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真實的文成公主:她爹不是唐太宗,被松贊干布“搶親”後獨身三十年

提到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通常我們總會想起一對站在巍峨的布達拉宮前相依相偎遠望皚皚雪原的俊男美女。這在我國,幾乎是可以和司馬相如卓文君、牛郎織女、董永七仙女相媲美的愛情神話。

至於文成公主為吐蕃帶去的種種生活與文化的啟蒙,更是成為漢藏兩族和睦友好的歷史見證。

這當然沒有錯。文成公主為大唐和吐蕃帶去了和平,其陪嫁的大批工匠,給吐蕃引入了先進的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松贊干布則不僅親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

夫妻二人同返拉薩,而且還為文成公主修建了著名的小昭寺。至今,拉薩的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內還供奉著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達拉宮還保存著他倆結婚房間的遺跡。然而,在這段大歷史的美好之下,卻有著並不美好甚至是讓人唏噓的小細節。這些細節或許只是史書上短短的一句話、幾個詞,但歷經者卻需要用哀婉淒苦的一生來詮釋。

或許和大多數人想像的並不一樣,文成公主並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兒,她與松贊干布的婚姻也多少有點“搶親”的味道。文成公主是唐朝皇室遠枝江夏郡王、禮部尚書之女,可笑的是這樣一位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奇女子,史書卻並沒有記下她的閨名,只說她自幼聰慧美麗,知書達理,並信仰佛教。

閻立本著名的《步輦圖》,據說描繪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接見吐蕃使臣祿東贊 的場景

貞觀八年(西元634年),吐蕃王朝第33任贊普松贊干布知道突厥和吐谷渾都與唐朝聯姻,便也遣使長安,希望與大唐和親。此時的唐太宗壓根兒瞧不起吐蕃這個蠻夷國家,斷然拒絕。松贊干布勃然大怒,出兵痛打受大唐庇護的吐谷渾,大唐無力庇護自己的藩屬,只好裝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但松贊干布仍不解氣,4年後又揮師攻入大唐本土,

揚言如果唐朝不送出公主,就要強擄。此後,松贊干布一直不斷襲擾唐朝邊境,一路打到唐朝的松洲。作為上國的唐太宗當然不能輕易地屈服,也派兵擊退了松贊干布。到了貞觀十四年(西元640年),松贊干布又遣噶爾祿東贊為使前往長安求親。這一次,唐太宗答應了松贊干布的請求,並且還留下了至今仍被描繪在布達拉宮的壁畫上六難祿東贊的千古佳話。

文成公主入藏圖

於是,貞觀十五年(西元641年)冬,在生父李道宗的陪同下,文成公主遠嫁吐蕃。送親的隊伍除了攜帶著豐盛的嫁妝外,組成成員還有大批文士、樂師和農技人員,幾乎就是個“文化訪問團”和“農技隊”。這也為吐蕃的文明發展帶去了火種:大量工藝品、穀物、菜籽、藥材、茶葉以及曆法、生產技術與各種書籍傳入西藏,大大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與進步。

西藏小昭寺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松贊干布並不像很多史書上描寫的那樣是個中年漢子,出生于隋義甯元年(西元617年)的他,其時不過是個24歲的青年,而文成公主此時大約17歲左右,兩人年齒相當門當戶對。雖然許多史料都指出,文成公主只是松贊干布的第六個老婆,是贊蒙,而不是相當於王后的覺蒙,由此得出文成公主只相當於一個侍妾地位的結論。這樣的說法並不準確,根據《敦煌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有贊蒙尊稱並且去世後享有祭祀這兩項是地位不低於吐蕃王后的人才能擁有的待遇,文成公主及後來嫁到吐蕃的金城公主都擁有這待遇,松贊干布的六任老婆裡僅文成公主擁有這待遇。這只能說明藏人結婚早,文成公主按照順序確實比較靠後,但由於大唐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因而文成公主所受到的待遇也是最高的。這種待遇還體現在布達拉宮的建造上。在與文成公主盛大的婚禮上,全邏些城(拉薩)的民眾都為他們的贊普和夫人歌舞慶賀。松贊干布更樂不可支地對部屬說:“我族我父,從未有通婚上國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為妻,實為有幸,我要為公主修築一座華麗的宮殿,以留示後代。”這座宮殿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布達拉宮。而在婚後,文成公主也不像有些歷史愛好者說的那樣地位低下,恰恰相反,松贊干布對文成公主也算得上言聽計從,如公主不喜歡吐番人“以赭塗面”的習俗,松贊干布當即下令予以廢止。《新唐書》上對此是這麼記載的:“公主惡其人赭面,弄贊令國中權且罷之”。連松贊干布自己也脫掉氈裘,改穿絹綺,並派吐蕃貴族子弟到長安國學讀書(《新唐書·吐蕃傳上》自褫氈罽,襲紈綃,為華風。遣諸豪子弟入國學,習《詩》《書》)。

