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洲百餘幅老照片再現“那些年”的故事

原標題:1958年小學生教母親識字

6月9日,新洲區檔案館展出100余幅珍貴歷史照片。

一張照片顯示,1958年,11歲的羅仁福教母親識字

“這一張張黑白照片,不僅留下了新洲歷史發展中不可複製的瞬間,還留住了我們的鄉愁。”6月9日是第10個“國際檔案日”,新洲區檔案館以“檔案——我們共同的記憶”為主題,展出100余幅珍貴歷史照片,全方位呈現出新洲的歷史變遷,引得市民紛紛駐足觀看。

“這些老照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張家庭照片,記錄了1958年一位元小孩子正在教一位老人識字的場景。

而照片的提供者就是這位小孩子,今年都已經70歲了。”新洲區檔案局馮少堂科長感慨地說。

記者輾轉聯繫上這位元名叫羅仁福的老人家。“這張照片對我非常有紀念意義,也反映了那個時代新洲人的家庭生活,”羅仁福老人說,這張照片是1958年一位元記者來他家採訪時拍攝的。得知新洲區檔案局徵集關於新洲發展的老照片後,他就將照片郵寄給了檔案局。

羅仁福老家位於新洲區倉埠街,老人對新洲有著特別的記憶。他回憶,那個時候自己只有11歲,還在上小學。那時新洲響應國家號召,正在全縣大力開展掃除文盲的活動,要求工人、農民都必須識字。

“我和母親積極回應党的號召,我做了一塊小黑板,每天放學回家後將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字寫在上面,教給母親認識。還用按物識字的方法,將一些常用的字,

比如桌子、碗、筷子等字寫在對應的物件上,母親抬眼就能看見,這樣慢慢地就讓她學習到了很多字了。”羅仁福老人說,他哥哥在外面工作,經常寫信回家,以前都是找別人或者自己來念,兩年後,母親就可以基本讀懂哥哥寫回家的信件了。

新洲區檔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向全社會徵集反映1998年以前新洲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歷史照片,共徵集了1947年以來的歷史照片近3000張。

“此次展覽,我們從中選取了具有歷史意義、能夠反映時代特點和歷史變遷的100余幅珍貴老照片,向市民展現新洲過去的故事,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據悉,這次展覽將持續到本月15日。

(責編:關喜豔、周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