳代謝的基礎功能,停不得。無論停或者不停,都應建立在全面認識和充分論證基礎之上。那麼,IPO到底如何影響A股?

“熊市”恐懼

4月份以來上證綜指持續走低,以4月11日到5月11日為例,上證指數從最高3290點持續下跌至3016點,3000點彈指可破。與此同時,次新股頻現“閃崩”,市場流動性風險上升。在這樣的背景下,近期“叫停”IPO的呼聲又起。

“2017年4月以來股市下跌,

導致市場信心下降,脆弱性上升,在沒有其他更好辦法的情況下,減少新股供給成為自然而然的想法。回顧歷次股市暴跌來看,暫停IPO也是中國監管層常用的手段,因此有觀點希望暫停IPO並不意外。”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種呼聲有一定合理性,但不應完全順應這種呼聲。

其合理性在於,目前一行三會嚴監管措施密集出臺,導致股市信心下降,

通過減少IPO供給來提振市場信心有一定道理。但是,暫停IPO甚至叫停IPO是因噎廢食,對於中國股市長期健康發展並沒有意義。“IPO暫停與否與中國股市上漲與否並無必然聯繫,”鄧海清表示,從歷史上看,暫停IPO最多導致股市短期上漲,長期仍然無法逆轉股市的本來走向,相反,股市快速上漲時期從來不是IPO暫停時期。

清和泉資本策略趙宇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市場往往從供求關係上理解,

認為IPO發行快慢與市場漲跌有關。但是將股指高低與同期IPO發行數量做相關性匹配,並沒有發現新股發行對股指造成壓力的明顯證據。另外,對照海外成熟市場研究,投資者反而認為IPO加速是積極因素,比如美國、日本投資者解讀為標的多元化擴充。

若如此,為何股市下跌之時IPO總是眾矢之的?一位元接受記者採訪的機構人士表示,IPO提速影響最大的是概念炒作、短期監管套利的行為。

“從政策持續性以及長期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應該是沒有人希望叫停IPO的。但是短期可能涉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或者損害了部分人的投資風格。”該人士說,致力於概念炒作、短線投資的投資者,跟堅持中長期持股、價值投資的投資者風格差別是很大的。

趙宇亮認為,“新股供給增加會帶來股票價格下行”,這個概念要搞清楚,不是帶來市場整體估值的下跌,而是會導致相關板塊估值的進一步分化。因為不同行業的估值體系是不一樣的。但是,因為新發個股主要集中在新興行業,所以會導致新興行業上市公司估值進一步壓縮,相關板塊有股價下跌壓力。

回顧A股歷史上8次IPO暫停,每一次都是被動的“無奈之舉”。最近一次暫停是證監會第七任主席肖鋼任內,於2015年7月至11月,因“股災”暫停近4個月。

2015年6月12日,滬指登上5178點高位,6月15日,上證指數開盤5174點,當日下跌2%,沒想到這只是開始,之後僅僅18個交易日,滬指從5174點跌落至3300點。這場突如其來的“股災”,根源在於前期過快上漲,但直接誘因是打擊配資、降杠杆。“股災”之後是浩浩蕩蕩的全國救市。從6月27日至7月9日,除證監會以外,央行、中央匯金、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保監會、銀監會等多部委參與救市,前後動用資金規模上萬億。

作為救市舉措之一的“IPO暫緩發行”措施也如期推出。2015年7月3日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表示,企業通過IPO募集資本金是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但是,考慮到近期市場情況,將相應減少發行家數和籌資金額。7月5日晚間,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宣佈“近期將沒有新股發行”。

暫停三個多月後,證監會11月13日宣佈此前暫緩審核但已進入繳款程式的10家IPO企業將先啟動發行。IPO重啟。

因受多重“救市”措施影響,IPO暫停期間新股停發對市場的影響難以估計。事實上,統計之前歷次IPO暫停期間股指漲跌,也難以看出IPO發行快慢與股指漲跌的相關性。

中國銀河證券顯示,此前七次IPO暫停期間,上證綜指有漲有跌,重啟之後亦是有漲有跌。若就趨勢是否改變看,中期觀察IPO重啟後大盤均延續了此前的走向,即新股發行並未對市場的中期趨勢產生根本性影響。因此,從歷史經驗來看,新股發行對市場的影響更傾向於是一個短期波動,而不會改變市場的中期趨勢。

