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章丘民間故事傳說|章丘八大景的傳說

章丘八大景

高聳危山聖井澄,繡江春漲流水聲。

百脈寒泉珍珠滾,黌堂夜雪粉妝城。

錦川煙雨時時潤,龍洞熏風日日清。

白雲棹罷歸來晚,臥看東嶺曉月明。

據說:早在元末明初時,就在民間流傳著“章丘八大景”的壯麗詩篇。詩中形象地描述了章丘山川的絢麗多姿、如畫似錦的景色。

"高聳危山聖井澄"

危山,位於章丘明水城的西部,山后寨村南,面積約四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約205米。據說古時的危山周圍,曾經有三年連續不下雨。土地乾裂,

顆粒不收。居住在此地的老百姓別說吃飯,後來竟連水也喝不上了。

有一天,忽然來了一個高僧,說是從天竺國來解救眾生的。(也有人說是觀音菩薩去東海視察路過此地,看見民不聊生的慘境,動了惻隱之心,用聖水柳枝點化出此井的。)天竺僧把眾人領到山上,向四周觀望了一下,然後用禪仗指著一個地點說:"此地不深就是水源,何不在此打井"?眾人看時,果見腳下的地方不幹不裂,

地面濕溽溽的,雜草叢生。眾人大喜,遂舉鎬挖井。果然得一清泉。但見那泉水汩汩,噴湧而出。喝一口,甜如甘汁;手一捧,清涼入脾。老百姓把天竺僧人奉若神明,稱為"聖僧"。那井也就叫做"聖井",那井中之泉叫做"聖泉"。自此,聖井之水源源不斷的流下山來。滋潤著危山周圍的土地,養育著當地的父老百姓。而且那泉水一直流到平陵城的護城河裡,哺育了遠古的龍山文化,
滋潤著平陵城的經濟繁榮。不僅如此,據說,漢初平陵王劉辟光死後就安葬在危山。因此,也有有人把危山叫做"鐵墓頂"。

每逢農曆的三月三和八月八,

當地人民都舉辦危山廟會。一來為感謝天竺聖僧搭救眾生之恩,二來為繁榮當地經濟,方便生活,可謂一舉兩得。廟會時,山上山下,人群如織,一片歡騰景象,商來賈往絡繹不絕,甚是壯觀。危山大寺內的"聖泉書院"裡,更有無數文人墨客,或講學探經,探奇攬勝;或吟詩作賦,揮毫潑墨。那情那景,蔚為大觀。滄桑巨變,時過境遷。如今的危山,早已勝過昔日的輝煌。
那玉帶般纏繞的盤山公路,沿途那花紅葉綠的花草樹木,就足以讓您流連忘返;更不必說那新興建的母音寺、母音塔、講經堂、玉皇閣等名勝了。(文章整理自網路)

(圖文整理自網路及《金章丘》)

繡江春漲流水聲

繡江,又叫盲河或盲水,發源于明水諸多泉群,往北流至金盤村與西巴漏河合流,穿過繡惠鎮,流徑章丘鉅賈孟洛川的家鄉舊軍村,最後注入小清河。曾有無名氏吟詩曰:"繡江源頭小泉城,奔流直入小清河"。蜿蜒曲折的繡江河,全程30多公里,是章丘境內最大的一條河流。自古以來,源源流長的繡江河水,滋潤著兩岸的土地,哺育著沿河的人民。漫步繡江河邊,宛然置身於江南水鄉。每逢春季到來之後,隨著雨量的增多,繡江河水突漲,一派奔騰之勢。兩岸綠柳成蔭,鳥語花香,景色甚為壯觀。也曾有詩贊曰:"繡江之水清如許,荷花香接稻花香"。

"繡江春漲水流聲" 系章丘八大景之一。春日漸暖,積雪溶化,河水上漲,拍岸起浪,發出聲響的情景。特別是沿河而置的水磨被水衝擊後發出的轟鳴聲,在萬籟俱寂的春江花月夜中,聲聞數裡不絕。 水磨,是古老的繡江河上曾經亮麗的一道風景。據說,僅從明水到繡惠鎮金盤村這二十多華里的河道上,就分佈著幾十盤水磨,當時號稱七十二盤。至今,鄉間還流傳著“繡江河彎十八拐,晝夜十八盤”之說。因此,清康熙年間,章丘知縣鐘運泰在《繡江春漲)詩中,曾有“一天春捲千堆雪,三月晴轟兩岸雷”的真實描寫。美麗的繡江河,曾使無數文人墨客前來觀光遊覽,即景賦詩,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金代大詩人元好問也曾留下了“長白山前繡江水,展放荷花三十裡。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蒼煙收不起”的傳世佳作。

