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月月有主題 處處有特色 探索內蒙古茶馬古道上的茶遊學

“2007年,國家博物館收藏了一件藏品,它是產自福建武夷山的大紅袍茶葉。將茶葉作為藏品,這對於專門收藏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藏品的國家博物館而言,是史無前列的頭一次。歷史將永遠記載下武夷茶。”隨著劉琪娓娓道來,團隊中的一員——剛開始做茶生意的何華,邊聽邊記,此行,她想對“大紅袍”多一些原滋原味的瞭解。

“相傳明朝的時候,一名書生進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不幸病倒在路邊。寺廟裡的僧人將他救起,並給他喝下了廟裡剛做好的一杯熱茶,他喝完之後不久,病就好了。後來,這個書生中了狀元,為了感念和尚的恩情,他來到曾經救命的茶樹前,將身上的狀元紅袍披在茶樹上,從此,武夷山便有了天下名茶大紅袍。”聽著當地茶民講述“大紅袍”的前生今世,何華更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一路走來,一邊瞭解茶,一邊品嘗茶,人群中連連誇讚此行值得的又何止何華一人。

為了讓更多喜茶、愛茶人士更好地結識茶文化,內蒙古茶馬古道文化研究院從去年開始歷時一年走茶山,探尋遊學路,通過自身的摸索,將景與物連成線,從今年3月開始,帶著呼市因茶結緣、因茶相遇的愛茶人士走出去,開啟尋茶之旅。從早春茶到大紅袍,再到其他,每個月他們都會推出一個主題,

一年十二個月,月月有特色。

“在這個南北交流與互動的平臺,我總會給大家熬制一壺奶茶,如果定義過程的感受,我願意用‘幸福’來表達。因為在我看來,這不正是外地的茶與我們當地的牛奶融會貫通的結果嗎。”說到南茶北運,到了內蒙古如何形成獨特的茶文化特色時,劉琪自然而然地提到奶茶。“在這一文化特色中孕育出一個醇香、濃厚的茶文化,

它就是奶茶文化。去年,呼和浩特舉辦了首屆奶茶文化節,反響不錯。今年,我們通過這段時間的茶遊學,會在第二屆奶茶節增加南北互動環節,而且,將更多的奶茶企業請進來,在展示奶茶的製作過程中,加入奶茶文化傳播大使因素,讓我們的奶茶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說到這兒,劉琪開心地笑了,“這些想法得益于茶遊學,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讓我開闊了視野。”

置身茫茫茶海,

內蒙古茶馬古道文化研究院行走在萬里茶道,一邊挖掘與內蒙古息息相關的茶事,一邊將其一一梳理,探討研究編輯成冊,得到越來越多的喜茶愛茶人士的關注。在這期間,他們還組織茶文化進校園、進社區公益活動,講述茶遊學過程中的奇聞趣事,讓更多人瞭解中國是茶的故鄉,感悟茶文化的傳承與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