“抽血”之爭

對於新股發行上市融資對存量資金的影響,往往被認為是一種“抽血效應”。從首發融資規模來看,今年上半年IPO高速發行,2017年1月1日至6月4日,證監會核發IPO批文199家,累計募資總額1004億元。

“2015年之前因為打新‘資金凍結’,其實‘抽血效應’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2015年規則改革之後,通過市值配售,短期不存在資金凍結,也就不存在較大的資金分流。”趙宇亮分析,如果單就融資量來看,上半年以來1000多億元的融資規模,對日均交易量近5000億元的A股而言,資金面影響非常小,更多的是A股的羊群效應。

但是新股提速會降低部分新興行業公司的稀缺性,對概念炒作板塊會形成衝擊,所以在新股集中的相關板塊,會呈現出估值下行的趨勢,中小創公司表現尤其明顯。

除了首發融資外,首發解禁也對市場估值形成壓力。相比於定增配售股解禁規模,目前新股限售的解禁則相對較小,比如6月的構成中,定向機構配售股解禁數量達到69.36億股,占月總解禁股數量的86.68%,而新股股份解禁數量只有12.72億股,占比較小。鄧海清認為,對於2017年全年解禁股的結構來說,新股占比定增不過50%,同時,定增股的股東獲利可能更大,因此,會進一步增加定增股解禁的供給壓力。

不過,2018年一季度、二季度A股將迎來首發解禁的高峰期。據廣發證券研報統計,明年上半年解禁總規模將超過1.3萬億。未來一兩年首發解禁壓力比較大,不過,目前的減持新政將減持比例與時間嚴格掛鉤,會減少解禁股給市場造成的減持壓力。“如果從股票供給角度來講,市場所擔心的‘抽血效應’會受到一定約束。”趙宇亮稱。

“從理論上看,確實有一定的‘抽血效應’,股市價格取決於供給和需求,而新股發行屬於供給增加,必然會消耗資金,從而導致抽血。但這一邏輯存在幾個問題。”鄧海清告訴記者,首先,新股發行本身會吸引增量資金,打新基金等之所以存在,就是由於新股發行溢價,如果沒有新股發行,這些資金本來也不會進入股市。第二,新股發行會使更多更好的公司進入股市,投資者也會因為這些公司上市而進入股市,形成增量資金。因此,儘管新股發行對於股市有“抽血效應”,但同時也有“造血效應”。

“造殼”行動

新股上市之後,其中一部分會因為某些特質遭遇資金爆炒,成為備受推崇的次新股。經過一兩年之後,部分公司會因為流動盤太大、“無概念”、“無新意”等原因沉澱下去,缺少資金參與;還有一部分則因為“小巧”、“輕便”,概念“時髦”,成為頻繁資本運作的“殼”。

由於退市通道不暢,IPO陷入了兩難的尷尬——新股發行快是讓更多可能是“殼”的公司上市,新股暫停發行則是讓存量公司“殼”價值上升,估值虛高問題更加嚴重。

趙宇亮認為,從監管態度來看,新政策出臺的目的往往就是為了降低殼價值,長期來看一定是市場化改革。但是目前確實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退市的問題不解決,IPO不斷加速的話就會導致階段性“消化不良”。對比海外來看,發達市場的IPO與退市數量是較為匹配的,例如美國1997年互聯網泡沫時期上市公司數量達到8884家,而當前只剩下3000家左右。

“A股的上市公司確實具有殼價值,因此加速IPO確實會導致殼增加,所以‘批量造殼’有一定道理。但這種說法只看到了負面作用,沒有看到新股發行加速對於緩解IPO堰塞湖的作用,也沒有看到對於降低企業杠杆率和支援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作用。”鄧海清認為,A股的問題在於股市估值偏高,而這只能通過新增IPO、降低上市公司殼價值來改善。