(圖文整理自網路及《金章丘》)

百脈寒泉珍珠滾

章丘又名“明水”素有小泉城的美譽。聞名遐邇的百脈泉,位於明水東北隅的龍泉寺內,泉池長26米,寬14.5米,深2米。池岸由青石砌壘,東西向架一虹橋,臥于碧波之上。池岸和橋上裝飾雕刻石欄。

池內湧珠浮翠,堪天下奇觀。池底湧出的數不清的水泡,緩緩浮上水面,似珍珠滾動,紅鯉遊弋其間,有“鯉魚戲珠”之趣。宋代文學家曾鞏曰:“岱陰諸泉,皆伏地而出,西則趵突泉為魁,東則百脈為冠”。明代戲曲大家李開先曾有:“水勁無過濟,脈泉更著名”的詩句。泉周之林木扶疏,柳綠花紅,鳥語蟬鳴,景色迷人。

泉水冬暖夏涼,沏茶味正色濃。用其與當地所產明水香米相煮,香及四鄰,另人饞涎欲滴。

繞過主泉,向南一拐有一眼較大的獨立泉池,這就是有名的“張公池”。它是百脈泉群泉中最大的一眼泉,如同一個較大的井筒,泉水日夜噴湧,發出一種低沉的嘯聲。據《章丘縣誌》記載,這個“張公池”是為了紀念明代一個有德政的縣令——張萬青而專門人工開鑿的。

(圖文整理自網路及《金章丘》)

黌堂夜雪粉妝城

黌塘嶺,位於相公莊鎮北約三公里處,是從石龍庵向西平地中隆起的一個高阜。東北方向既是長北山諸峰。西臨東皋村。海拔僅60余米。方圓不過4平方公里。但卻是章丘的一大景觀。遠遠望去,黌塘嶺恰似一隻俯臥在地上的梅花鹿。因此,古人有:"西臨漯河真鹿臥"的描繪。最主要的是這裡有一種好似"海市蜃樓"般的奇幻景觀,在夏秋之日的拂曉,嶺上會升起一道道白霜似的東西。猶如粉妝素裹的城垣。漫步其中,腳下會發出嚓嚓的聲音,好像行走在雪地上似的。於是,"黌塘夜雪粉妝城"便成了章丘八景之一。

說起“黌塘嶺”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

傳說一:這裡曾是東漢大學者鄭玄著書立說的地方。相傳,黌塘嶺上有一口古井。井中長一種葉子細長的水草,其形狀恰似野韭菜一般。鄭玄往往用它來捆紮書卷。到現在當地的人們還叫它鄭公書帶草。

傳說二:范仲淹與醴泉寺

醴泉寺舊名大雲寺,現在的醴泉寺在長白山(區別于吉林長白山)上,椐史料記載為宋范仲淹所重建。

據說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幼年隨母嫁適長山,曾在醴泉寺就讀。"劃粥斷齏"、"窯金捐僧"的故事均出於此。寺南黌塘嶺,高峰獨出群岫,似龍舞其巔,中有一山洞。當年范仲淹為避寺內喧囂,經常來此攻讀。世稱"讀書洞",又叫"上書堂"。

話說: 范仲淹是宋代大文學家。他9歲的時候,聽說章丘境內的黌塘嶺有座醴泉寺,寺裡的長老很有學問,便一心想到那裡去讀書。後經過母親的同意,他終於來到醴泉寺。不過寺中僧多粥少,生活非常困難。

一天晚上,范仲淹在月下讀書,長老見了,拿出一塊面餅悄悄地放在石桌上走了。專心的他竟然沒有發現,等他起身的時候,這塊面餅被衣袖掃落到地上,他彎腰拾起,把它放回原處。

儘管他的肚子餓得直叫,可他咽了咽口水,又繼續讀起書來。忽然,他聽到一陣“吱吱”的叫聲,一隻老鼠叼起面餅鑽到一棵紫荊樹下。范仲淹好奇心起,他拿來鐵鍬去挖老鼠洞,掘開黃土後發現下面有一塊石板,掀開石板,只見裡面裝滿了亮閃閃的金元寶。這是怎麼回事,是誰放到這兒的?范仲淹忙把石板蓋好。他想:我讀我的書,怎能為金銀所動!這件事一直在他心底藏了幾十年。

