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知道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怎麼來的嗎?蘋果徽標歷史變革背後的故事

蘋果公司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其方方面面都是無數人想要爭相瞭解的對象,目前,蘋果的Logo是全球最有名的Logo之一。那麼你經歷過蘋果的幾代發展?你見過這些蘋果的logo嗎?下面,

小編帶你梳理蘋果logo的演變史吧。

蘋果最初的logo是由羅恩.韋恩設計的,同時也是蘋果的創始人之一。韋恩將蘋果的logo設計為一塊銘牌,但它的問題在於過複雜。自1977年後,蘋果logo從最開始的平面圖案,到應用高光、陰影、暈圈等立體設計感,直到現在立體元素被去除,呈現出簡潔純粹的扁平效果。這都源於蘋果的logo在不斷地創新。

蘋果背後的故事

說法一:在西方語意裡面, 蘋果不是一種單純的水果,

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水果,而是一種智慧之果。在希臘神話中,蘋果是智慧的象徵。源于亞當和夏娃吃了蘋果後開始才變得有智慧。直到現在引申為科技的未知領域。同時約伯斯在為自己的公司設計品牌的時候,直接引用了這個聖經故事,把公司名稱起名叫蘋果,而LOGO就是被夏娃咬掉一口的蘋果,表明了他們勇於向科學進軍,探索未知領域的理想。

說法二:很多見到蘋果徽標的人都會禁不住問:為什麼蘋果被咬了一口?這或許恰恰正是當初設計蘋果徽標的人所希望達到的效果。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蘋果樹上掉下來一個蘋果,正好砸到了牛頓的腦袋上,從而牛頓領悟到了萬有引力定律。

最初的蘋果設計者韋恩,

為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看書設計了牛頓徽。不過,在約伯斯看來該徽標過於複雜,不易複製傳播,牛頓徽標用了很短的時間。於是,1976年由約伯斯決定重新指定新的藝術總監Rob·Janov,來重新設計一個更好的商標來配合Apple II的發行使用。於是Janov從簡化蘋果的形狀入手,在設計時,故意讓蘋果看起來咬了一口,以免看起來像番茄。Javov還增加了六條彩色的、水準色條,完成了我們所熟知的彩色蘋果徽標。
直到今天蘋果才具有扁平化風格的無凹凸感Logo,並沿用至今。

說法三:在英語中,“咬”(bite)與電腦的基本運算單位位元組(Byte)同音。毛澤東曾說過:“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一隻色彩柔和的,被咬掉一口的蘋果,表現logo的親切感。

被咬了一口的蘋果的價值在於,將它視為一種娛樂,讓人們不再盲目崇拜或將電腦神化。因此該品牌名稱符合後來越變越明顯的初始想法——一種新的標準已被確立。

隨著蘋果Logo一步一步的演變,你最喜歡哪種風格呢?然而更多人表示最喜愛的卻是這張非官方的PS圖——紀念永遠的約伯斯。

整理:湖北品牌網

整理:湖北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