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IFTTT:如果這樣,那麼那樣

1.情懷

出生在 Texas 的 Linden Tibbets 從不否認身上的電腦標籤,Linden 自小對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皮克斯動畫電影、電子遊戲等諸如此類的東西入迷,

並默默在內心許下要成為電腦大師的願望。多年後,當他背井離鄉踏上 San Francisco Bay,望著Golden Gate Bridge 來來往往的車輛的時候,依然抑制不住自己內心澎湃熱烈的電腦情懷。

San 飄的日子裡,Linden 在校園修過電腦電腦,在電子遊戲公司打過雜,也在寫字樓的格子間裡碼過代碼。這些可貴的職業經歷彙聚成河,終於在一個風雨飄飄的夜晚將 Linden Tibbets 徹底淹沒,

體無完膚。Linden 意識到,自己並不擅長寫代碼搞開發,也做不了運維和測試。電腦夢似乎崩離破碎。

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也會隨手關上窗。Linden Tibbets 四十五度角抬頭仰望天花板的時候卻無意間發現了通風口。

既然工程學與自己再無關聯,那麼便投身創意和設計。作為一名想成為交互設計師的電腦工程師,IFTTT 的早期思想應運而生。

2.設計

一個人如果不瞭解電腦語言,不會程式設計,那麼他的數位化生活將受制於軟體發展者和電腦專家。內定程式怎樣設定,那麼他便只能按照既定的程式方式去工作和生活。四十五度角仰望天花板的Linden Tibbets 認為現實生活中人們日常的行為有著值得琢磨的智慧。

比如,將鉛筆夾在耳朵上,

將夾克掛在椅子靠背上, 用屁股而不是用手把門推開。每天,我們無數次重複這些動作,並認為本應該如此。實際上,我們在有效的程式化周圍的環境,讓其更好的迎合我們的需求。這種調整環境以更好迎合人們需求的能力在數字世界卻缺失了。

IFTTT,即 “if this then that” 所創造的一切正是由此驅動。

IFTTT的第一個命令,來源於Linden Tibbets 的切身體驗。天氣app可以顯示天氣,卻也止於顯示天氣。Linden 每天騎自行車去公司,

是否下雨對他的出行影響很大。因此,他熱切希望只要明天下雨,便有網路服務提醒他,這種服務不需要自己主動關注或各種氣候現象都會推送資訊。

Linden Tibbets的目標並不是打造一個物聯平臺,而是打造一個無縫電腦平臺,在未來能讓所有人更自由的體驗數位化生活。恰如Linden 所說:“我們希望成為物聯網接入領域的 PayPal。一個深受用戶和企業信賴的協力廠商機構,方便地將服務進行連接。

3.功能

“if this then that” 從邏輯上看屬於條件陳述式,觸發事件A,引發事件B。簡潔的名字寓意著沒有複雜的設定,只有一個簡單的因果關係邏輯。

擺在IFTTT面前的挑戰之一是:如何協調用戶和開發者的願望,畢竟用戶希望 IFTTT 能更簡單,而開發者希望 IFTTT 能更強大。

考慮到國內 API 混亂的情況,IFTTT 基於國產app的應用場景少得可憐。

可以緩解部分 VPN 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