後來,范仲淹做了參知政事。有一天,一個和尚找到范仲淹,告訴他醴泉寺在一場大火中被燒毀,長老派他來求助,以便重修寺院。想起當年的情景,范仲淹寫了一張紙條,讓和尚交給長老。上面寫著:荊東一窯金,荊西一窯銀,一半修寺院,一半贈僧人。長老根據范仲淹的紙條,從紫荊樹下找到了那堆金元寶,重新修復了寺院。

從此,醴泉寺僧人一代又一代傳下了范仲淹不取藏金並義贈金銀的故事。

(圖文整理自網路及【《千年古縣》章丘】

錦川煙雨時時潤

舊章丘(今章丘繡惠鎮駐地)西門有內外兩門,外門叫"通濟"門,內門叫"錦川"門。"錦川煙雨時時潤"的意思是:若在春秋佳日之晨,登上"錦川"門,舉目北望,旭日曦輝中的女郎山,雲蒸霞蔚,如煙似霧;山中的廟殿佛寺,在那煙雨迷蒙中,隱約期間,若隱若現,恰如玉宇瓊樓一般,景色十分壯觀。轉首西移,但見百川彙集,繡江河水白水似練,蜿蜒曲折,流向白雲湖而去,景色十分壯觀,令人陶醉。故"錦川煙雨時時潤"成為章丘八景之一。

女郎山~亦即章丘山 據傳章丘之名即說戰國時期齊國名將匡章死後葬於此處,稱為“章子之丘”,簡稱章丘。此說應該是章丘得名的最早傳說。又傳古時有一官宦之家的千金葬于此處,故取名“女郎山”。

匡章墓在今章丘市女郎山西坡,南京博物院鎮院之寶——陳璋壺就是匡章伐燕,繳獲自燕國王室的戰利品。

龍洞熏風日日清

龍藏洞,在章丘市區東南方,閻家峪鄉趙八洞村的南面,天倉嶺以東,一個叫四暨山的半山腰中。又名:龍堂洞;當地人稱其為:東龍洞、趙八洞。它是一天然形成的溶洞,洞闊8米,進深52米,高5米,進洞不遠,在右側高13.6米處有一天然洞窗,直徑2米左右,可仰望青天白雲。

洞內南側有一平臺,高3米,長8米,寬2米,冬春平滑如床,夏秋有山泉流下,這就是所說的"龍床"。"龍床"向上有一小洞,可以容身,再向前走幾米後便狹窄難進,深不可測。如有燈光照之,便見鐘乳嶙峋,水滴泉淌。洞內共有各時期造像85尊,其中南壁41尊,除洞口內第三組為關羽、關平、周倉外,其餘皆為佛像。北壁共刻有大小佛像44尊,除洞口一組為菩薩外,余者皆為佛像。刻鑿年代自元代至明代不一。進口處一米,有一石匾,上書"通天透地"四個行書大字,落款是明嘉靖已酉歲四月。

明嘉靖二十四年農曆的六月十五日,李開先攜其好友楊尚卿等十余人同游龍藏洞。是日,天氣晴和,南風徐來。一干行人,攀山而上來到龍藏洞前。但見:水從洞出,冷氣襲人。有詩為證:“水自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裡過來香”。要麼為啥說,要等到天暖風和的時候才能來呢?呵呵!冷啊!遠看那洞門,則是:“左虛曠而右幽邃,上穹隆而下磊珂,內凹奧而外通明”。

門上一孔,闊幾一丈,如山之天窗一般,可謂之洞天。近來,門向東北,進的門來,但見:龍床在西南高處,龍柱一旁;只是龍去遺其跡,鱗甲卻飛動!見者自是毛骨悚然。李開先一干人等,那是又驚又喜。為此,李開先竟不惜筆墨,即情書寫了兩首寓意深刻的《龍藏洞賦》。

(圖文整理自網路)

白雲棹罷歸來晚

白雲湖的特點,人文厚重為重點,湖光山影為特色,稱得上是厚載人文,歷史久遠。白雲湖的美景,觸動了歷代社會名流的遊興和情思,他們或在此撐船棹舟,或在此飲酒作詩,留下了許多風流佳句。如:元代張養浩的《遊湖有感》,明代康迪吉的《游白雲湖》,李開先的《白雲湖夜泛》等,歌詠白雲湖的詩篇,自古以來難以數計。其中尤以清初牛天宿的《白雲湖》,最為膾炙人口。據《章丘縣誌》載:“白雲英英出其中,溪穀縷注,眾水瀦而為湖”。湖因以名”,故“白雲棹罷歸來晚”為“章丘八大景”之一。

