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試用完iReader Light後,我開始考慮Kindle的處境了

文/夜匣

作為一個擁有從第一代到最新一代KO(Kindle Oasis)以及擁有iReader 1、iReader PLUS的電子閱讀器發燒友,我經常會被身邊的朋友問到該如何選擇電子書的問題。憑心而論,在今年的6月8日之前,我給出的答案都是“差不多,

買哪個都可以”。

事實也確實如此,同為電子出版生態巨頭,同樣坐擁幾十萬正版書籍版權、基於同樣的硬軟體發展水準,爆款的定價也趨同……對於使用者來說,購買哪一家的產品,其實真的“差不多”。

但這個看法在最近發生了改變,起因是掌閱6月8號發佈了一款名為iReader Light 的產品,完全打破了我對於電子閱讀器產品的想像和預期。

先上一張新機開箱圖,再容我慢慢介紹它是如何突破了我的想像:

拿在手裡是這個感覺(我的手屬於偏短小的,但單手持握並不存在壓力)。

超乎想像的輕、薄

敢在名字裡寫上light的,

一定是有足夠的底氣,而掌閱的這一款新品確實也是將輕薄做到了極致。手握的時候幾乎感覺不到重量,放進隨身的衣兜也是毫無壓力。

我們先看看它有多輕(這裡要請上我的廚房秤神器)

143.4克(官方資料為142克), 為了讓大家真實地感受它的輕,

我做了幾組對比:

可以看到它的重量相當於一個小桃子+一個小杏,而iPhone7 PLUS 的重量比它足足多了45.4克,約莫是一個小杏的重量。

然後我再對比了它和kindle兩款產品的重量:

左側是Kindle的爆款KPW(Kindle Paperwhite)標準版,市場價958元,它的不戴套裸機比iReader Light 重了50多克;最讓我傷心的是前一陣剛花了2399購買的KO(Kindle Oasis),這款號稱史上最輕薄電子書也僅僅比掌閱新品輕了11克(當然是不帶著擴充電池的重量)……,

而價格是掌閱新品的三倍有餘。

說完了輕,不妨再看看薄(為了公平起見,我僅僅對比價格在千元內區間的KPW):

拍得有點渣,但不影響對比,上方是KPW,下方是iReader Light,

厚薄差異一看便知。另外要提一嘴的是iReader Light既輕薄又平整,拿在手裡就像拿了個A6的小筆記簿一樣。

超乎想像的新功能

這款新品感人的地方在於,不僅僅在外觀上優化了,在功能上也是良心凸顯:

(1)完美支持PDF

毫不誇張的說,就沖著這個功能,我就得好好安利這一款新品。用Kindle用了這麼多年,除了那個目前已經停產的巨屏Kindle DXG 能夠讓我看清PDF論文上的字之外,其餘的產品對PDF的支援簡直令人不能忍,當然,掌閱的前兩代電子書也是一樣……

但這款新品出了一個PDF“重排”功能,能夠對PDF的文字和圖片進行再排版,讓人看得更加清晰。

口說無憑,上圖為證:

我從網上DOWN了本《文史知識》,沒重排前基本是醬紫的:

封面:

內頁:KPW是不是有種眼睛都要看瞎的感覺……

但是iReader Light 有重排功能,那樣讀起來就大不一樣了!

右上角那個“重排”倆字,點擊一下就行。然後就神奇地變成下圖這個樣子了……

對比一下能重排的iReader Light 和不能重排的KPW對於PDF文檔的支持效果,你一定能明白我為啥要死命安利這個功能了……

(2)書自動上架

除了線上購買電子書外,我們也會經常面臨把電腦裡的電子書導到閱讀器上的情況。一般的操作流程是:連接電腦——把要匯出的書複製——打開閱讀器的盤——把書籍拷貝到指定書籍資料夾內,四個步驟缺一不可,如果不小心把書放錯了資料夾,就會面臨在閱讀器上根本找不到剛才導進去的書的窘況。

但掌閱這款新品把四個步驟縮減為了兩步:連接電腦——點選要匯出的書直接發送至閱讀器所在盤符即可,不管導進去的書在哪個資料夾,系統都可以自動識別並進行圖書的自動上架。

看到資料線了木有,真真是一步上架,so easy!

(3)掃碼就能支付

作為被Kindle商城支付“逼瘋”了的我養成了一個在Kindle裡儲值大筆購書金的“好”習慣,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不需要填寫大幅表單,多次跳轉……但是其實內心有種弱弱的不甘,畢竟儲值進去不能增值,怎麼都覺得自己有點虧。所以這次看到iReader Light在支付上的便利我還是小小驚喜了一把!

