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首屆中國孔子幼教大會舉行 中國幼教界的大咖們都來了

1500名學前教育機構管理人員和幼師參加55位嘉賓,8個分會場,26場專題演講

本報記者張昭暉6月9日至11日,首屆中國孔子幼教大會在曲阜舉行,國內頂尖學前教育大咖會聚一堂,圍繞中國幼教政策法律法規解讀、幼稚園教學課程改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園、幼教領域投資等問題,

共話學前教育未來發展。

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助力學前教育“發展學前教育不只是政府和學前教育機構的責任,也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發揮社會公眾積極性。”10日上午,在大會開幕式結束後,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理事盧幹奇上臺做了主題報告,對新形勢下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談了自己的看法。

盧幹奇認為,家長和家庭在學前教育中的作用如今被普遍忽視,社會應該大力開展家長教育。同時,政府應對民辦幼稚園給予更大的支持,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學前教育發展,地方政府則應儘快實施學前教育立法,在學生的健康、安全方面建立起系統保障機制。“最近幾年,民辦幼稚園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各類民辦學前教育機構數量大量增加,
幾乎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水準。”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執行會長孫霄兵看來,新版《民辦教育促進法》的實施,將使學前教育機構獲得新的發展機遇,民辦學校收費專案、標準可根據辦學成本、市場需求等因素確定,更多資金和收益將有望通過社會管道注入學校。“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公司運作,拓寬對外合作途徑,引進國外教育品牌,甚至作為公司上市,對於提升教育教學水準以及教師工資待遇都有幫助。
”孫霄兵說。“要用愛的目光注視孩子,用愛的語言鼓勵孩子,讓他們學會愛的分享,留給他們犯錯的空間……”本次大會上,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首席教育專家、“知心姐姐”盧勤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講述了如何把孩子變成財富,讓每個孩子都精彩。

此外,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2010年星光大道總冠軍劉大成也應邀分別作了《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今天怎樣做爸爸》的主題演講,

和與會人員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驗。

貴州幼教不遠千里來取經10日上午,在曲阜香格里拉大酒店6號會議室,本次大會主旨論壇如期而至,四節乾貨滿滿的專題報告讓參會者們收穫頗豐。在會場後排中間位置,一位40多歲的女士一遍聽講一遍認真做著筆記,近3個小時下來,聽課記錄已寫滿了十多頁紙。

這位女士名叫高俊玲,是天津濱海新區環宇幼稚園園長,從事學前教育已有13年,據她介紹,此次專程來到濟寧參會,為的就是學習如何在學前教育領域開展傳統優秀文化教學實踐。“最近幾年,我們一直嘗試在幼稚園中開展國學教育,剛開始很多家長都不理解,認為孩子年紀小,不能很好接受這些道理和知識,但從近幾屆畢業生的表現看,孩子在學習國學後,溝通、交流能力以及氣質內涵都得到顯著提升,識字量也明顯增加。”據高俊玲介紹,聽過眾多教育大咖的演講,並和河北、山東等地的同行進行思想碰撞後,她更堅定了自己的看法,今後將在日常教育中更加重視國學。“幾位元老師的演講內容非常精彩,傳授了很多實用的知識,讓我認識到自己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提升。”來自貴州的唐莎莎是一名年輕的幼稚園教師,在她看來,這次不遠千里來到濟寧聽課著實不虛此行。她表示,今後將把學到的理念帶給周圍的老師,並運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

讓濟寧學前教育在國內同行面前發聲據瞭解,2017首屆中國孔子教育大會由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委員會主辦,北京哈佛搖籃教育集團承辦,北京水米田教育管理機構、濟寧民辦教育協會、濟寧晚報協辦,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近1500名學前教育機構管理人員和幼師參加此次大會。會議期間舉辦了“傳承·融合·趨勢”論壇,包括主論壇、分論壇、工作坊等多種形式。三天時間裡,共有55位嘉賓在8個分會場舉行26場專題演講。“9月1日,新版《民辦教育促進法》即將實施,今後是選擇營利還是非營利,不少民辦幼稚園面臨決擇。通過本次大會,全國各地的園長們能聚在一起交流想法、集思廣益,共同尋找出路。”談起舉辦本次活動的初衷,哈佛搖籃國際小學校長潘躍勇表示,除了為國內幼教領域的管理者們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也讓濟寧本地學前教育機構管理者獲得一次向國內頂尖學前教育機構學習的機會,借此尋找差距,實現規範化辦園。同時,對於引領濟寧的學前教育發展,提升濟寧幼教在國內的知名度,也將起到積極作用。“在教學課程方面,大會將探討如何將傳統文化更好地引進幼稚園教育課程,從而興辦中國特色幼稚園,作為孔孟故里、儒家文化發源地,本次活動在濟寧舉辦顯然更有意義。”潘躍勇說。

新聞1+1

紀利霞:

我們總在借鑒別人 一直模仿卻沒做過自己在濟甯,紀利霞和她的克萊沃國際教育集團堪稱學前教育領域的領跑者,譽滿魯西南地區,並在山東省兒童教育培訓行業中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影響力。在首屆孔子幼教大會上,她對話國內大咖,學到別人更先進的理念,對於學前教育發展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2007年,紀利霞在鄒城創辦了自己的首家幼稚園,2010年,她首次通過購置模式擴大經營規模,2015年起,紀利霞開始和高校合作辦園,走出一條新的經營模式。從最初創業時園裡只有10名員工和30多個孩子,到如今擁有300名員工、1500多個孩子在她旗下的幼稚園裡學習,紀利霞的事業越做越大,而她的經歷也幾乎是中國幼教發展黃金時期眾多創業成功者的縮影。