每到夏日,碧葉連天,荷花亭立。清幽的荷香滿湖飄蕩;二十公里綠堤垂柳依依,婀娜多姿;公園內有高達30米的大型雕塑菩薩和十二生肖雕塑群;有重達2噸的“山東第一鐘”,鐘上書“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個大字。如果您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去撞擊幾下,撞鐘是免費的。呵呵!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嗎!您想,既然不花錢,何苦不撞鐘呢?有句俗話說的好,那叫不撞白不撞。呵呵!當然,這笑話而已。不管怎麼說,反正我去的時候是撞了。那鐘聲清遠悠長,震撼人心,繞梁三日,不絕於耳!

據說,如果是趕上下小雨去遊覽白雲湖,更是別有風韻。白雲湖上,煙波浩渺;垂柳依水,漁帆點點;雨中賞荷,肯定會別有一番情趣。試想:雨水敲打著荷葉,那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景?那才叫千珠萬珠落玉盤呢!此時,或泛舟湖上,或漫步柳堤,定會輕鬆愜意。

(圖文整理自網路)

臥看東嶺曉月明

遠望東嶺山,仿佛山崖上生出無數的杈岈,故又稱"杈岈山",當地人俗稱"茶葉山",它是進入長白山的第一座高峰,與摩訶峰遙遙相對,海拔612米,山勢峻拔,巨石嶙峋。

東嶺山頂北崖,山巔巨岩矗立,猶如南天一柱,蔚為壯觀。諸峰之間,巨岩相倚,其中有一大石窟,每當三五月明之夜,曉月晨星從孔中峰間顯露出來,別有一番神韻。相傳在舊章丘縣衙堂上,開窗東望四十裡外的東嶺山上,石窟中之朗朗明月,便可看到"東嶺曉月的奇觀,故古人有:"臥看東嶺曉月明"的詩句。因此,古人將此景列為章丘八大景之一。

東嶺山上泉水眾多,一年四季汩汩不斷,山腰有一泓碧水的水庫,陽光襲來,與巍巍青山交相輝映,景色宜人,引人入勝,使人忘而卻返。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曾遊此山,發現山中有一個洞口“望之鐘乳林林如密筍然,深險無敢入者。”(見蒲松齡《聊齋志異·查牙山洞》)並在其《聊齋志異》中記有關於“查牙山洞”的鬼妖傳說。山上壑深洞幽,孔竅連通,相傳一竅生火,遍山生煙,神奇莫測。

山巔巨岩矗立,猶如南天一柱,蔚為壯觀。諸峰之間,巨石相倚,其中一岩壁通透有巨孔,相傳每年中秋夜晚,皓月當空,月光穿過石孔射向西南的村莊。每若晴空萬里,夜盡將曉,在40裡外的舊章丘縣城(今章丘繡惠鎮)躺在床上,透過視窗,便可看到“東嶺曉月”的奇觀,故古人有“臥看東嶺曉月明”的詩句。山之東側半山腰,山岩寬闊,紋理縱橫,猶若衣紋。深秋拂曉,灑滿露珠,旭日普照,五光十彩,酷似一件綴滿寶石的“神袍”於此晾曬,景致奇妙,人稱“神仙曬袍”。坐落於山之東麓,形似老人,雍容端莊,面目和善,人稱“月老石”。

據說,有一老人深居山中修仙養道,在山坡上種了好多藥材為民間治病。有一個叫嫦娥的村姑求治臉上黑斑,老人用自己所種藥材為姑娘精心治療,終於使姑娘恢復了原來俊俏的面龐。感激之下,姑娘拜老人為師出家修道。後來,老人受王母之托薦嫦娥與吳剛為妻升人月宮。老人從月宮歸來後,頓覺寂寥,化為巨石,巍然屹立於山下。山之北峰有一組石形似爬山的3個和尚,故而得名“三和尚上山”。據傳,長白山中居住3位老人,經常上山采藥,濟救百姓,普度眾生。後來3人都得道成了仙,人們念及他們的慈善之舉,分別取名叫長白山老祖爺、華佗爺、石大夫爺。由於此山景色佳麗,歷代文士多遊歷、隱居於此。元初著名文學家劉敏中曾在山麓建“中庵別墅”,築“含輝亭”、“賦詩台”,晚年歸隱於此,著《平宋錄》、《中庵集》傳世。山之北方,長白山峰巒疊嶂,景色秀美。隋大業七年(611年),“知世郎”王薄等人在此起義,掀起隋末農民大起義的風暴。

