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岳飛被害後,戰力強悍的“岳家軍”為何無人起兵為其報仇

嶽飛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有名的紀律嚴明,戰鬥力強悍,然而嶽飛被殺後,為何10萬“岳家軍”竟無一人出來替嶽飛報仇?

岳飛

嶽飛一直是中國歷史上的痛,一代名將,赤膽忠心,精忠報國,卻因奸臣庸主偏安一隅無法忍受這個要迎回二帝,報靖康之恥的人,於是君臣合力,以莫須有之罪在除夕夜將其殺害,自此秦檜銅像一跪不起。熟知的歷史告訴我們嶽飛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帶兵有方,深受士兵、屬下和百姓愛戴,可是在嶽飛被謀害後,

10萬“岳家軍”竟為何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願意替嶽飛報仇?究其原因,以下三點很有可能:

岳家軍

首先,宋高宗在殺害嶽飛前已經想好了如何把可能的兵變扼殺在萌芽中,當時高宗對岳家軍內的主要將領進行了大換血,重要軍事據點派兵牽制。

在嶽飛被抓後,曾由王貴短暫掌管軍隊,隨即秦檜派來自己的親信田師中掌管岳家軍。宋金和議後,岳家軍逐漸被朝廷瓦解,分別屯於襄陽、江陵、鄂州、江州等地,安置到別人的隊伍裡了。由於勢力分散,有心知心根本沒有能力起兵為嶽飛報仇。況且岳飛被殺時,岳家軍人人自危,能為嶽飛考慮報仇的更是寥寥無幾。

其次,岳家軍並沒有想像中團結,嶽飛再帶兵有方,10萬人的部隊總歸會有矛盾產生。

他活著還好,大家還賣他個面子,他一死,“岳家軍”內部的矛盾就顯現了,派系鬥爭也就出現了,分為先期跟著嶽飛打仗的以王貴、張憲為首的一夥人和後來不斷投降過來的義軍以傅慶、龐榮、楊再興為首的一夥人。嶽飛一死,沒了主心骨,大家各幹各的,加上朝廷也暗中使計讓岳家軍陷入內鬥,不斷內耗。所以根本沒有為嶽飛報仇的打算了

岳家軍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而且高宗時期曾因發生武將叛亂導致高宗失去生育能力,所以高宗對武將特備防範。嶽飛的軍隊雖然叫“岳家軍”,但並不是嶽飛的私人軍隊,只是打著嶽飛的旗號罷了,軍餉是有朝廷給的,自然大家不會為了嶽飛造反,

最多就是在背後為嶽飛惋惜幾句,以後的日子還不是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