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新木乃伊》看環球影業,這可能是全球最邪門的電影公司!

在6月9日登陸國內院線的《新木乃伊》,將作為黑暗電影宇宙的首部開篇之作,正式開啟邪惡的大門。

看到這裡,請不要被阿湯哥一張帥臉騙到,《新木乃伊》正片的節奏其實是這樣的……

可能木乃伊們是跟馬景濤學的演技……是的,從這清奇的畫風中,我們很容易get到這一宇宙中主角們的共同特點:他們很醜,而且也不溫柔。

(手動滑稽)

那麼這個宇宙中的成員們都是何方神聖呢?

我們今天就給大家來扒一扒這些怪物的前世今生!

《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

這部改編自瑪麗·雪萊小說經典電影,可以說是由環球打造的恐怖片中最重要的作品,沒有之一。

脖子上的柳釘,如低吼般的聲線,機器人一樣僵直的行動;這一形象自從1931年第一部《科學怪人》問世後,使得所有後來翻拍《弗蘭肯斯坦》的電影作品都擁有了教科書般的參照物。

而飾演科學怪人的波利斯·卡洛夫也因此被載入影史。他硬朗而富有棱角的外形為這個人物增色不少。

《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米修士的故事》作為公認的歷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對於科幻咖們來說恐怕早就爛熟於心了。而彼時的環球影業也正是看中小說的故事魅力和在科幻領域的影響力,才決定將其搬上大銀幕。

雖然早期環球熱衷於製作商業類型片,

但在拍攝《科學怪人》時明顯更加尊重原著的風格,使其成為一部氣氛嚴肅,哥特風格突出的恐怖電影,並還原了故事原本的悲情內核——人類對非同類群體的排斥心理和對自然規律缺乏敬畏之心。

作為經典恐怖片,老版影片在製作手法上也非常有代表性:除了開篇和結尾,

全程幾乎沒有背景音樂,全倚靠典型的驚悚音效,例如怪物含糊不清的喘息聲、窗外的電閃雷鳴聲、未知的腳步聲來烘托氣氛。這些手法時至如今也仍在被後人不斷的沿用。

由於《科學怪人》的成功,環球後來還開創了一系列有關該題材的影片,其中最成功的莫過於《科學怪人的新娘》,作為一部恐怖電影它的藝術價值甚至超過1932年的開篇之作。

而這部影片也將成為繼《新木乃伊》後,黑暗宇宙的第二部重啟作品,影片將由新版《美女與野獸》的導演比爾·康頓執導。

對於還未問世的新作,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的是:新版科學怪人將由《老無所依》的主角哈威爾·巴登扮演。不得不說這位老兄也確實長得蠻變態的,小電君表示很期待他的怪物形象……

《吸血鬼德古拉》

在沒有德古拉伯爵前,吸血鬼似乎和一般的僵屍之流沒有太大區別。而德古拉的誕生,才讓吸血鬼一族被賦有了獨特的魅力。

德古拉這一藝術形象最早出自愛爾蘭作家布拉姆·斯托克撰寫的小說《吸血鬼伯爵德古拉》。可以說,我們現在所有能在銀幕上看到的吸血鬼形象都取材自德古拉伯爵。

但在歐洲的古傳說中:吸血鬼並沒有那麼魅力四射,其動物屬性會更突出——滿嘴鮮血、身體腫脹,皮膚呈絳紫色,有著長髮長指甲。而布拉姆在小說中首次讓吸血鬼搖身變成皮膚慘白,溫文儒雅,外形俊朗的貴族。

扮演德古拉伯爵的貝拉·盧戈西

當然,小說形象根植於文字中,而真正讓吸血鬼伯爵變得鮮活的還是歸功於環球經典版的電影以及貝拉·盧戈西在片中的演繹。有意思的是,貝拉的家鄉幾乎和傳說中吸血鬼的聖地喀爾巴阡山脈離得也很近……似乎冥冥中他就是要飾演這個角色一樣。

在出演《吸血鬼》時,貝拉·盧戈西已經年近五十,但這也促成了他把自己多年的舞臺劇經驗放到電影中。面目猙獰、體態優雅,從電影中的表現來看,貝拉更多把自己的表演風格和氣質帶入到人物之中。

影片中德古拉在蠱惑女主角時,驚悚之餘還能讓人感覺到浪漫色彩,這也是貝拉獨特的表演所帶來的化學效應。

由於經典版《吸血鬼》的內容深入人心,後來無論是在電影、動畫、遊戲中的吸血鬼形象,我們都能看到環球版的影子。

《暮光之城》

《吸血鬼獵人D》

經典遊戲《惡魔城》中的吸血鬼形象

目前,黑暗宇宙中的新德古拉扮演者我們還不得而知。但之前重啟版的《德古拉元年》上映後一片罵聲,本來想作為宇宙開篇的計畫也流產了。還是希望環球老哥且行且珍惜,不要浪費這麼經典的題材。