解放前,由於戰亂不斷,軍閥割據,東嶺山最出名的不是它的美麗風景,而是東嶺山的土匪,雖有清泉流水,花草風貌,林木蔥蘢,濃蔭蔽日,美不勝收,但人們卻避而遠之,望山卻步。匪首為孫永贊,他原本為八路軍的一個排長,曾追隨李曼村將軍(李曼村:山東章丘人,開國少將,曾任中紀委委員,國防大學副政委)、陳煐將軍(陳煐:山東章丘人,曾任中央候補委員,國防大學副政委,88年授中將銜)抗日殺鬼子,因受不了紀律約束和艱苦生活而叛變投敵,後糾集一夥烏合之眾,落草為寇,在東嶺山占山為王,橫行鄉里,殘害百姓。為根除匪患,泰山軍分區警備旅某部奉命剿匪,在群眾的幫助下,部隊從章丘相公莊出發去核桃園村,向東嶺山殘匪孫永贊部展開猛烈攻擊,經過一天的戰鬥,匪軍被殲,俘敵400多人,匪首孫永贊被鎮壓。從此,東嶺山又回到了人民的懷抱。

東嶺山山花野草有300多種,其中200多種可入藥,每到春季,漫山遍野,山花爛漫,采藥童叟,朝辭暮歸,往來穿梭,絡繹不絕;每至夏季,烈日炎炎,三五成群,登臨此山,避暑納涼,望空賞月,別有一番情趣。

(圖文整理自網路)

奔流直入小清河"。蜿蜒曲折的繡江河,全程30多公里,是章丘境內最大的一條河流。自古以來,源源流長的繡江河水,滋潤著兩岸的土地,哺育著沿河的人民。漫步繡江河邊,宛然置身於江南水鄉。每逢春季到來之後,隨著雨量的增多,繡江河水突漲,一派奔騰之勢。兩岸綠柳成蔭,鳥語花香,景色甚為壯觀。也曾有詩贊曰:"繡江之水清如許,荷花香接稻花香"。

"繡江春漲水流聲" 系章丘八大景之一。春日漸暖,積雪溶化,河水上漲,拍岸起浪,發出聲響的情景。特別是沿河而置的水磨被水衝擊後發出的轟鳴聲,在萬籟俱寂的春江花月夜中,聲聞數裡不絕。 水磨,是古老的繡江河上曾經亮麗的一道風景。據說,僅從明水到繡惠鎮金盤村這二十多華里的河道上,就分佈著幾十盤水磨,當時號稱七十二盤。至今,鄉間還流傳著“繡江河彎十八拐,晝夜十八盤”之說。因此,清康熙年間,章丘知縣鐘運泰在《繡江春漲)詩中,曾有“一天春捲千堆雪,三月晴轟兩岸雷”的真實描寫。美麗的繡江河,曾使無數文人墨客前來觀光遊覽,即景賦詩,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金代大詩人元好問也曾留下了“長白山前繡江水,展放荷花三十裡。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蒼煙收不起”的傳世佳作。

(圖文整理自網路及《金章丘》)

百脈寒泉珍珠滾

章丘又名“明水”素有小泉城的美譽。聞名遐邇的百脈泉,位於明水東北隅的龍泉寺內,泉池長26米,寬14.5米,深2米。池岸由青石砌壘,東西向架一虹橋,臥于碧波之上。池岸和橋上裝飾雕刻石欄。

池內湧珠浮翠,堪天下奇觀。池底湧出的數不清的水泡,緩緩浮上水面,似珍珠滾動,紅鯉遊弋其間,有“鯉魚戲珠”之趣。宋代文學家曾鞏曰:“岱陰諸泉,皆伏地而出,西則趵突泉為魁,東則百脈為冠”。明代戲曲大家李開先曾有:“水勁無過濟,脈泉更著名”的詩句。泉周之林木扶疏,柳綠花紅,鳥語蟬鳴,景色迷人。

泉水冬暖夏涼,沏茶味正色濃。用其與當地所產明水香米相煮,香及四鄰,另人饞涎欲滴。

繞過主泉,向南一拐有一眼較大的獨立泉池,這就是有名的“張公池”。它是百脈泉群泉中最大的一眼泉,如同一個較大的井筒,泉水日夜噴湧,發出一種低沉的嘯聲。據《章丘縣誌》記載,這個“張公池”是為了紀念明代一個有德政的縣令——張萬青而專門人工開鑿的。

