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九十年代的影視精粹,《我愛我家》此戲已悄悄消失在了螢幕中

1994年,一個虛擬的北京六口之家的故事陸續出現在中國各地的電視螢屏上。伴隨著螢屏內外的陣陣笑聲,這部叫做《我愛我家》的情景喜劇開啟了中國電視劇的一個新時代,也成為了觀眾心目中永遠的經典。

電視劇《我愛我家》通過上個世紀90年代北京一個六口之家以及他們的鄰里、親朋各色人等構成的社會橫斷面,幾乎反映了社會上的各種類型的人物性格,展示了一幅改革開放時代大潮中絢麗斑斕的生活畫卷。

賈小凡在劇裡的官配是蠢萌青年孟朝陽,這也是一段有名無實、無疾而終的悲劇愛情。

孟朝陽是賈小凡為了出國而編造出的藉口之一,兩個人只是在賈小凡在辦出國手續時有過一段有名無實的男女朋友關係,連備胎都算不上。

賈志新,一個最不像官二代的正經官二代。正如一輩子老革命的父親傅明評價,他遊手好閒吃喝玩樂,他待業三年花錢如海,擱到現在看,卻是一位沒有利用父親的政治地位,全憑自己本事討生活的時代好青年。

更難能可貴的是,吊兒郎當的賈志新同志,在愛情上卻是《我愛我家》裡活得最為坦蕩的一個.

相比弟弟,哥哥賈志國在愛情上就憋屈多了。雖然跟和平女士是本劇唯一明媒正娶的正牌兒兩口子,

但兩個人好像你儂我儂秀恩愛少,雞零狗碎混日子多。

如果不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官二代賈志國和在背陰屯插隊的和平根本就不會相識,不會一起偷偷出去在草垛上看星星,不會一起在牆頭刷大字報,更不會組成家庭。

《我愛我家》這些充滿缺陷的愛情故事,

逗笑了一代中國人,這些愛情所產生的歡笑聲裡,卻有觀眾品不出的心酸。

我們在幾十年之後再翻出這套劇重溫,回味的不止是其中的歡笑片段,而是那滿滿的,有關於“家”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