現行退市規則已經過多次修改完善,但是實際的淘汰效果並不明顯。ST、*ST階段不僅不是上市公司走向退市的過渡期,這個階段的公司反而成為資本運作的熱門標的,“不死鳥”神話依舊。

鄧海清認為,“退市堰塞湖”實際上也是“上市堰塞湖”的形成原因之一。結果上看,退市規則在執行中存在較大問題,比如連續三年虧損,可以通過“兩年虧損一年微利”來規避,導致退市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彈性,讓很多資質確實很差的公司勉強存在於市場上。而只有形成靈活的進出機制,不斷吸引優質公司上市,同時讓沒有價值的公司退市,才能真正啟動市場自身的“優勝劣汰”功能。

趙宇亮說:“無論是‘披星戴帽’的公司,還是其他無力經營的公司,都因為有殼價值的存在,可以繼續運作,所以依然具有交易價值,也依然有‘保殼’動力。”他認為IPO發行不應暫停,但是對發行節奏可能需要重估。因為確實有一些配套制度還不夠完善,比如近期出臺的減持新規,就是為了彌補減持漏洞,避免出現“減持潮”衝擊市場。預期未來監管層仍將不斷完善制度,同時穩定推進新股發行。

(原標題:證監會核發第三批“迷你”IPO)

因為不同行業的估值體系是不一樣的。但是,因為新發個股主要集中在新興行業,所以會導致新興行業上市公司估值進一步壓縮,相關板塊有股價下跌壓力。

回顧A股歷史上8次IPO暫停,每一次都是被動的“無奈之舉”。最近一次暫停是證監會第七任主席肖鋼任內,於2015年7月至11月,因“股災”暫停近4個月。

2015年6月12日,滬指登上5178點高位,6月15日,上證指數開盤5174點,當日下跌2%,沒想到這只是開始,之後僅僅18個交易日,滬指從5174點跌落至3300點。這場突如其來的“股災”,根源在於前期過快上漲,但直接誘因是打擊配資、降杠杆。“股災”之後是浩浩蕩蕩的全國救市。從6月27日至7月9日,除證監會以外,央行、中央匯金、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保監會、銀監會等多部委參與救市,前後動用資金規模上萬億。

作為救市舉措之一的“IPO暫緩發行”措施也如期推出。2015年7月3日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表示,企業通過IPO募集資本金是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但是,考慮到近期市場情況,將相應減少發行家數和籌資金額。7月5日晚間,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宣佈“近期將沒有新股發行”。

暫停三個多月後,證監會11月13日宣佈此前暫緩審核但已進入繳款程式的10家IPO企業將先啟動發行。IPO重啟。

因受多重“救市”措施影響,IPO暫停期間新股停發對市場的影響難以估計。事實上,統計之前歷次IPO暫停期間股指漲跌,也難以看出IPO發行快慢與股指漲跌的相關性。

中國銀河證券顯示,此前七次IPO暫停期間,上證綜指有漲有跌,重啟之後亦是有漲有跌。若就趨勢是否改變看,中期觀察IPO重啟後大盤均延續了此前的走向,即新股發行並未對市場的中期趨勢產生根本性影響。因此,從歷史經驗來看,新股發行對市場的影響更傾向於是一個短期波動,而不會改變市場的中期趨勢。

“抽血”之爭

對於新股發行上市融資對存量資金的影響,往往被認為是一種“抽血效應”。從首發融資規模來看,今年上半年IPO高速發行,2017年1月1日至6月4日,證監會核發IPO批文199家,累計募資總額1004億元。

“2015年之前因為打新‘資金凍結’,其實‘抽血效應’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2015年規則改革之後,通過市值配售,短期不存在資金凍結,也就不存在較大的資金分流。”趙宇亮分析,如果單就融資量來看,上半年以來1000多億元的融資規模,對日均交易量近5000億元的A股而言,資金面影響非常小,更多的是A股的羊群效應。

