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單親媽媽車禍身亡,為看孩子幻境中跟三個自己相互砍殺

首先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懸疑片,為了嚴謹,加上之一。

這部電影就是由英國“鬼才”導演克里斯多夫·史密斯執導,其第一部電影長片《噬血地鐵站》全球票房破億,而2009年更以一部構思精巧的《恐怖遊輪》全面引起恐怖電影界注目。

豆瓣250

接著在2010年裡他又再接再厲,準備以歐洲歷史上那場慘痛的記憶——黑死病為背景,獻上一出神秘氣息濃厚的驚悚電影:《黑死病》。

今天要講的是這部引人矚目的《恐怖遊輪》,原名Triangle,多好的名字,誰TM給譯成《恐怖遊輪》這個標準的B級片片名的!?

言歸正傳,要講這部電影之前,首先有個假設:我們總是在說,如果給我再來一次的機會,我一定會怎麼怎麼樣,但是真的是這樣麼?

電影本身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

影片講述的就是一個死去的單親媽媽想補償對智障兒子缺失的關愛,魔障般的執念讓她生存在一個有著三個自己的幻境空間當中,這三個人格又處於不同的人格階段又都處於發展之中。

女主Jess

簡單來說就是“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和尚講故事的”的閉環的穿越片,當然故事的背景就是在一艘遊輪上。

故事發生的遊輪

再說本身影片的結構之精妙,要是開技術分析貼那就是非萬字長文說不清楚。所以簡單挑幾個精彩的點給大家分享。

首先第一個,也是本片最大的亮點,作為一個十分燒腦的題材,再加上線索不是很明瞭的剪輯,卻有著抓人的情節,讓我這種沒有IQ VIP卡的人也能看得下去並且饒有趣味。

要知道我是看不懂《穆赫蘭道》、《時間旅行者的妻子》這類的電影的,

首先影響我看的就是沉悶的劇情,而《恐怖遊輪》沒有這樣的缺點,情節飽滿銜接緊密。

接著第二個:迴圈方式的影射。

有一個叫做西西弗斯(Sisyphus)推石頭的希臘神話。西西弗斯被打入冥界後請求給予三天時間返回陽世去掩埋自己的屍首,但是當他回到人間卻眷戀不肯離去,背棄了自己的承諾,最終被死神捉回。

不要輕易許下諾言

由於他太狡猾,他被判要將大石推上陡峭的高山,每次他用盡全力,大石快要到頂時,石頭就會從其手中滑脫,又得重新推回去,幹著無止境的勞動。

這個神話跟故事本身銜接在哪裡呢?也就是女主Jess前一天受到Greg邀請,打算第二天帶兒子一起去船上玩兒。出發前她又一次對兒子發脾氣了(很好理解這不是第一次。智力問題的孩子確實折磨人)。

逃不出迴圈的詛咒,重複死亡堆積的屍體

接著路上遇到車禍她和兒子都死了。死後她想起對兒子的態度覺得很愧疚,和死神做交易想再看看兒子道歉補償然後就回來。結果她騙了死神,受到懲罰就進入了西西弗斯式的苦難迴圈。

其實她是可以跳出來的。就在上船前,計程車司機對Jess說:“我不停計程表,你會回來是嗎?”但是Jess沒有回來,她依然希望回到船上經歷一切再回來改變一切。只是很可惜在船上她失憶了,於是一切悲劇重演。計程車司機其實是死神。

跟死神的契約

引申一點說:所謂心魔往往就是一念之迷。其實只需在任一環節小小改變,迴圈即可終止。

有話說:人生大部分痛苦,都來自於該離場時,不願離場的執著。

不過,西西弗斯式的輪回,看似一個懲罰,一個永遠沉淪、萬劫不復的詛咒,同時卻也是我們籍由“一再面對相同的境況”,而學會和弄懂生命課題,並由之畢業的唯一方式。

最後補充的一點,也是關於片子的一點小小感悟,就是,

“你所犯過的錯誤全會重演,一次又一次,永遠輪回。”這種說法很有些宿命論的意思,因為假如這種理論成立,我們不知道自己的這次生活是零點首映還是CCTV6重播。

影片一開始就暗示結局

但如果再假設自己面對的是源初的生活,這個理論就很有積極的意義。顯而易見的,這時我們鼓起勇氣應當做正確的選擇,極力彌補已經做錯的一切,以免罪惡感和愧疚感在時間的漩渦裡一次次啃噬本就痛苦的靈魂。

再回到影片開頭的所謂“意義”,再看就比較好理解了。犯過的錯誤是不可彌補的,特別是有些事情,一旦錯了就無法自我救贖。

所以人身在世,當慎之又慎,善待自己更善待親人、朋友。

片荒的時候,記得來找我

根據星座、血型

或者罩杯大小

給你推薦最過癮的

智力問題的孩子確實折磨人)。

逃不出迴圈的詛咒,重複死亡堆積的屍體

接著路上遇到車禍她和兒子都死了。死後她想起對兒子的態度覺得很愧疚,和死神做交易想再看看兒子道歉補償然後就回來。結果她騙了死神,受到懲罰就進入了西西弗斯式的苦難迴圈。

其實她是可以跳出來的。就在上船前,計程車司機對Jess說:“我不停計程表,你會回來是嗎?”但是Jess沒有回來,她依然希望回到船上經歷一切再回來改變一切。只是很可惜在船上她失憶了,於是一切悲劇重演。計程車司機其實是死神。

跟死神的契約

引申一點說:所謂心魔往往就是一念之迷。其實只需在任一環節小小改變,迴圈即可終止。

有話說:人生大部分痛苦,都來自於該離場時,不願離場的執著。

不過,西西弗斯式的輪回,看似一個懲罰,一個永遠沉淪、萬劫不復的詛咒,同時卻也是我們籍由“一再面對相同的境況”,而學會和弄懂生命課題,並由之畢業的唯一方式。

最後補充的一點,也是關於片子的一點小小感悟,就是,

“你所犯過的錯誤全會重演,一次又一次,永遠輪回。”這種說法很有些宿命論的意思,因為假如這種理論成立,我們不知道自己的這次生活是零點首映還是CCTV6重播。

影片一開始就暗示結局

但如果再假設自己面對的是源初的生活,這個理論就很有積極的意義。顯而易見的,這時我們鼓起勇氣應當做正確的選擇,極力彌補已經做錯的一切,以免罪惡感和愧疚感在時間的漩渦裡一次次啃噬本就痛苦的靈魂。

再回到影片開頭的所謂“意義”,再看就比較好理解了。犯過的錯誤是不可彌補的,特別是有些事情,一旦錯了就無法自我救贖。

所以人身在世,當慎之又慎,善待自己更善待親人、朋友。

片荒的時候,記得來找我

根據星座、血型

或者罩杯大小

給你推薦最過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