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五胡亂華時期北方生靈塗炭,但他以一人之力為百姓保留一方樂土

中原百姓遭屠戮,惟在涼州存樂土。

張軌德才比先賢,

有情有義忠舊主。

五胡十六國時期,匈奴、鮮卑、羯、羌、氐成了在北方建國的主要民族,但漢族也保留著一些割據政權,其中前涼就是漢族政權的代表。

前涼立國76年,疆域120萬平方公里,是當時北方的大國。它在中國西北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族融合上都有不可忽視的歷史貢獻。

寶哥秉持著每天數百字、每天一首詩的習慣,繼續為大家講述前涼的歷史。就從奠基人張軌開始講起。

西元301年,安定人(今甘肅省)張軌被西晉朝廷封為涼州刺史,他聰明能幹,德才兼備,上任後建樹頗多。

當時涼州鮮卑族正在叛亂,搞得盜賊四起,肆虐州裡,人民生受其害。張軌到任後毫不猶豫,馬上出手,將一萬多人的盜賊團夥一舉殲滅,在當地樹立起強硬的威望。

張軌武功厲害,文治更行,他建學校、施教化、崇文祭酒、選拔賢士,使涼州經濟發展、社會安定,與動盪的中原相比,這裡就是一個世外桃源。當時就流傳著這樣的話:天下大亂,唯有涼州可以避難。

張軌不光在涼州有所作為,他對朝廷也一直念念不忘。

304年,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叛亂時,張軌還曾派兵三千,去往京師保護天子。這些故事在講“八王之亂”的故事時曾經講過,不再贅述。

西元305年,張軌派司馬宋配征討鮮卑貴族若羅拔能,俘虜敵軍十余萬人,並斬殺若羅拔能。這使張軌聲威大震,晉廷加封他為安西將軍、安樂鄉侯。從此,張氏就真正成為了西域的霸主。

後來天下大亂,各方諸侯勢力已經不聽朝廷詔命,

但張軌有禮有義,一直向皇帝進行朝貢,從無廢止。

朝廷也一再嘉獎、慰勞張軌,後來要加封他為西平公,張軌覺得自己只是在盡臣子之職,所以堅決不受。

在張軌的帶領下,涼州地界百姓安定,成為中國北方漢人僅有的一方樂土。

雖然張軌在實力上完全有了擁兵自立的條件,

但他卻心向朝廷,絕無半點僭越之心。西元314年,張軌重病不起,臨終前還對兒孫及文武說,我一生無甚恩德,希望我死後大家能盡心盡力,上報國家,下撫百姓,聽從朝廷旨意。

因為張軌的教導,其後幾任涼州之主確實都沒有稱王稱帝,這真是晉廷之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