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唐如松:高考後的一點經驗

高考結束之前,就在籌畫這篇文章。可是很猶豫,不知道該不該寫,也不知道如果寫了,是帶給讀者們一點幫助,還是會帶給大家更多的困惑。最終,還是決定寫,就用分享經驗的方式來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在高考之前,我們給孩子的主要教育大多是好好學習。畢竟在中國,搞好高考,是達成一個孩子未來之路的一個最初平臺,一個社會對孩子認可的最初平臺。

為什麼要考上一所好的學校,為什麼一定要獲得一個本科文憑,

在我們這些普通的草根來說,其實就是要在這人生的第一次遴選中可以站在一個得以起步的平臺。有了這樣一個平臺,你才能在這個社會的大部分職業中得到一張通行證。當然,如果你天賦異稟,如果你身居某二代,你大可以忽視這一切,畢竟當下的中國也算得上是一個開放的社會,通往羅馬的路不止一條,通往成功的路也是多姿多彩。但毋庸置疑的是,一張最基本的本科文憑的確是這個社會最初認可你的最佳憑證。
至於那些對於這張憑證的種種吐槽的段子,我們也只能把它當做段子來看,切不可當真。如果你當真了,受害的只能是你和你的孩子。

之所以會有這些文憑無用論的段子出現,是因為很多孩子四年大學走出來之後,他們的文憑的確沒有多大的用處,這不在於文憑的本身,而是在於持有這張文憑者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大。

很多年前就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你只玩遊戲,只談戀愛,只是渾渾噩噩,憑什麼社會就一定會為了你的這張文憑而給你好的工作,好的待遇?”不錯,憑什麼?大學只是孩子們培養自己在這個社會上得以立足的一段教育時光,而不是給所有孩子一生富足生活的保證。你用玩耍來揮霍這段教育時光,其實也就是揮霍了自己最為難得的一段自由選擇未來生活的機會。
這個機會,難以再現。

於是,有心人就開始尋找中國教育的弊端,特別是高等教育的弊端。連帶著就是進一步深挖基礎教育的失敗。幼稚園有老師打孩子,博士後有奮然扇耳光。以上種種,都是中國教育失敗的體現、在這些指責裡,指責者們完全忘了,

那僅僅是社會的個例,而當下中國各行各業蓬勃的發展,正是得益於這種教育的成績,大部分由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正在努力擔負整個社會前進的責任,這是中國走向復興的最根本的基礎,也是每個孩子實現自我價值體現的主要管道。

但其實,拋開對於教育體制的研判,我們也可以從自身對於孩子的教育來看一看。在孩子高考結束以後,我們是不是該適時的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們能更清楚的認識到自己將要面對的這個社會,更明確自己未來的奮鬥方向。這是我,一個實用主義者的經驗之談。

在我的孩子高考結束以後,我給孩子的教育也立馬從努力學習轉換成面對人生。我會讓他明白這個社會殘酷的選擇性,優勝劣汰是必然的結果,學有所長是必須的手段。大學專業的選擇或許並不是孩子唯一的努力方向,利用這四年的自由時光來尋找自己的興趣方向或許會更有所成。

記得我是這麼做的,在孩子的大一上學期,我用上百封的郵件來讓他明瞭我們家族之間的親戚關係,在此之前因為要努力學習,孩子根本沒有時間來參與一些家庭之間的交往,也就把很多親戚關係看得比較淡,甚至根本不瞭解。

我一封郵件一個親戚的闡述,從姑姑,到舅舅;從表叔到表舅,在介紹我家和這些家庭之間的交往歷史中,也間雜這雙方之間的一些趣事,一些矛盾。我要讓孩子明白,有時候,看上去很親密的親戚之間,也存在這某些矛盾或競爭,而有的時候這些矛盾或競爭甚至比社會上的關係更加殘酷和危險。在這一點上,我既不諱言,也不誇大,屬於我們自己的不足或錯誤也要如實的告訴他。這就減少了他在這個社會上所最有可能陷入的最大的坑,也更明白,在所有的社會關係中,血緣關係是最為重要的東西,因為你無法擺脫血緣上的親密。

既然無法擺脫,那麼就一定要好好的維護,而親戚關係也是你在這個社會上最好的助力所在。這看上去似乎有點矛盾,但卻事實存在。只有讓孩子及早的認清這一切,他在處理自己最核心的社會關係的時候,才不至於因為那些道貌岸然的說教而身陷泥潭,也不至於因為從小疏于親戚交往而忽視了血緣至親的重要性。這是我給孩子補的人生教育第一課。在他的高考之前,這樣的事我們一般都不會和他談起,因為那個時候,他只能心無旁騖的去學習,如果總是在他耳邊絮叨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只會使他分心,引起他不必要的困惑。而在社會上,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往往是最為困惑的事情。

