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才濟濟,值得點贊:荷蘭華人學者與工程師協會慶祝成立20周年

荷蘭華人學者與工程師協會走過了20年的路程,6月10日,在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 舉行了慶祝成立20周年的儀式,暨第七屆人才交流論壇,在荷的華人 學者、學生400多人,參加了內容非常豐富的活動。中國駐荷大使館代表、荷蘭大學和孔子學院的負責人、知名公司總裁等,在人才交流論壇上,或作主題演講, 或在小組發言,

暢所欲言,氣氛活躍。現場並舉行了人才招聘的活動,一些公司派出代表,物色人才,回答求職者的問題。

荷 蘭有不少華人社團,

在這眾多的社團中,荷蘭華人學者與工程師協會(VCWI)無疑是出色的一個,是“荷蘭最大的最有影響力的華人科技社團”。這個團體自 1997年12月創立,是由在荷華人專業人士組成,在荷蘭正式登記註冊的一個獨立的、非政治性、非盈利性的法人全權協會團體。它聚集了航空航太、能源、半 導體、化工、設備製造、生命科學、通訊、IT、微電子、新材料、金融、農業、交通、城市建設等各領域的在荷華人專業技術人才,
他們活躍在荷蘭的研究機構、 大學、工業界和政府組織等各行各業,堪稱在荷華人科技界的精英團體。其會員分佈在荷蘭的東、西、南、北及中部等各處,部分在冊會員已經回到中國或者到第三 國發展。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國際處的Reyka Lycklama à Nijeholt首先致辭,

對荷蘭華人學者與工程師協會選擇在該大學舉辦慶祝20周年的活動感到榮幸。

在 6月10日的慶祝會上,現任協會主席李玲華,

以圖示的方式回顧了協會成立20年來走過的歷程,以及所做過的工作。從最初的十幾個人,發展到今天的900多 會員的團體,還在不斷發展壯大;從最初的聯誼活動組織者,發展為今天能夠組織科技論壇人才論壇的策劃者;從一個學者的組織,發展為受到中荷科技界、教育界 和公司企業重視的科技人才薈萃的搖籃。荷蘭華人學者與工程師協會,與中國和荷蘭社會的聯繫也更加密切,為荷蘭和中國,輸送了不少人才,得到了中國駐荷大使 館的高度重視。歷任的中國駐荷大使,都參加了該會的重要活動,同時,也吸引了荷蘭的一些高科技公司的注意。

中國大使館科技處主任張新民,代表中國駐荷大使館和臨時回國的吳懇大使,對協會的成立20周年表示祝賀,也祝賀當天舉辦的第7屆人才論壇的順利開幕。他讚揚和肯定了這次活動的眾多亮點,並提出了希望,表示中國大使館將一如既往,支援荷蘭華人學者與工程師協會的活動。

接著,協會給為慶祝這次活動發起的徵文活動獲獎者頒了獎,同時,感謝荷蘭一網等華文媒體多年來對該協會的支持。歷屆的在荷理事會成員以及當天出席活動的人士,來了張大合照。

人才論壇和現場招聘

慶祝該會成立20周年的同時,舉辦了人才論壇。本屆人才論壇的主題是“跨文化領導力的提高”。

無論是李玲華還是張新民,在會上都對人才問題作了專題發言。李玲華主要談的是中西文化的差異,張新民從專家的角度談及“領導力的境界”,“如何實現互鑒互補,荷中共濟”等。

在 上午和下午的會議中,代爾夫特科技大學的教授Rob Fastenau、荷蘭企業PDC的總裁Hans Keuken,以及荷蘭高科技企業ASML、中比科技園、荷蘭企業Vision and Action等等的負責人等,都作了專題發言。在分組討論中,多位中國和荷蘭的學者、專家和企業家也各抒己見,精彩紛呈。

最後,一向支持該協會活動的中國工商銀行阿姆斯特丹分行的副總經理金偉煌作了活動的總結發言。

荷蘭華人學者與工程師協會,得到更多機構的支持,在當天的活動上,協會又和RSM、Inalfa、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和中國萊蕪市簽訂了戰略合作的協議。

在場地的另一個空間,各個用人單位也拉開架勢,紛紛來到現場尋找人才。與會者對於由協會打造、提供的這一貼心服務感到高興。

晚上,荷蘭華人學者與工程師協會,在附近Breukelen富有中國建築風格的一家酒店,舉行了晚宴,共同舉杯,預祝協會未來的日子,越辦越好,越做越強,成為現代社會中溝通中荷關係的一道金橋。(文:黃錦鴻)

為荷蘭和中國,輸送了不少人才,得到了中國駐荷大使 館的高度重視。歷任的中國駐荷大使,都參加了該會的重要活動,同時,也吸引了荷蘭的一些高科技公司的注意。

中國大使館科技處主任張新民,代表中國駐荷大使館和臨時回國的吳懇大使,對協會的成立20周年表示祝賀,也祝賀當天舉辦的第7屆人才論壇的順利開幕。他讚揚和肯定了這次活動的眾多亮點,並提出了希望,表示中國大使館將一如既往,支援荷蘭華人學者與工程師協會的活動。

接著,協會給為慶祝這次活動發起的徵文活動獲獎者頒了獎,同時,感謝荷蘭一網等華文媒體多年來對該協會的支持。歷屆的在荷理事會成員以及當天出席活動的人士,來了張大合照。

人才論壇和現場招聘

慶祝該會成立20周年的同時,舉辦了人才論壇。本屆人才論壇的主題是“跨文化領導力的提高”。

無論是李玲華還是張新民,在會上都對人才問題作了專題發言。李玲華主要談的是中西文化的差異,張新民從專家的角度談及“領導力的境界”,“如何實現互鑒互補,荷中共濟”等。

在 上午和下午的會議中,代爾夫特科技大學的教授Rob Fastenau、荷蘭企業PDC的總裁Hans Keuken,以及荷蘭高科技企業ASML、中比科技園、荷蘭企業Vision and Action等等的負責人等,都作了專題發言。在分組討論中,多位中國和荷蘭的學者、專家和企業家也各抒己見,精彩紛呈。

最後,一向支持該協會活動的中國工商銀行阿姆斯特丹分行的副總經理金偉煌作了活動的總結發言。

荷蘭華人學者與工程師協會,得到更多機構的支持,在當天的活動上,協會又和RSM、Inalfa、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和中國萊蕪市簽訂了戰略合作的協議。

在場地的另一個空間,各個用人單位也拉開架勢,紛紛來到現場尋找人才。與會者對於由協會打造、提供的這一貼心服務感到高興。

晚上,荷蘭華人學者與工程師協會,在附近Breukelen富有中國建築風格的一家酒店,舉行了晚宴,共同舉杯,預祝協會未來的日子,越辦越好,越做越強,成為現代社會中溝通中荷關係的一道金橋。(文:黃錦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