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為你自己想成為的,別成為他們所希望的”——徠……

當螢幕的中央映出一個大大的LOGAN時,我們都知道,是時候對這個陪伴了我們17年的狼叔,說再見了。

放映結束,人潮湧向出口,很多的人都在歎氣,我也一樣。淚點不少,有些妹子看到開頭的造型就已經紅了眼眶,

但我卻沒有一點想哭的衝動。

面對這種晚年由於身體衰老使得能力不復從前的英雄遲暮場景,除了歎氣之外,再也沒有其他行為能夠表現情緒,因為真的太慘了…

Hugh Jackman把“狼叔”的形象已然詮釋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這個內外皆“硬”的LOGAN

歸家的路上,我一遍遍的在迴圈《Hurt》,有意的配合著漫天紅霞試圖把這種無以言表的情緒延續的久一些,很是中二,但成功了。

回想Johnny Cash在他去世的同年,翻唱了Trent Reznor的這首歌,用近乎與狼叔同樣的狀態,為他50年來的鄉村音樂人生畫上了句號。

如果你在看狼3之前就聽到過這首歌,也不會很奇怪,它在出現的當年就包攬了Country Music Association、MTV Video Music Awards兩項大獎以及Grammy的Best Short Form Video。

某個樂評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歌裡這種滿是近乎枯萎的生命力,才是真正能夠衝擊到內心深處的。”很巧的是,那天我手裡的東西,把這種枯萎的生命力“放大”了太多太多倍,

本來只是朋友扔給我的一個小玩具,卻沒想到在這個時候這麼恰當的體現了自己的作用。

這個“放大”器也真的是個耳放,名字叫做徠聲GR-1, 更巧的是,這個小東西也用上了金屬,雖然並不是“振金”或者“艾德曼金屬”但也是用了Metal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 (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技術)【簡稱:MIM】技術出來的鋅合金材料,硬度極高且份量不輕甚至還有些墜手。

我在拍這兩張圖的時候,真的是有種“日子居然已經過了這麼久”的錯覺,當年還沒有那麼多“磚頭”可以選,801剛扛起大旗,C4還很新,但一般燒友對於這倆貨的價格還是有些望而卻步的,

於是IPC的lineout得益於一個dock頭被充分的發揮了作用,更早些的IPV,被RWA MOD 之後變成了 IMOD,到現在還有人說“只有RWA MOD,才能叫做IMOD。那是IPC標配,IMOD橫行的時代,是黑鳥還是L3猶豫ing的時代,是一進論壇都在討論到底對錄線用什麼,張揚是不是除了諾亞方舟都是降級線的時代,是張宏的MINA讓TF10變成三單元王者的時代,是STB3為小四西裝的時代,是最好的時代,最好玩的時代。

可時境過遷,更貴的磚頭層出不窮,

半奢侈品播放機越來越多,素質能打2000級播放機的音樂手機雨後春筍,耳放在市場中存在的意義,到底還剩下什麼?

懷舊。這是我的答案,上一個被市場遺忘的東西你還記得嗎?是DAT?又或者是MD?

當GR-1到手之後,我把我抽屜裡那已經顯得有些灰了的黑硬包打開,摸出了熟悉的“諾亞方舟” “廣州晶彩” 還有不知道已經幾手了的“奧丁”並向在廣州智通坐鎮數年的好友blue,要了他自己做的dock頭,捆上IPC,出了街。

用一句俗逼到爆炸的句子來形容這種感覺的話那就是“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但要說味道,GR-1的路子有些奇怪,它不像是傳統的便攜耳放可能是針對什麼型號特意校音為了互補的或是st6mk2那種在基礎之上調味兒提鮮的,用一種飲料形容的話,印象裡最貼切的應該是Monster(綠爪)了。

因為無論是我手頭的塞子還是大耳,懟上去之後都亢奮至極,K3003上去之後用大編制一試,所有樂手板兒逼都吃飽飯了,絕不會有一個軟蛋。

EXK的場感被打的更開,這麼一個動鐵聲兒的液晶振膜居然讓所有的鼓都變的極具攻擊性,真不是從鐵皮到鐵桶那麼簡單。

T90本就“你咋不上天呢?”的高頻,這次真的上天了…雖然耳放說明書上寫明瞭最高就能驅動150Ω,可這多了100Ω的阻抗像是被無視了一樣…

HD25的變化最為瘮人,早前聽發小兒說過北歐某金屬團,主唱唱到高☆禁☆潮時拿出一把手術刀邊唱邊剖腹,但這個聲兒下來,就像是這個主唱身後插滿了腎上腺素針管一樣…是,就是玩命兒躁,死了都要躁。

綜上所述,GR-1的聲音就是讓你本身耳機的優點再放大,缺點也再放大,把素質加強一級,讓你聽的爽而不是舒服,如果用電子煙來形容的話,就是一個正負電極都換成了銀的並且還用60A電池推一個超低電阻的銀戰鬥底座的機械杆子,除了硬!還是硬!

一個如此性格的GR-1勢必不會有太多的受眾群,尤其是那些可能懷著初心來懷舊的老燒友,但如果你錯過了那個最好的,最好玩的時代,對它抱有興趣,不妨來試試,這個異類會給你足夠的樂趣,簡單些說,讓你爽。

捆上IPC,出了街。

用一句俗逼到爆炸的句子來形容這種感覺的話那就是“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但要說味道,GR-1的路子有些奇怪,它不像是傳統的便攜耳放可能是針對什麼型號特意校音為了互補的或是st6mk2那種在基礎之上調味兒提鮮的,用一種飲料形容的話,印象裡最貼切的應該是Monster(綠爪)了。

因為無論是我手頭的塞子還是大耳,懟上去之後都亢奮至極,K3003上去之後用大編制一試,所有樂手板兒逼都吃飽飯了,絕不會有一個軟蛋。

EXK的場感被打的更開,這麼一個動鐵聲兒的液晶振膜居然讓所有的鼓都變的極具攻擊性,真不是從鐵皮到鐵桶那麼簡單。

T90本就“你咋不上天呢?”的高頻,這次真的上天了…雖然耳放說明書上寫明瞭最高就能驅動150Ω,可這多了100Ω的阻抗像是被無視了一樣…

HD25的變化最為瘮人,早前聽發小兒說過北歐某金屬團,主唱唱到高☆禁☆潮時拿出一把手術刀邊唱邊剖腹,但這個聲兒下來,就像是這個主唱身後插滿了腎上腺素針管一樣…是,就是玩命兒躁,死了都要躁。

綜上所述,GR-1的聲音就是讓你本身耳機的優點再放大,缺點也再放大,把素質加強一級,讓你聽的爽而不是舒服,如果用電子煙來形容的話,就是一個正負電極都換成了銀的並且還用60A電池推一個超低電阻的銀戰鬥底座的機械杆子,除了硬!還是硬!

一個如此性格的GR-1勢必不會有太多的受眾群,尤其是那些可能懷著初心來懷舊的老燒友,但如果你錯過了那個最好的,最好玩的時代,對它抱有興趣,不妨來試試,這個異類會給你足夠的樂趣,簡單些說,讓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