(圖文整理自網路及《金章丘》)

黌堂夜雪粉妝城

黌塘嶺,位於相公莊鎮北約三公里處,是從石龍庵向西平地中隆起的一個高阜。東北方向既是長北山諸峰。西臨東皋村。海拔僅60余米。方圓不過4平方公里。但卻是章丘的一大景觀。遠遠望去,黌塘嶺恰似一隻俯臥在地上的梅花鹿。因此,古人有:"西臨漯河真鹿臥"的描繪。最主要的是這裡有一種好似"海市蜃樓"般的奇幻景觀,在夏秋之日的拂曉,嶺上會升起一道道白霜似的東西。猶如粉妝素裹的城垣。漫步其中,腳下會發出嚓嚓的聲音,好像行走在雪地上似的。於是,"黌塘夜雪粉妝城"便成了章丘八景之一。

說起“黌塘嶺”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

傳說一:這裡曾是東漢大學者鄭玄著書立說的地方。相傳,黌塘嶺上有一口古井。井中長一種葉子細長的水草,其形狀恰似野韭菜一般。鄭玄往往用它來捆紮書卷。到現在當地的人們還叫它鄭公書帶草。

傳說二:范仲淹與醴泉寺

醴泉寺舊名大雲寺,現在的醴泉寺在長白山(區別于吉林長白山)上,椐史料記載為宋范仲淹所重建。

據說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幼年隨母嫁適長山,曾在醴泉寺就讀。"劃粥斷齏"、"窯金捐僧"的故事均出於此。寺南黌塘嶺,高峰獨出群岫,似龍舞其巔,中有一山洞。當年范仲淹為避寺內喧囂,經常來此攻讀。世稱"讀書洞",又叫"上書堂"。

話說: 范仲淹是宋代大文學家。他9歲的時候,聽說章丘境內的黌塘嶺有座醴泉寺,寺裡的長老很有學問,便一心想到那裡去讀書。後經過母親的同意,他終於來到醴泉寺。不過寺中僧多粥少,生活非常困難。

一天晚上,范仲淹在月下讀書,長老見了,拿出一塊面餅悄悄地放在石桌上走了。專心的他竟然沒有發現,等他起身的時候,這塊面餅被衣袖掃落到地上,他彎腰拾起,把它放回原處。

儘管他的肚子餓得直叫,可他咽了咽口水,又繼續讀起書來。忽然,他聽到一陣“吱吱”的叫聲,一隻老鼠叼起面餅鑽到一棵紫荊樹下。范仲淹好奇心起,他拿來鐵鍬去挖老鼠洞,掘開黃土後發現下面有一塊石板,掀開石板,只見裡面裝滿了亮閃閃的金元寶。這是怎麼回事,是誰放到這兒的?范仲淹忙把石板蓋好。他想:我讀我的書,怎能為金銀所動!這件事一直在他心底藏了幾十年。

後來,范仲淹做了參知政事。有一天,一個和尚找到范仲淹,告訴他醴泉寺在一場大火中被燒毀,長老派他來求助,以便重修寺院。想起當年的情景,范仲淹寫了一張紙條,讓和尚交給長老。上面寫著:荊東一窯金,荊西一窯銀,一半修寺院,一半贈僧人。長老根據范仲淹的紙條,從紫荊樹下找到了那堆金元寶,重新修復了寺院。

從此,醴泉寺僧人一代又一代傳下了范仲淹不取藏金並義贈金銀的故事。

(圖文整理自網路及【《千年古縣》章丘】

錦川煙雨時時潤

舊章丘(今章丘繡惠鎮駐地)西門有內外兩門,外門叫"通濟"門,內門叫"錦川"門。"錦川煙雨時時潤"的意思是:若在春秋佳日之晨,登上"錦川"門,舉目北望,旭日曦輝中的女郎山,雲蒸霞蔚,如煙似霧;山中的廟殿佛寺,在那煙雨迷蒙中,隱約期間,若隱若現,恰如玉宇瓊樓一般,景色十分壯觀。轉首西移,但見百川彙集,繡江河水白水似練,蜿蜒曲折,流向白雲湖而去,景色十分壯觀,令人陶醉。故"錦川煙雨時時潤"成為章丘八景之一。

女郎山~亦即章丘山 據傳章丘之名即說戰國時期齊國名將匡章死後葬於此處,稱為“章子之丘”,簡稱章丘。此說應該是章丘得名的最早傳說。又傳古時有一官宦之家的千金葬于此處,故取名“女郎山”。