(4)書籍資料夾

對於買書如山倒的我來說,書籍管理是個蠻頭疼的問題,經常需要翻十幾頁才能看到我要看的書。但這次iReader Light 把手機端的書籍資料夾功能也搬到了閱讀器裡,大大節省了我的找書時間,我也可以將不同類別的書分門別類存好,以防不時之需。

如圖所示,點擊書架頁面頂端就可以進入“圖書管理”功能,選中要歸類的書籍,新建對應資料夾就能把書放入指定的資料夾內。

簡單展示一下資料夾分類後書架的樣子:

(5)WIFI傳書

這個功能也是贊贊的,可以不用資料線或者推送,就能將手機和電腦裡的電子書“存貨”一秒傳到同一個WIFI下的iReader Light 裡,簡直是懶人福音。但可惜手機端目前只支持安卓手機,蘋果黨們需要再等等了。

超乎想像的性價比

不誇張的說,如果你的預算在1000元以內,想買一個電子閱讀器,iReader Light 一定是你最好的選擇。

口說無憑,拉表為證:

從硬體角度來看,658元的iReader Light(青春版)已經達到了良心性價比的水準,8G容量、212PPI的螢幕,外加20級調光的背燈,能夠滿足我們對於電子閱讀器的日常使用要求。

從軟體角度來看,掌閱的優勢在於50萬冊正版電子書版權以及海量的漫畫、雜誌、網路原創作品內容。而Kindle的優勢則在於外文版電子書的版權。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如果你的預算在千元以內,日常喜歡攜帶輕便的電子書隨行,中文閱讀需求強於外語閱讀需求,而且對PDF有蜜汁偏好的話,這款新品確實是你的不二選擇。

我們將回答您各種購機問題留言

當然,掌閱的前兩代電子書也是一樣……

但這款新品出了一個PDF“重排”功能,能夠對PDF的文字和圖片進行再排版,讓人看得更加清晰。

口說無憑,上圖為證:

我從網上DOWN了本《文史知識》,沒重排前基本是醬紫的:

封面:

內頁:KPW是不是有種眼睛都要看瞎的感覺……

但是iReader Light 有重排功能,那樣讀起來就大不一樣了!

右上角那個“重排”倆字,點擊一下就行。然後就神奇地變成下圖這個樣子了……

對比一下能重排的iReader Light 和不能重排的KPW對於PDF文檔的支持效果,你一定能明白我為啥要死命安利這個功能了……

(2)書自動上架

除了線上購買電子書外,我們也會經常面臨把電腦裡的電子書導到閱讀器上的情況。一般的操作流程是:連接電腦——把要匯出的書複製——打開閱讀器的盤——把書籍拷貝到指定書籍資料夾內,四個步驟缺一不可,如果不小心把書放錯了資料夾,就會面臨在閱讀器上根本找不到剛才導進去的書的窘況。

但掌閱這款新品把四個步驟縮減為了兩步:連接電腦——點選要匯出的書直接發送至閱讀器所在盤符即可,不管導進去的書在哪個資料夾,系統都可以自動識別並進行圖書的自動上架。

看到資料線了木有,真真是一步上架,so easy!

(3)掃碼就能支付

作為被Kindle商城支付“逼瘋”了的我養成了一個在Kindle裡儲值大筆購書金的“好”習慣,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不需要填寫大幅表單,多次跳轉……但是其實內心有種弱弱的不甘,畢竟儲值進去不能增值,怎麼都覺得自己有點虧。所以這次看到iReader Light在支付上的便利我還是小小驚喜了一把!

(4)書籍資料夾

對於買書如山倒的我來說,書籍管理是個蠻頭疼的問題,經常需要翻十幾頁才能看到我要看的書。但這次iReader Light 把手機端的書籍資料夾功能也搬到了閱讀器裡,大大節省了我的找書時間,我也可以將不同類別的書分門別類存好,以防不時之需。

如圖所示,點擊書架頁面頂端就可以進入“圖書管理”功能,選中要歸類的書籍,新建對應資料夾就能把書放入指定的資料夾內。

簡單展示一下資料夾分類後書架的樣子:

(5)WIFI傳書

這個功能也是贊贊的,可以不用資料線或者推送,就能將手機和電腦裡的電子書“存貨”一秒傳到同一個WIFI下的iReader Light 裡,簡直是懶人福音。但可惜手機端目前只支持安卓手機,蘋果黨們需要再等等了。

超乎想像的性價比

不誇張的說,如果你的預算在1000元以內,想買一個電子閱讀器,iReader Light 一定是你最好的選擇。

口說無憑,拉表為證:

從硬體角度來看,658元的iReader Light(青春版)已經達到了良心性價比的水準,8G容量、212PPI的螢幕,外加20級調光的背燈,能夠滿足我們對於電子閱讀器的日常使用要求。

從軟體角度來看,掌閱的優勢在於50萬冊正版電子書版權以及海量的漫畫、雜誌、網路原創作品內容。而Kindle的優勢則在於外文版電子書的版權。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如果你的預算在千元以內,日常喜歡攜帶輕便的電子書隨行,中文閱讀需求強於外語閱讀需求,而且對PDF有蜜汁偏好的話,這款新品確實是你的不二選擇。

我們將回答您各種購機問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