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惠州——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裡的綠色明珠!

惠州——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裡的綠色明珠!

近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從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這五大維度,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專業測評,

發佈了《2017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

其中,廣州、深圳一線城市地位依然不可撼動;東莞彰顯不凡實力,躋身新一線城市;佛山、珠海、惠州、中山也共同入選二線城市。不管是綜合經濟實力、城市發展水準,還是交通通達能力,珠三角城市群都展示出不凡的實力!


粵港澳大灣區保駕護航,惠州即將順勢騰飛

2017年3月5日,粵港澳大灣區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一舉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5月15日,全球矚目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行,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粵港澳大灣區將被賦予更高的使命。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珠三角城市群的助推器。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覆蓋廣東珠三角九市,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其2016年 GDP達1.34萬億美元,位居全球四大灣區第二位,增速排名第一,相信在政策的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構建世界級灣區已備受矚目和期待。


支撐世界級灣區經濟的大多是環境友好型產業,在粵港澳大灣區範圍的諸多城市中,惠州的新定位瞄準“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以其臨港、近海,

靠近深圳,擁有山河海湖資源的優勢,成為大灣區城市群裡的生態擔當。契合了城市發展的全球性前瞻開放發展要求,將全面承接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帶來的空前發展機遇。


惠州承接重大利好,搶抓機遇,強勢崛起

根據廣東省統計局資料顯示,惠州的GDP增速在過去六年的時間裡已超廣州,僅次於深圳。2016年,惠州的GDP總額達3412.17億元,穩居廣東省前五名,並挺近全國60強,經濟實力不容小覷!


深圳斥資1.4萬億元鼎力東部崛起,惠州以其臨深區位優勢,將全面承接深圳產業外溢。更有“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深莞惠經濟圈(3+2)等重大戰略助推,惠州主動搶抓發展浪潮機遇,順勢崛起,實現華麗蝶變。惠州政府立下目標,五年後GDP將破5000億,這意味著惠州經濟飛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與未來規劃有了堅實的保障,人們生活水準將不斷提高!


惠州發展全面開掛,綜合實力不容小覷

1、全面對標深圳,優化產業結構

第三產業是衡量一個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指標。2016年,惠州第三產業增長8.8%,在三個產業中增長最快。目前三次產業結構也由5.6∶57.9∶36.5,調整為5.1∶53.7∶41.2,第三產業占比提高4.7個百分點。

在產業提升方面,惠州積極促進產業共建,推進“互聯網+”園區發展模式,大力培育智慧製造等創新型企業。改革開放以來,惠州先後吸引了50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客商在惠投資興業,累計辦起90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


2、立體交通齊發力,半小時生活圈即將開啟

按照規劃設想,惠州將有2條高鐵線、1條城際軌道、5條地鐵線與深圳對接。尤其是深圳地鐵14號快速,預計今年開工,2022前建成通車後,將一站通深圳,半小時即達福田CBD。

2020年,惠州將擁千里軌道交通,半小時可抵6大城市,立體交通網絡全面開工建設,助力惠州極速發展,同城生活即將實現,惠州人的生活品質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3、承接深圳外溢,實現產業極速發展

據深圳規土委公佈的資料顯示,到2020年,深圳可供新增建設用地只有8平方公里,惠州憑藉臨深的區位優勢,成為深圳擴張疆土、發展城市副中心、轉移產業和人才的不二之選。

軌道交通將帶來數千億級別的產業集群,2016年以來,一批國內的優質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已經順著軌道向惠州奔湧而來。惠州將全面加強與深圳的無縫對接,主動融入深圳東部中心建設進程。同時,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實施引才工程,積極承接深圳人才外溢,引入優質人才。


4、品牌企業強勢進駐,發展前景不容小覷

依託深惠同城化的發展趨勢,惠州的持續性發展被看好。得益於臨近港深的地緣區位,以及優質的山水資源的複合組合,惠州吸引了碧桂園、萬科、恒大、卓越、合生、皇庭、龍光、萬達、中信等眾多品牌開發商。

500強企業的強勢進駐,更是對惠州發展的巨大認可,他們用最雄厚的資本、最創新的能力,以及最頂尖的技術推動惠州蓬勃發展,也將提供給深圳高素質人才更豐富的機遇與選擇。


惠灣:臨深價值窪地,宜居宜業的不二之選

如今,深圳的居住人口約2000萬,經濟活動人口達3000萬,按三口之家來計算的話,將會有600多萬戶家庭需要買房,惠灣作為臨深片區的價格窪地,受到大批置業者的青睞。

交通便利,地鐵通勤,物業升值潛力無窮。深惠軌道建設逐漸發力,未來深圳將有五條以上地鐵連接惠州,半小時生活圈即將到來,利好政策不斷出臺,坐享規劃紅利。


生態環境優美,人文積澱深厚,宜居宜遊活力之城。惠州擁有著名的西湖、羅浮山、南昆山、巽寮灣與大亞灣等,依山伴湖,擁江抱海,空氣品質常年躋身全國前十,素有“嶺南名郡”、“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稱,真正的生態宜居之城!居住於此,幸福指數將不斷攀升!