接下來的郵件就是我對於自己朋友圈的分析,從我最好的好友,到稍遠一點的朋友,再到社會上、職業上交往的一些朋友,我都一一給予介紹。這些平時孩子看到了只會喊叔叔阿姨的人一下子就在孩子的心裡立體化。從我的郵件裡,他知道什麼叫友情,什麼叫關係,友情為什麼重要,關係為什麼必要。親戚是我們身處這個社會最核心的關係,而朋友是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最廣泛的關係。在這個社會上,沒有朋友,沒有必要的社會關係,那麼你必然會步履維艱,難有所成,更加活的了無趣味。在這樣的郵件裡,但凡是孩子平時接觸較多的人,我都會給他說說,讓他自己有所感觸、感悟。

最後的郵件是介紹在他的成長歷程中,我們這個家庭能夠接觸到的最為成功的人或事。當然,我認識不了馬雲,也接觸不到大掌櫃。我所說的成功的人,就是那些在社會競爭中事業有成,相對富有的人,也都是孩子在生活中頗為熟悉的認識的人,這樣他才會更有感覺。

我盡我所能的介紹他們的成功之路,也毫無顧忌的指出這些成功的人有哪一些方面的不足或缺點。有沒有資本的原罪?是不是靠裙帶的關係?他們在成功的路上吃了多少的苦?在社會的大潮中抓住了怎樣的機會?無論是醜惡的還是美好的,我都一一說明,絕不隱瞞。這就使得孩子能夠更加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將來面對著個社會時,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通過怎樣的努力才可以讓自己少走彎路,不走邪路從而更為快速的獲得成功。

通過這些郵件的介紹,我的孩子基本上對於這個社會就有了一個最為真實的認識,而不是書本上,說教裡那種堂而皇之的口號式道理。而此時,才正是孩子樹立自己道德價值觀的最佳時機。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是非觀念【一般在初中的那段逆反對抗中,孩子就已經開始形成自己辨別社會的能力,所缺乏的只是他可以接受的經驗而已。】我對於他這些社會關係概念的灌輸,他已經不會全盤接受,而是會有選擇性的接收,但毫無疑問的是,他一定會從中吸取經驗,而這些經驗,是我四十多年間對於社會認知的精華部分。無論他接受多少,都會給他帶來難以估量的好處。不過在做這樣事情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讓自己處於一種平和的狀態,絕不偏激,絕不極端。【實際上,此時即便你給孩子灌輸偏激極端的理念,他也很難接受,只是會損害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而已。因為孩子自己的認知能力已經形成了。】

當一個高考結束,走上高校的孩子在瞭解了這個社會的大部分真相之後,一般情況下,他大多會選擇再次拿起書本,為自己做走進社會的準備,因為他已經知道,未來的社會是什麼樣子。沒有極為雄厚的社會關係,想要獲得成功,就只有再次努力。而父輩們平時看上去極為靠譜的社會關係其實並不能為自己帶來什麼保障,能夠給自己帶來保障的只能是自己創造的未來。

最後再多一句話,孩子考上大學之後,最好就不要干涉孩子選擇的興趣方向了,哪怕他所選擇的是一個你極為看不上眼的方向,你也儘量的支持他,他只有在自己最為感興趣的方向上,才會做出最為努力的進取,才會取得最好的成績。而只要是最好的成績,他就能在這個方向上出類拔萃,因為別人在這個行業不過是履行職責,而他在這個行業上是付出熱情。結果自然不言自明。

我的這點經驗,其實不足為外人道,只是一個典型的實用主義者的經驗。如果對於自己孩子有著更高品德要求的朋友,請一定忽視,一個對於孩子的未來有著更高理想的朋友,就一定要忽視。我的經驗只適合那些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獲得一份穩定而相對成功人生的人,這只是一個草根的菜根譚。

讓孩子們能更清楚的認識到自己將要面對的這個社會,更明確自己未來的奮鬥方向。這是我,一個實用主義者的經驗之談。

在我的孩子高考結束以後,我給孩子的教育也立馬從努力學習轉換成面對人生。我會讓他明白這個社會殘酷的選擇性,優勝劣汰是必然的結果,學有所長是必須的手段。大學專業的選擇或許並不是孩子唯一的努力方向,利用這四年的自由時光來尋找自己的興趣方向或許會更有所成。

記得我是這麼做的,在孩子的大一上學期,我用上百封的郵件來讓他明瞭我們家族之間的親戚關係,在此之前因為要努力學習,孩子根本沒有時間來參與一些家庭之間的交往,也就把很多親戚關係看得比較淡,甚至根本不瞭解。