但是新股提速會降低部分新興行業公司的稀缺性,對概念炒作板塊會形成衝擊,所以在新股集中的相關板塊,會呈現出估值下行的趨勢,中小創公司表現尤其明顯。

除了首發融資外,首發解禁也對市場估值形成壓力。相比於定增配售股解禁規模,目前新股限售的解禁則相對較小,比如6月的構成中,定向機構配售股解禁數量達到69.36億股,占月總解禁股數量的86.68%,而新股股份解禁數量只有12.72億股,占比較小。鄧海清認為,對於2017年全年解禁股的結構來說,新股占比定增不過50%,同時,定增股的股東獲利可能更大,因此,會進一步增加定增股解禁的供給壓力。

不過,2018年一季度、二季度A股將迎來首發解禁的高峰期。據廣發證券研報統計,明年上半年解禁總規模將超過1.3萬億。未來一兩年首發解禁壓力比較大,不過,目前的減持新政將減持比例與時間嚴格掛鉤,會減少解禁股給市場造成的減持壓力。“如果從股票供給角度來講,市場所擔心的‘抽血效應’會受到一定約束。”趙宇亮稱。

“從理論上看,確實有一定的‘抽血效應’,股市價格取決於供給和需求,而新股發行屬於供給增加,必然會消耗資金,從而導致抽血。但這一邏輯存在幾個問題。”鄧海清告訴記者,首先,新股發行本身會吸引增量資金,打新基金等之所以存在,就是由於新股發行溢價,如果沒有新股發行,這些資金本來也不會進入股市。第二,新股發行會使更多更好的公司進入股市,投資者也會因為這些公司上市而進入股市,形成增量資金。因此,儘管新股發行對於股市有“抽血效應”,但同時也有“造血效應”。

“造殼”行動

新股上市之後,其中一部分會因為某些特質遭遇資金爆炒,成為備受推崇的次新股。經過一兩年之後,部分公司會因為流動盤太大、“無概念”、“無新意”等原因沉澱下去,缺少資金參與;還有一部分則因為“小巧”、“輕便”,概念“時髦”,成為頻繁資本運作的“殼”。

由於退市通道不暢,IPO陷入了兩難的尷尬——新股發行快是讓更多可能是“殼”的公司上市,新股暫停發行則是讓存量公司“殼”價值上升,估值虛高問題更加嚴重。

趙宇亮認為,從監管態度來看,新政策出臺的目的往往就是為了降低殼價值,長期來看一定是市場化改革。但是目前確實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退市的問題不解決,IPO不斷加速的話就會導致階段性“消化不良”。對比海外來看,發達市場的IPO與退市數量是較為匹配的,例如美國1997年互聯網泡沫時期上市公司數量達到8884家,而當前只剩下3000家左右。

“A股的上市公司確實具有殼價值,因此加速IPO確實會導致殼增加,所以‘批量造殼’有一定道理。但這種說法只看到了負面作用,沒有看到新股發行加速對於緩解IPO堰塞湖的作用,也沒有看到對於降低企業杠杆率和支援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作用。”鄧海清認為,A股的問題在於股市估值偏高,而這只能通過新增IPO、降低上市公司殼價值來改善。

現行退市規則已經過多次修改完善,但是實際的淘汰效果並不明顯。ST、*ST階段不僅不是上市公司走向退市的過渡期,這個階段的公司反而成為資本運作的熱門標的,“不死鳥”神話依舊。

鄧海清認為,“退市堰塞湖”實際上也是“上市堰塞湖”的形成原因之一。結果上看,退市規則在執行中存在較大問題,比如連續三年虧損,可以通過“兩年虧損一年微利”來規避,導致退市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彈性,讓很多資質確實很差的公司勉強存在於市場上。而只有形成靈活的進出機制,不斷吸引優質公司上市,同時讓沒有價值的公司退市,才能真正啟動市場自身的“優勝劣汰”功能。

趙宇亮說:“無論是‘披星戴帽’的公司,還是其他無力經營的公司,都因為有殼價值的存在,可以繼續運作,所以依然具有交易價值,也依然有‘保殼’動力。”他認為IPO發行不應暫停,但是對發行節奏可能需要重估。因為確實有一些配套制度還不夠完善,比如近期出臺的減持新規,就是為了彌補減持漏洞,避免出現“減持潮”衝擊市場。預期未來監管層仍將不斷完善制度,同時穩定推進新股發行。

(原標題:證監會核發第三批“迷你”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