隨著幼教新政即將實施,紀利霞和其他諸多園長們一樣,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她看來,首屆中國孔子幼教大會的舉辦,讓她學到很多東西。

“孫霄兵教授對於新版《民辦教育促進法》的解讀,讓我學會更好地把握發展契機,通過政策扶持打開營利空間。集團將完善內部管理體制,對外推廣植入式加盟,開展幼教職工培訓,為其他學前教育機構培養老師、保育員甚至園長。”按照紀利霞的設想,未來集團內部的機構將分別明確定位,既做營利模式,把精品教育做精,提升高端教育品質; 又做非營利模式的普惠教育,讓更多的孩子花更少的錢享受更優質的教學課程服務。

山東銀座教育集團創始人趙春梅老師的演講則讓紀利霞在課程設置方面有了更多感悟。“這些年,我們總在借鑒別人的經驗,一直模仿卻沒做過自己,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模式,在課程中加入更多國學元素,一所位元在孔孟之鄉的學前教育機構,更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

會場於丹作主題演講

潘躍勇致辭

從事學前教育已有13年,據她介紹,此次專程來到濟寧參會,為的就是學習如何在學前教育領域開展傳統優秀文化教學實踐。“最近幾年,我們一直嘗試在幼稚園中開展國學教育,剛開始很多家長都不理解,認為孩子年紀小,不能很好接受這些道理和知識,但從近幾屆畢業生的表現看,孩子在學習國學後,溝通、交流能力以及氣質內涵都得到顯著提升,識字量也明顯增加。”據高俊玲介紹,聽過眾多教育大咖的演講,並和河北、山東等地的同行進行思想碰撞後,她更堅定了自己的看法,今後將在日常教育中更加重視國學。“幾位元老師的演講內容非常精彩,傳授了很多實用的知識,讓我認識到自己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提升。”來自貴州的唐莎莎是一名年輕的幼稚園教師,在她看來,這次不遠千里來到濟寧聽課著實不虛此行。她表示,今後將把學到的理念帶給周圍的老師,並運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

讓濟寧學前教育在國內同行面前發聲據瞭解,2017首屆中國孔子教育大會由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委員會主辦,北京哈佛搖籃教育集團承辦,北京水米田教育管理機構、濟寧民辦教育協會、濟寧晚報協辦,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近1500名學前教育機構管理人員和幼師參加此次大會。會議期間舉辦了“傳承·融合·趨勢”論壇,包括主論壇、分論壇、工作坊等多種形式。三天時間裡,共有55位嘉賓在8個分會場舉行26場專題演講。“9月1日,新版《民辦教育促進法》即將實施,今後是選擇營利還是非營利,不少民辦幼稚園面臨決擇。通過本次大會,全國各地的園長們能聚在一起交流想法、集思廣益,共同尋找出路。”談起舉辦本次活動的初衷,哈佛搖籃國際小學校長潘躍勇表示,除了為國內幼教領域的管理者們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也讓濟寧本地學前教育機構管理者獲得一次向國內頂尖學前教育機構學習的機會,借此尋找差距,實現規範化辦園。同時,對於引領濟寧的學前教育發展,提升濟寧幼教在國內的知名度,也將起到積極作用。“在教學課程方面,大會將探討如何將傳統文化更好地引進幼稚園教育課程,從而興辦中國特色幼稚園,作為孔孟故里、儒家文化發源地,本次活動在濟寧舉辦顯然更有意義。”潘躍勇說。

新聞1+1

紀利霞:

我們總在借鑒別人 一直模仿卻沒做過自己在濟甯,紀利霞和她的克萊沃國際教育集團堪稱學前教育領域的領跑者,譽滿魯西南地區,並在山東省兒童教育培訓行業中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影響力。在首屆孔子幼教大會上,她對話國內大咖,學到別人更先進的理念,對於學前教育發展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2007年,紀利霞在鄒城創辦了自己的首家幼稚園,2010年,她首次通過購置模式擴大經營規模,2015年起,紀利霞開始和高校合作辦園,走出一條新的經營模式。從最初創業時園裡只有10名員工和30多個孩子,到如今擁有300名員工、1500多個孩子在她旗下的幼稚園裡學習,紀利霞的事業越做越大,而她的經歷也幾乎是中國幼教發展黃金時期眾多創業成功者的縮影。

隨著幼教新政即將實施,紀利霞和其他諸多園長們一樣,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她看來,首屆中國孔子幼教大會的舉辦,讓她學到很多東西。

“孫霄兵教授對於新版《民辦教育促進法》的解讀,讓我學會更好地把握發展契機,通過政策扶持打開營利空間。集團將完善內部管理體制,對外推廣植入式加盟,開展幼教職工培訓,為其他學前教育機構培養老師、保育員甚至園長。”按照紀利霞的設想,未來集團內部的機構將分別明確定位,既做營利模式,把精品教育做精,提升高端教育品質; 又做非營利模式的普惠教育,讓更多的孩子花更少的錢享受更優質的教學課程服務。

山東銀座教育集團創始人趙春梅老師的演講則讓紀利霞在課程設置方面有了更多感悟。“這些年,我們總在借鑒別人的經驗,一直模仿卻沒做過自己,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模式,在課程中加入更多國學元素,一所位元在孔孟之鄉的學前教育機構,更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

會場於丹作主題演講

潘躍勇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