《木乃伊》

這部經典之作可以說是影史上第一部考古冒險類電影,講述了沉睡的木乃伊被考古隊員無意喚醒後,假扮為一個埃及人融入現代世界,試圖重新與他失去的愛人團聚的故事。而重啟版的《新木乃伊》則選擇了完全不同的新劇情。

環球經典版的《木乃伊》依舊是由我們的科學怪人老哥波利斯·卡洛夫主演,但在這部電影中他的造型不再是單純的駭人,還多了幾分古埃及貴族的氣質。雖然面孔有如僵屍,但表演風格上和德古拉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而可惜的是這種設定並沒有像德古拉一樣擁有超強的影響力,在之後的作品中也沒有一直延續下去。在大多數的同類型電影中,木乃伊的形象還是以裹著膠布、類似僵屍的造型為主。

新版木乃伊中,環球啟用了非常少見的女性木乃伊形象,索菲亞·波朵拉扮演的女性法老王基本保持了演員原貌,只是在原有基礎上用特效化妝改變了皮膚顏色並添加了符咒紋身。相比起1999年的《盜墓謎域》中的“皮開肉爛”的恐怖造型,《新木乃伊》還是迎合大了眾口味,這也可能是考慮到太過於“露骨”不易於部分觀眾接受。


《黑湖妖譚》

又是一位野獸愛上美女的經典作品之一,也是為數不多採用水下3D拍攝的作品

這部電影是在1954年上映的,在50年代時期是當時恐怖片中的佼佼者。故事講述了一支深入亞馬遜叢林的地質科考隊發現了一頭史前魚怪,而單純的魚怪愛上並擄走了一名科考隊員的女友。

整部影片劇情走向簡單直接,魚怪的造型放在當時也較有震懾力。但現在看來,這樣的外形多少和《奧特曼》裡的小怪獸有點類似……

魚怪的概念在民間傳說中早有記載,人類對於江河湖海的敬畏之心,使得我們對於那些不瞭解的水中生物有了各種各樣的幻想。而人和魚類形象的結合和狼人有相似的地方。但通常在文學作品中:魚人的起源總會與人類對大自然的踐踏相聯繫。

我們可以看出,環球旗下的古典式怪物雖然各式各樣層出不窮,但歸根結底其影片內核總是圍繞著人類對未知的超自然力量的恐懼和對異類的排斥展開。彼時的電影技術無法支援如今科幻、恐怖片的驚人視效,但卻能靠簡單的場景佈置,懸疑感十足的鏡頭語言讓觀眾在影院裡感受脊背發涼。

可惜再反觀剛上映的《新木乃伊》,雖然有了各種特效、爆炸、槍戰、打鬥場面的加持,但驚悚感卻是大打折扣了。給人的觀感更像是普通的爆米花電影,經典作品中的哥特風格也蕩然無存。影片的焦點也變成了怪物vs怪物這種漫威式的暴力對抗。這不禁讓人黑暗宇宙的未來產生擔憂;

單純對於漫威系列大場面風格的複刻絕不是怪物們的出路,如何契合角色本身的特點來設定電影宇宙的走向,才是環球應該考慮的問題。畢竟,它們從黑暗孕育而生,鮮血和尖叫才是它們的真正歸屬。

而這部影片也將成為繼《新木乃伊》後,黑暗宇宙的第二部重啟作品,影片將由新版《美女與野獸》的導演比爾·康頓執導。

對於還未問世的新作,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的是:新版科學怪人將由《老無所依》的主角哈威爾·巴登扮演。不得不說這位老兄也確實長得蠻變態的,小電君表示很期待他的怪物形象……

《吸血鬼德古拉》

在沒有德古拉伯爵前,吸血鬼似乎和一般的僵屍之流沒有太大區別。而德古拉的誕生,才讓吸血鬼一族被賦有了獨特的魅力。

德古拉這一藝術形象最早出自愛爾蘭作家布拉姆·斯托克撰寫的小說《吸血鬼伯爵德古拉》。可以說,我們現在所有能在銀幕上看到的吸血鬼形象都取材自德古拉伯爵。

但在歐洲的古傳說中:吸血鬼並沒有那麼魅力四射,其動物屬性會更突出——滿嘴鮮血、身體腫脹,皮膚呈絳紫色,有著長髮長指甲。而布拉姆在小說中首次讓吸血鬼搖身變成皮膚慘白,溫文儒雅,外形俊朗的貴族。