位於青海玉樹的文成公主廟,廟中央坐像高達8米

然而,歷史總是在短暫的美好之後就露出他猙獰的殘酷。僅僅數年之後的永徽元年(西元650年),松贊干布就去世了(也有說文成入藏三年後松贊過世,但從現有史料的時間推算可能性不大)。此後,文成公主繼續在吐蕃生活達30年,致力於加強唐朝和吐蕃的友好關係,直到永隆元年(西元680年),因患天花去世。據說,唐高宗曾經派遣使者接文成公主返唐安享晚年,卻被她拒絕了。

我國現代著名工筆重彩人物畫大師劉淩滄(1908—1989)所繪的文成公主圖

客觀來說,文成公主雖無昭君之美貌,也沒記載證明其精於琴技書畫。但文成公主卻給吐蕃帶去了可以讓藏民安居樂業的農業技術、醫藥、藝術等文明產物,特別是給高原藏民帶去了精神寄託的佛教。藏民對佛教的虔誠,迄今也無人能及。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故事,以及推進藏族文化的功績,千百年來仍以戲劇、壁畫、民歌、傳說等形式在漢藏民族間廣泛傳播。文成公主在藏傳佛教中,甚至被認為是綠度母的化身。吐番王國各地建了許多文成公主廟,今天的青海省玉樹縣仍留有一千多年前建造的文成公主廟,廟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高達8米,一年四季香火不斷,酥油燈晝夜長明,紀念這位1000多年前的大唐和平使者。

大大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與進步。

西藏小昭寺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松贊干布並不像很多史書上描寫的那樣是個中年漢子,出生于隋義甯元年(西元617年)的他,其時不過是個24歲的青年,而文成公主此時大約17歲左右,兩人年齒相當門當戶對。雖然許多史料都指出,文成公主只是松贊干布的第六個老婆,是贊蒙,而不是相當於王后的覺蒙,由此得出文成公主只相當於一個侍妾地位的結論。這樣的說法並不準確,根據《敦煌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有贊蒙尊稱並且去世後享有祭祀這兩項是地位不低於吐蕃王后的人才能擁有的待遇,文成公主及後來嫁到吐蕃的金城公主都擁有這待遇,松贊干布的六任老婆裡僅文成公主擁有這待遇。這只能說明藏人結婚早,文成公主按照順序確實比較靠後,但由於大唐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因而文成公主所受到的待遇也是最高的。這種待遇還體現在布達拉宮的建造上。在與文成公主盛大的婚禮上,全邏些城(拉薩)的民眾都為他們的贊普和夫人歌舞慶賀。松贊干布更樂不可支地對部屬說:“我族我父,從未有通婚上國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為妻,實為有幸,我要為公主修築一座華麗的宮殿,以留示後代。”這座宮殿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布達拉宮。而在婚後,文成公主也不像有些歷史愛好者說的那樣地位低下,恰恰相反,松贊干布對文成公主也算得上言聽計從,如公主不喜歡吐番人“以赭塗面”的習俗,松贊干布當即下令予以廢止。《新唐書》上對此是這麼記載的:“公主惡其人赭面,弄贊令國中權且罷之”。連松贊干布自己也脫掉氈裘,改穿絹綺,並派吐蕃貴族子弟到長安國學讀書(《新唐書·吐蕃傳上》自褫氈罽,襲紈綃,為華風。遣諸豪子弟入國學,習《詩》《書》)。

位於青海玉樹的文成公主廟,廟中央坐像高達8米

然而,歷史總是在短暫的美好之後就露出他猙獰的殘酷。僅僅數年之後的永徽元年(西元650年),松贊干布就去世了(也有說文成入藏三年後松贊過世,但從現有史料的時間推算可能性不大)。此後,文成公主繼續在吐蕃生活達30年,致力於加強唐朝和吐蕃的友好關係,直到永隆元年(西元680年),因患天花去世。據說,唐高宗曾經派遣使者接文成公主返唐安享晚年,卻被她拒絕了。

我國現代著名工筆重彩人物畫大師劉淩滄(1908—1989)所繪的文成公主圖

客觀來說,文成公主雖無昭君之美貌,也沒記載證明其精於琴技書畫。但文成公主卻給吐蕃帶去了可以讓藏民安居樂業的農業技術、醫藥、藝術等文明產物,特別是給高原藏民帶去了精神寄託的佛教。藏民對佛教的虔誠,迄今也無人能及。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故事,以及推進藏族文化的功績,千百年來仍以戲劇、壁畫、民歌、傳說等形式在漢藏民族間廣泛傳播。文成公主在藏傳佛教中,甚至被認為是綠度母的化身。吐番王國各地建了許多文成公主廟,今天的青海省玉樹縣仍留有一千多年前建造的文成公主廟,廟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高達8米,一年四季香火不斷,酥油燈晝夜長明,紀念這位1000多年前的大唐和平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