匡章墓在今章丘市女郎山西坡,南京博物院鎮院之寶——陳璋壺就是匡章伐燕,繳獲自燕國王室的戰利品。

龍洞熏風日日清

龍藏洞,在章丘市區東南方,閻家峪鄉趙八洞村的南面,天倉嶺以東,一個叫四暨山的半山腰中。又名:龍堂洞;當地人稱其為:東龍洞、趙八洞。它是一天然形成的溶洞,洞闊8米,進深52米,高5米,進洞不遠,在右側高13.6米處有一天然洞窗,直徑2米左右,可仰望青天白雲。

洞內南側有一平臺,高3米,長8米,寬2米,冬春平滑如床,夏秋有山泉流下,這就是所說的"龍床"。"龍床"向上有一小洞,可以容身,再向前走幾米後便狹窄難進,深不可測。如有燈光照之,便見鐘乳嶙峋,水滴泉淌。洞內共有各時期造像85尊,其中南壁41尊,除洞口內第三組為關羽、關平、周倉外,其餘皆為佛像。北壁共刻有大小佛像44尊,除洞口一組為菩薩外,余者皆為佛像。刻鑿年代自元代至明代不一。進口處一米,有一石匾,上書"通天透地"四個行書大字,落款是明嘉靖已酉歲四月。

明嘉靖二十四年農曆的六月十五日,李開先攜其好友楊尚卿等十余人同游龍藏洞。是日,天氣晴和,南風徐來。一干行人,攀山而上來到龍藏洞前。但見:水從洞出,冷氣襲人。有詩為證:“水自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裡過來香”。要麼為啥說,要等到天暖風和的時候才能來呢?呵呵!冷啊!遠看那洞門,則是:“左虛曠而右幽邃,上穹隆而下磊珂,內凹奧而外通明”。

門上一孔,闊幾一丈,如山之天窗一般,可謂之洞天。近來,門向東北,進的門來,但見:龍床在西南高處,龍柱一旁;只是龍去遺其跡,鱗甲卻飛動!見者自是毛骨悚然。李開先一干人等,那是又驚又喜。為此,李開先竟不惜筆墨,即情書寫了兩首寓意深刻的《龍藏洞賦》。

(圖文整理自網路)

白雲棹罷歸來晚

白雲湖的特點,人文厚重為重點,湖光山影為特色,稱得上是厚載人文,歷史久遠。白雲湖的美景,觸動了歷代社會名流的遊興和情思,他們或在此撐船棹舟,或在此飲酒作詩,留下了許多風流佳句。如:元代張養浩的《遊湖有感》,明代康迪吉的《游白雲湖》,李開先的《白雲湖夜泛》等,歌詠白雲湖的詩篇,自古以來難以數計。其中尤以清初牛天宿的《白雲湖》,最為膾炙人口。據《章丘縣誌》載:“白雲英英出其中,溪穀縷注,眾水瀦而為湖”。湖因以名”,故“白雲棹罷歸來晚”為“章丘八大景”之一。

每到夏日,碧葉連天,荷花亭立。清幽的荷香滿湖飄蕩;二十公里綠堤垂柳依依,婀娜多姿;公園內有高達30米的大型雕塑菩薩和十二生肖雕塑群;有重達2噸的“山東第一鐘”,鐘上書“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個大字。如果您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去撞擊幾下,撞鐘是免費的。呵呵!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嗎!您想,既然不花錢,何苦不撞鐘呢?有句俗話說的好,那叫不撞白不撞。呵呵!當然,這笑話而已。不管怎麼說,反正我去的時候是撞了。那鐘聲清遠悠長,震撼人心,繞梁三日,不絕於耳!

據說,如果是趕上下小雨去遊覽白雲湖,更是別有風韻。白雲湖上,煙波浩渺;垂柳依水,漁帆點點;雨中賞荷,肯定會別有一番情趣。試想:雨水敲打著荷葉,那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景?那才叫千珠萬珠落玉盤呢!此時,或泛舟湖上,或漫步柳堤,定會輕鬆愜意。

(圖文整理自網路)