扮演德古拉伯爵的貝拉·盧戈西

當然,小說形象根植於文字中,而真正讓吸血鬼伯爵變得鮮活的還是歸功於環球經典版的電影以及貝拉·盧戈西在片中的演繹。有意思的是,貝拉的家鄉幾乎和傳說中吸血鬼的聖地喀爾巴阡山脈離得也很近……似乎冥冥中他就是要飾演這個角色一樣。

在出演《吸血鬼》時,貝拉·盧戈西已經年近五十,但這也促成了他把自己多年的舞臺劇經驗放到電影中。面目猙獰、體態優雅,從電影中的表現來看,貝拉更多把自己的表演風格和氣質帶入到人物之中。

影片中德古拉在蠱惑女主角時,驚悚之餘還能讓人感覺到浪漫色彩,這也是貝拉獨特的表演所帶來的化學效應。

由於經典版《吸血鬼》的內容深入人心,後來無論是在電影、動畫、遊戲中的吸血鬼形象,我們都能看到環球版的影子。

《暮光之城》

《吸血鬼獵人D》

經典遊戲《惡魔城》中的吸血鬼形象

目前,黑暗宇宙中的新德古拉扮演者我們還不得而知。但之前重啟版的《德古拉元年》上映後一片罵聲,本來想作為宇宙開篇的計畫也流產了。還是希望環球老哥且行且珍惜,不要浪費這麼經典的題材。

《木乃伊》

這部經典之作可以說是影史上第一部考古冒險類電影,講述了沉睡的木乃伊被考古隊員無意喚醒後,假扮為一個埃及人融入現代世界,試圖重新與他失去的愛人團聚的故事。而重啟版的《新木乃伊》則選擇了完全不同的新劇情。

環球經典版的《木乃伊》依舊是由我們的科學怪人老哥波利斯·卡洛夫主演,但在這部電影中他的造型不再是單純的駭人,還多了幾分古埃及貴族的氣質。雖然面孔有如僵屍,但表演風格上和德古拉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而可惜的是這種設定並沒有像德古拉一樣擁有超強的影響力,在之後的作品中也沒有一直延續下去。在大多數的同類型電影中,木乃伊的形象還是以裹著膠布、類似僵屍的造型為主。

新版木乃伊中,環球啟用了非常少見的女性木乃伊形象,索菲亞·波朵拉扮演的女性法老王基本保持了演員原貌,只是在原有基礎上用特效化妝改變了皮膚顏色並添加了符咒紋身。相比起1999年的《盜墓謎域》中的“皮開肉爛”的恐怖造型,《新木乃伊》還是迎合大了眾口味,這也可能是考慮到太過於“露骨”不易於部分觀眾接受。


《黑湖妖譚》

又是一位野獸愛上美女的經典作品之一,也是為數不多採用水下3D拍攝的作品

這部電影是在1954年上映的,在50年代時期是當時恐怖片中的佼佼者。故事講述了一支深入亞馬遜叢林的地質科考隊發現了一頭史前魚怪,而單純的魚怪愛上並擄走了一名科考隊員的女友。

整部影片劇情走向簡單直接,魚怪的造型放在當時也較有震懾力。但現在看來,這樣的外形多少和《奧特曼》裡的小怪獸有點類似……

魚怪的概念在民間傳說中早有記載,人類對於江河湖海的敬畏之心,使得我們對於那些不瞭解的水中生物有了各種各樣的幻想。而人和魚類形象的結合和狼人有相似的地方。但通常在文學作品中:魚人的起源總會與人類對大自然的踐踏相聯繫。

我們可以看出,環球旗下的古典式怪物雖然各式各樣層出不窮,但歸根結底其影片內核總是圍繞著人類對未知的超自然力量的恐懼和對異類的排斥展開。彼時的電影技術無法支援如今科幻、恐怖片的驚人視效,但卻能靠簡單的場景佈置,懸疑感十足的鏡頭語言讓觀眾在影院裡感受脊背發涼。

可惜再反觀剛上映的《新木乃伊》,雖然有了各種特效、爆炸、槍戰、打鬥場面的加持,但驚悚感卻是大打折扣了。給人的觀感更像是普通的爆米花電影,經典作品中的哥特風格也蕩然無存。影片的焦點也變成了怪物vs怪物這種漫威式的暴力對抗。這不禁讓人黑暗宇宙的未來產生擔憂;

單純對於漫威系列大場面風格的複刻絕不是怪物們的出路,如何契合角色本身的特點來設定電影宇宙的走向,才是環球應該考慮的問題。畢竟,它們從黑暗孕育而生,鮮血和尖叫才是它們的真正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