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乃三國名將,沒戰死疆場卻被少主羞辱致死,奪命的只是一幅畫

按《三國演義》所講,劉備手下有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趙雲。其實在《三國志》中,曹操也有五虎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

曹操的五虎將中,張遼有膽有勇,以“八百破十萬”聞名,

位居五虎將之首,在江都病逝,諡剛侯。另外四將,除去張郃戰死疆場,樂進與徐晃二將皆病逝,唯有於禁的死有些悲催。

作為五虎將之一,于禁跟隨曹操很早,但入曹操法眼,當在建安二年(197)正月隨同曹操第一次征張繡期間。

由於曹操的風流韻事而導致張繡的反叛,

讓曹操吃了不少苦頭。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中,於禁的表現可圈可點。

首先,他沒有像曹操的其他部下那樣以逃命為急務,而是整飭手下的數百名士卒,有條不紊地且戰且退。

其次,對於趁亂打劫友軍財物的青州兵,給予了嚴厲的批評教育。

最後,面對青州兵惡人先告狀,於禁撤到臨時大本營之後,並未立即去找曹操辯解,而是去說明情況。

因此曹操對他刮目相看,

每逢大戰,或委以重任,或帶在身邊。

那於禁為何而死呢?這要從襄樊戰役說起。

西元219年,在曹操撤離漢中後不久,關羽發動了襄樊戰役。當時負責鎮守襄樊的是曹仁,還有原馬超部將龐德。

曹操在長安得知關羽進攻樊城的消息後,立即派出於禁,

星夜賓士,前去增援。

曹仁讓于禁和龐德等七軍在樊城之北結營屯駐,與樊城形成掎角之勢。

關羽已進攻一月有餘,卻根本沒有什麼收穫,也看不到有攻克樊城的希望。

但也許是天要助關羽,這年七月,襄樊地區竟連降了十多天的暴雨,結果漢水暴漲,沖決了部分堤岸,駐守樊城城北的七支曹軍的營寨也被淹沒,使得于禁和龐德被迫放棄營地,登上堤岸躲避洪水。

曹軍以北方人居多,本就不習水性,更不曾見過洪水氾濫的陣勢,出於生存的本能,一個個都急著逃命,結果自然是亂哄哄的失去了控制。

關羽趁此良機,指揮他的部下乘船攻擊早已亂成一團的曹軍,從而輕易地擊潰了本來未必有希望戰勝的曹軍。

在這次交戰中,無助的曹軍官兵基本上是不戰而降的,就連於禁也失去了鬥志,向關羽繳械投降。

龐德可能是當時唯一寧死不降的曹軍高級將領。不過,他不曾如《三國演義》所寫的那樣,抬著棺材去拼命。當時,他從拂曉一直戰鬥到午後,身邊只剩下三個人,這才跳上小船向樊城撤退。但不幸小船傾覆,因而被關羽部下活捉。

成了戰俘的龐德,先是拒不向關羽屈膝下跪,而又斷然拒絕了關羽的誘降,最終被殺。

於禁被俘後,先是被關羽送到江陵,而後又落入孫權之手,孫權待他也還不錯。

曹操得此消息,傷心地說:我和於禁相交三十年,誰知他面對危難反而不如歸附不久的龐德。於禁的確是辜負了曹操的厚愛和期望。因此,曹操在有生之年沒有向孫權提出引渡於禁的要求。

魏文帝黃初二年(221),滿頭白髮、形容憔悴的於禁,被孫權遣返到了洛陽。這時已經登基做了皇帝的曹丕,不露表情地接見了他,封他為安遠將軍,說是要派他出使東吳,先讓他去拜祭曹操的“高陵”。

於禁到了位於鄴城的“高陵”,映入他眼簾的,竟然是關羽水淹七軍的壁畫:龐德憤怒不屈,於禁拜服歸降。

這幅壁畫顯然是曹丕預先派人佈置的,還未喪盡羞恥意識的於禁,因此悔恨交加,不久就一命嗚呼了。

但魏文帝仍然不依不饒,給了他一個帶有明顯貶義的諡號:厲侯。

關羽、孫權沒要於禁的命,曹丕也沒下令殺他,這次觀看免費畫展卻終於要了於禁的老命!

讀者可能都會為於禁惋惜:假設沒有水淹七軍,於禁是會成為像韓信、周亞夫那樣世代稱道的名將嗎?反過來說,是不是當時以及後世名揚天下的將領,遇到兵敗被俘,都會死節?

最終被殺。

於禁被俘後,先是被關羽送到江陵,而後又落入孫權之手,孫權待他也還不錯。

曹操得此消息,傷心地說:我和於禁相交三十年,誰知他面對危難反而不如歸附不久的龐德。於禁的確是辜負了曹操的厚愛和期望。因此,曹操在有生之年沒有向孫權提出引渡於禁的要求。

魏文帝黃初二年(221),滿頭白髮、形容憔悴的於禁,被孫權遣返到了洛陽。這時已經登基做了皇帝的曹丕,不露表情地接見了他,封他為安遠將軍,說是要派他出使東吳,先讓他去拜祭曹操的“高陵”。

於禁到了位於鄴城的“高陵”,映入他眼簾的,竟然是關羽水淹七軍的壁畫:龐德憤怒不屈,於禁拜服歸降。

這幅壁畫顯然是曹丕預先派人佈置的,還未喪盡羞恥意識的於禁,因此悔恨交加,不久就一命嗚呼了。

但魏文帝仍然不依不饒,給了他一個帶有明顯貶義的諡號:厲侯。

關羽、孫權沒要於禁的命,曹丕也沒下令殺他,這次觀看免費畫展卻終於要了於禁的老命!

讀者可能都會為於禁惋惜:假設沒有水淹七軍,於禁是會成為像韓信、周亞夫那樣世代稱道的名將嗎?反過來說,是不是當時以及後世名揚天下的將領,遇到兵敗被俘,都會死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