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行走的思考一:你咋走著哩(出行與健身)

陪伴我6年的嘉年華

“你咋走著哩?”這是我最近走在上下班路上遇到的最多的一個問題,

路上碰到的同事、朋友,甚至沿途熟識的商販在寒暄之餘都會問同一個問題。

是啊,我咋走著哩?我為啥不能走呢?

我生活在一座小縣城,我家到單位的路程不算近也不算遠,根據百度地圖測算,距離是2.5公里。我也有一輛“買菜車”,

駕車的話,一般得10分鐘;如果步行,在半小時之內。誰都知道,駕車舒服、快捷。可是我為什麼有車不開,還要走著去上班去受罪呢?

也曾身輕如燕飛奔賽場

我現在是年屆不惑,事業上沒有什麼成果,但是身體卻是局部膨脹,用大腹便便來說是毫不為過的。

有人說,要想健康,就得管得住嘴,邁得開腿,還能放得下手機。為了自身的健康,我得邁得開腿啊。這幾年,人們逐漸重視了身體健康,每天早晚,小縣城的廣場上,學校的操場上,通往鄉間的水泥路上,健步走的人很多。相比人家一次耗費一兩個小時上萬步的戰績,我每次上下班,花在走路上的時間是不多的,運動量也是不大的。而且,早上走到學校之後,身體已經預熱,
在開始一天的工作時,精神狀態很好。如此綠色出行,低碳環保又健身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人都說陝西人是醒得早起得遲。不光在大事是這樣的,就連起床這樣的小事還真的是如此。以前,鬧鐘響了,還得再眯一會兒,睜開眼,再刷一下朋友圈,瞭解一下昨夜今晨的即時動態。

現在,因為走路,全都改了。鬧鐘一響,那是一刻也不敢拖延啊。要想在6點半準時趕到學校,那6點整就必須走出家門。不知不覺之間,竟然把拖延症給解決了。

然而,有此一問,必然有問的道理。隨著社會整體的發展,小汽車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庭。在這個小縣城,汽車不僅是代步工具,也關乎顏面。儘管與豪車半毛錢的關係也沒有,人們購車時,懷揣十來萬元,

還是會在國產車與合資車之間猶豫。然而,隨著車輛的急速增長,小縣城的路擁堵了,社區與單位的地面也都被車給霸佔了。駕車有快捷之便,也會有停車的煩惱。我又何必拿這個問題來給自己添堵呢?

當我們置身於時代的洪流,在職場打拼,為了房子、車子、位子而奮鬥的時候,走路帶來的節奏改變會給自己一次重新觀察社會,思考社會的機會。清晨,我會看到甘泉湖的粼粼碧波,聽到竹林裡小鳥啁啾的啼鳴,碰到和我一樣匆匆趕路的學生……這種感覺,在那四個輪子的急速當中,是無法體驗的。

秦始皇陵銅車馬紀念郵票

聽到竹林裡小鳥啁啾的啼鳴,碰到和我一樣匆匆趕路的學生……這種感覺,在那四個輪子的急速當中,是無法體驗的。

秦始皇陵銅車馬紀念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