臥看東嶺曉月明

遠望東嶺山,仿佛山崖上生出無數的杈岈,故又稱"杈岈山",當地人俗稱"茶葉山",它是進入長白山的第一座高峰,與摩訶峰遙遙相對,海拔612米,山勢峻拔,巨石嶙峋。

東嶺山頂北崖,山巔巨岩矗立,猶如南天一柱,蔚為壯觀。諸峰之間,巨岩相倚,其中有一大石窟,每當三五月明之夜,曉月晨星從孔中峰間顯露出來,別有一番神韻。相傳在舊章丘縣衙堂上,開窗東望四十裡外的東嶺山上,石窟中之朗朗明月,便可看到"東嶺曉月的奇觀,故古人有:"臥看東嶺曉月明"的詩句。因此,古人將此景列為章丘八大景之一。

東嶺山上泉水眾多,一年四季汩汩不斷,山腰有一泓碧水的水庫,陽光襲來,與巍巍青山交相輝映,景色宜人,引人入勝,使人忘而卻返。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曾遊此山,發現山中有一個洞口“望之鐘乳林林如密筍然,深險無敢入者。”(見蒲松齡《聊齋志異·查牙山洞》)並在其《聊齋志異》中記有關於“查牙山洞”的鬼妖傳說。山上壑深洞幽,孔竅連通,相傳一竅生火,遍山生煙,神奇莫測。

山巔巨岩矗立,猶如南天一柱,蔚為壯觀。諸峰之間,巨石相倚,其中一岩壁通透有巨孔,相傳每年中秋夜晚,皓月當空,月光穿過石孔射向西南的村莊。每若晴空萬里,夜盡將曉,在40裡外的舊章丘縣城(今章丘繡惠鎮)躺在床上,透過視窗,便可看到“東嶺曉月”的奇觀,故古人有“臥看東嶺曉月明”的詩句。山之東側半山腰,山岩寬闊,紋理縱橫,猶若衣紋。深秋拂曉,灑滿露珠,旭日普照,五光十彩,酷似一件綴滿寶石的“神袍”於此晾曬,景致奇妙,人稱“神仙曬袍”。坐落於山之東麓,形似老人,雍容端莊,面目和善,人稱“月老石”。

據說,有一老人深居山中修仙養道,在山坡上種了好多藥材為民間治病。有一個叫嫦娥的村姑求治臉上黑斑,老人用自己所種藥材為姑娘精心治療,終於使姑娘恢復了原來俊俏的面龐。感激之下,姑娘拜老人為師出家修道。後來,老人受王母之托薦嫦娥與吳剛為妻升人月宮。老人從月宮歸來後,頓覺寂寥,化為巨石,巍然屹立於山下。山之北峰有一組石形似爬山的3個和尚,故而得名“三和尚上山”。據傳,長白山中居住3位老人,經常上山采藥,濟救百姓,普度眾生。後來3人都得道成了仙,人們念及他們的慈善之舉,分別取名叫長白山老祖爺、華佗爺、石大夫爺。由於此山景色佳麗,歷代文士多遊歷、隱居於此。元初著名文學家劉敏中曾在山麓建“中庵別墅”,築“含輝亭”、“賦詩台”,晚年歸隱於此,著《平宋錄》、《中庵集》傳世。山之北方,長白山峰巒疊嶂,景色秀美。隋大業七年(611年),“知世郎”王薄等人在此起義,掀起隋末農民大起義的風暴。

解放前,由於戰亂不斷,軍閥割據,東嶺山最出名的不是它的美麗風景,而是東嶺山的土匪,雖有清泉流水,花草風貌,林木蔥蘢,濃蔭蔽日,美不勝收,但人們卻避而遠之,望山卻步。匪首為孫永贊,他原本為八路軍的一個排長,曾追隨李曼村將軍(李曼村:山東章丘人,開國少將,曾任中紀委委員,國防大學副政委)、陳煐將軍(陳煐:山東章丘人,曾任中央候補委員,國防大學副政委,88年授中將銜)抗日殺鬼子,因受不了紀律約束和艱苦生活而叛變投敵,後糾集一夥烏合之眾,落草為寇,在東嶺山占山為王,橫行鄉里,殘害百姓。為根除匪患,泰山軍分區警備旅某部奉命剿匪,在群眾的幫助下,部隊從章丘相公莊出發去核桃園村,向東嶺山殘匪孫永贊部展開猛烈攻擊,經過一天的戰鬥,匪軍被殲,俘敵400多人,匪首孫永贊被鎮壓。從此,東嶺山又回到了人民的懷抱。

東嶺山山花野草有300多種,其中200多種可入藥,每到春季,漫山遍野,山花爛漫,采藥童叟,朝辭暮歸,往來穿梭,絡繹不絕;每至夏季,烈日炎炎,三五成群,登臨此山,避暑納涼,望空賞月,別有一番情趣。

(圖文整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