我一封郵件一個親戚的闡述,從姑姑,到舅舅;從表叔到表舅,在介紹我家和這些家庭之間的交往歷史中,也間雜這雙方之間的一些趣事,一些矛盾。我要讓孩子明白,有時候,看上去很親密的親戚之間,也存在這某些矛盾或競爭,而有的時候這些矛盾或競爭甚至比社會上的關係更加殘酷和危險。在這一點上,我既不諱言,也不誇大,屬於我們自己的不足或錯誤也要如實的告訴他。這就減少了他在這個社會上所最有可能陷入的最大的坑,也更明白,在所有的社會關係中,血緣關係是最為重要的東西,因為你無法擺脫血緣上的親密。

既然無法擺脫,那麼就一定要好好的維護,而親戚關係也是你在這個社會上最好的助力所在。這看上去似乎有點矛盾,但卻事實存在。只有讓孩子及早的認清這一切,他在處理自己最核心的社會關係的時候,才不至於因為那些道貌岸然的說教而身陷泥潭,也不至於因為從小疏于親戚交往而忽視了血緣至親的重要性。這是我給孩子補的人生教育第一課。在他的高考之前,這樣的事我們一般都不會和他談起,因為那個時候,他只能心無旁騖的去學習,如果總是在他耳邊絮叨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只會使他分心,引起他不必要的困惑。而在社會上,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往往是最為困惑的事情。

接下來的郵件就是我對於自己朋友圈的分析,從我最好的好友,到稍遠一點的朋友,再到社會上、職業上交往的一些朋友,我都一一給予介紹。這些平時孩子看到了只會喊叔叔阿姨的人一下子就在孩子的心裡立體化。從我的郵件裡,他知道什麼叫友情,什麼叫關係,友情為什麼重要,關係為什麼必要。親戚是我們身處這個社會最核心的關係,而朋友是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最廣泛的關係。在這個社會上,沒有朋友,沒有必要的社會關係,那麼你必然會步履維艱,難有所成,更加活的了無趣味。在這樣的郵件裡,但凡是孩子平時接觸較多的人,我都會給他說說,讓他自己有所感觸、感悟。

最後的郵件是介紹在他的成長歷程中,我們這個家庭能夠接觸到的最為成功的人或事。當然,我認識不了馬雲,也接觸不到大掌櫃。我所說的成功的人,就是那些在社會競爭中事業有成,相對富有的人,也都是孩子在生活中頗為熟悉的認識的人,這樣他才會更有感覺。

我盡我所能的介紹他們的成功之路,也毫無顧忌的指出這些成功的人有哪一些方面的不足或缺點。有沒有資本的原罪?是不是靠裙帶的關係?他們在成功的路上吃了多少的苦?在社會的大潮中抓住了怎樣的機會?無論是醜惡的還是美好的,我都一一說明,絕不隱瞞。這就使得孩子能夠更加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將來面對著個社會時,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通過怎樣的努力才可以讓自己少走彎路,不走邪路從而更為快速的獲得成功。

通過這些郵件的介紹,我的孩子基本上對於這個社會就有了一個最為真實的認識,而不是書本上,說教裡那種堂而皇之的口號式道理。而此時,才正是孩子樹立自己道德價值觀的最佳時機。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是非觀念【一般在初中的那段逆反對抗中,孩子就已經開始形成自己辨別社會的能力,所缺乏的只是他可以接受的經驗而已。】我對於他這些社會關係概念的灌輸,他已經不會全盤接受,而是會有選擇性的接收,但毫無疑問的是,他一定會從中吸取經驗,而這些經驗,是我四十多年間對於社會認知的精華部分。無論他接受多少,都會給他帶來難以估量的好處。不過在做這樣事情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讓自己處於一種平和的狀態,絕不偏激,絕不極端。【實際上,此時即便你給孩子灌輸偏激極端的理念,他也很難接受,只是會損害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而已。因為孩子自己的認知能力已經形成了。】

當一個高考結束,走上高校的孩子在瞭解了這個社會的大部分真相之後,一般情況下,他大多會選擇再次拿起書本,為自己做走進社會的準備,因為他已經知道,未來的社會是什麼樣子。沒有極為雄厚的社會關係,想要獲得成功,就只有再次努力。而父輩們平時看上去極為靠譜的社會關係其實並不能為自己帶來什麼保障,能夠給自己帶來保障的只能是自己創造的未來。

最後再多一句話,孩子考上大學之後,最好就不要干涉孩子選擇的興趣方向了,哪怕他所選擇的是一個你極為看不上眼的方向,你也儘量的支持他,他只有在自己最為感興趣的方向上,才會做出最為努力的進取,才會取得最好的成績。而只要是最好的成績,他就能在這個方向上出類拔萃,因為別人在這個行業不過是履行職責,而他在這個行業上是付出熱情。結果自然不言自明。

我的這點經驗,其實不足為外人道,只是一個典型的實用主義者的經驗。如果對於自己孩子有著更高品德要求的朋友,請一定忽視,一個對於孩子的未來有著更高理想的朋友,就一定要忽視。我的經驗只適合那些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獲得一份穩定而相對成功人生的人,這只是一個草根的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