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國夜郎自大,對中國不宣而戰,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年年進貢

提到中國歷史上的海戰,首先讓人想起的就是甲午中日戰爭了,在這場大海戰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處於戰敗國的地位,不得不給日本割地賠款,可以說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清朝的滅亡。

但是說到這場戰爭失敗的原因,還是不能與歷史脫節,因為自古以來,中國受到的威脅多是來自北方,因此歷朝歷代都十分注重提升騎兵和步兵的作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水師的重要性。

△甲午海戰

但儘管如此,中國的海上力量在世界上還是首屈一指的,

至少明朝以前是這樣,譬如明朝永樂年間有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力的壯舉,還有明朝的水師幫助朝鮮擊敗日本的豐功偉績,其實這些在當時只是小菜,明朝的水師還曾與當時的海上霸主荷蘭在海上展開了一場大戰,並且取得了完勝。

△明代水師

1633年,荷蘭為了獨霸對中國的貿易,一舉發動13艘戰艦對明朝的沿海地區發動了突然攻擊,當時荷蘭提出,要想停戰,明朝政府必須停止與其他各國的貿易,與荷蘭單獨貿易。但無理要求遭到了朝廷上下的一直反對,到了9月份的時候,崇禎皇帝經過深思熟路,還是覺得不能慫,當即下令對荷蘭開戰。

明朝水師接到命令之後,立馬研究對荷蘭作戰的計畫,最終決定兵分兩路,採用火攻戰術。當時明朝水師一共集結了150艘戰艦,其中50艘是炮艦,另外100艘全是裝填滿船燃料的火船。隨著一聲令下,炮艦掩護著火船湧向了敵軍的艦隊。刹那間,海面上燃起了熊熊大火,荷蘭人亂做一團,根本沒力招架,

戰艦要麼被擊沉,要麼對焚毀,要麼被俘獲......最終全軍覆沒。

戰後,福建巡撫鄒維璉在戰後的奏捷書中寫到:“此一舉也,燒沉夷眾以千計,生擒夷眾一百一十八名,燒夷甲格巨艦五隻,奪夷甲板巨艦一隻。”

從此之後,荷蘭不僅被明令禁止不可到明朝的沿海,

還要每年向明朝船隊繳納12萬法郎的進貢,確實大快人心。

走進舊城,穿過老巷,撥開詭譎的塵封歲月,去探尋歷史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