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慶談判,毛蔣的最後一面:把酒言歡,也沒能減少任何敵對

在重慶談判的最後幾天,蔣問毛:對國共合作辦法有無意見?據蔣日記記載:“毛吞吐其辭,

不作正面回答。”蔣對毛稱:“國共非徹底合作不可。否則不僅於國家不利,而且於共黨有害。”當日正午,蔣介石繼續與毛澤東談話,並且設宴招待。

10月10日下午,周恩來、王若飛與王世傑、張群、邵力子、張治中在桂園客廳共同簽署《國民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簡稱雙十協定)。《紀要》的簽字當然是可喜可賀。也在這一天,國民政府發佈授勳令,對大批抗戰文武有功人員授予“勝利勳章”。

在受勳人員名單中有朱德、彭德懷、葉劍英三人,蔣介石後來又加進了毛澤東、董必武和鄧穎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蔣介石在日記中曾決心“審治”毛澤東,怎麼又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向毛澤東授勳呢?其原因,蔣介石在日記中是這麼說的:“雙十節授勳,特將共朱毛等姓名加入,使之安心,以彼等自知破壞抗戰,危害國家為有罪,唯恐政府發其罪狀,
故亟欲抗戰有功表白於世,以掩蓋其滔天罪惡。餘乃將順其意以慰之,使其能有所感悟而為之悔改乎?然而難矣哉!”對此做法,楊天石頗有感慨,他說:“世界授勳史上大概還不曾有過這樣的前例,內心深處認為其人有‘滔天罪惡’,但是,還要為其授勳,表揚其功績。‘彼等自知’以下云云,揣度中共領導人心理,自作聰明,昏謬可笑!”

同日下午4時,蔣介石到桂園,毛澤東送行。毛澤東提出,

今晚住到蔣介石的林園官邸去。蔣介石的這次拜訪,前後只有10分鐘。會談後,毛、周同蔣一起乘車到國民政府禮堂參加國慶祝酒會。酒會後,蔣、毛再次談了半小時。毛澤東住到林園後,向蔣介石提出:1.政治協商會議“以緩開為宜”,待自己回延安,召開解放區民選代表會議後再定辦法;2.國民大會提早至明年召開亦可。聽了毛澤東的意見後,蔣覺得國民大會召開無期,甚是不快,
不過表面上,蔣介石仍故作平靜,努力“和婉”地對毛說:“如此態度,則國民大會無期延誤,我政府不能如此失信於民也。”又說:“如政治協商會議能在本月底開會協商,則國大會議政府可遷就其意,改期召開,但至十一月十二日,不能不下召集明令,確定會期,示民以信也。”蔣還向毛表示,即使政協會不能如期召開,政府也不能不於11月12日下令召集國民大會。談至此,蔣向毛告辭,約定明晨再談。

10月11日晨8時,蔣介石約毛澤東共進早餐。餐後,二人再次對談。蔣介石用非常堅決的口吻向毛澤東強調,“所謂解放區問題,政府決不能再有所遷就,否則不能成為國家”。毛澤東則答此事留待周恩來與王若飛在重慶繼續商談。

毛澤東與蔣介石的這一次握手道別,便是他們的永別。當天,蔣在日記中說:“彼去後,散步林園一周畢,記事、批閱公文,甚歎共黨之不可與同群也。”

就在毛澤東離渝後,10月13日,蔣即正式發佈了剿共密令,他告誡各級軍事將領:“共黨若不速予剿除,不僅八年抗戰前功盡失,且必貽害無窮,使中華民族永無復興之望”。而中共中央也在毛離開重慶後,發佈指示,稱:“暫時許多局部的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仍不可避免”,故“解放區一槍一彈均必須保持,這是確定不移的原則”。

兩位政治巨人把酒言歡,並沒有縮小兩黨間的敵對立場與巨大分歧。

10月13日,蔣即正式發佈了剿共密令,他告誡各級軍事將領:“共黨若不速予剿除,不僅八年抗戰前功盡失,且必貽害無窮,使中華民族永無復興之望”。而中共中央也在毛離開重慶後,發佈指示,稱:“暫時許多局部的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仍不可避免”,故“解放區一槍一彈均必須保持,這是確定不移的原則”。

兩位政治巨人把酒言歡,並沒有縮小兩黨間的敵對立場與巨大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