創新產業集聚,就業吸引力不斷增強。產業的升級、創業環境的優化以及優質品牌的進駐和極具吸引力的人才引進政策,將提供給更多高素質人才豐富的就業機遇與選擇,讓惠州不僅成為宜居之所,更是宜業之地!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安居生活可期可盼。教育資源不斷升級,醫保逐漸與深圳接軌,商業城市交通治堵初顯成效,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加強,居民的生活將更加舒適便利。


惠州——深圳的衛星城,未來生活的新居所!城市群形成,就有核心城市,就有衛星城。惠州生態環境良好,人文歷史深厚,政策利好保駕護航,軌道交通帶來巨大的驅動力,將全面承接深圳人口經濟產業外溢,成為深圳的衛星城,成為真正的臨深價值窪地,工作生活的不二之選!


這意味著惠州經濟飛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與未來規劃有了堅實的保障,人們生活水準將不斷提高!


惠州發展全面開掛,綜合實力不容小覷

1、全面對標深圳,優化產業結構

第三產業是衡量一個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指標。2016年,惠州第三產業增長8.8%,在三個產業中增長最快。目前三次產業結構也由5.6∶57.9∶36.5,調整為5.1∶53.7∶41.2,第三產業占比提高4.7個百分點。

在產業提升方面,惠州積極促進產業共建,推進“互聯網+”園區發展模式,大力培育智慧製造等創新型企業。改革開放以來,惠州先後吸引了50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客商在惠投資興業,累計辦起90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


2、立體交通齊發力,半小時生活圈即將開啟

按照規劃設想,惠州將有2條高鐵線、1條城際軌道、5條地鐵線與深圳對接。尤其是深圳地鐵14號快速,預計今年開工,2022前建成通車後,將一站通深圳,半小時即達福田CBD。

2020年,惠州將擁千里軌道交通,半小時可抵6大城市,立體交通網絡全面開工建設,助力惠州極速發展,同城生活即將實現,惠州人的生活品質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3、承接深圳外溢,實現產業極速發展

據深圳規土委公佈的資料顯示,到2020年,深圳可供新增建設用地只有8平方公里,惠州憑藉臨深的區位優勢,成為深圳擴張疆土、發展城市副中心、轉移產業和人才的不二之選。

軌道交通將帶來數千億級別的產業集群,2016年以來,一批國內的優質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已經順著軌道向惠州奔湧而來。惠州將全面加強與深圳的無縫對接,主動融入深圳東部中心建設進程。同時,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實施引才工程,積極承接深圳人才外溢,引入優質人才。


4、品牌企業強勢進駐,發展前景不容小覷

依託深惠同城化的發展趨勢,惠州的持續性發展被看好。得益於臨近港深的地緣區位,以及優質的山水資源的複合組合,惠州吸引了碧桂園、萬科、恒大、卓越、合生、皇庭、龍光、萬達、中信等眾多品牌開發商。

500強企業的強勢進駐,更是對惠州發展的巨大認可,他們用最雄厚的資本、最創新的能力,以及最頂尖的技術推動惠州蓬勃發展,也將提供給深圳高素質人才更豐富的機遇與選擇。


惠灣:臨深價值窪地,宜居宜業的不二之選

如今,深圳的居住人口約2000萬,經濟活動人口達3000萬,按三口之家來計算的話,將會有600多萬戶家庭需要買房,惠灣作為臨深片區的價格窪地,受到大批置業者的青睞。

交通便利,地鐵通勤,物業升值潛力無窮。深惠軌道建設逐漸發力,未來深圳將有五條以上地鐵連接惠州,半小時生活圈即將到來,利好政策不斷出臺,坐享規劃紅利。


生態環境優美,人文積澱深厚,宜居宜遊活力之城。惠州擁有著名的西湖、羅浮山、南昆山、巽寮灣與大亞灣等,依山伴湖,擁江抱海,空氣品質常年躋身全國前十,素有“嶺南名郡”、“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稱,真正的生態宜居之城!居住於此,幸福指數將不斷攀升!


創新產業集聚,就業吸引力不斷增強。產業的升級、創業環境的優化以及優質品牌的進駐和極具吸引力的人才引進政策,將提供給更多高素質人才豐富的就業機遇與選擇,讓惠州不僅成為宜居之所,更是宜業之地!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安居生活可期可盼。教育資源不斷升級,醫保逐漸與深圳接軌,商業城市交通治堵初顯成效,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加強,居民的生活將更加舒適便利。


惠州——深圳的衛星城,未來生活的新居所!城市群形成,就有核心城市,就有衛星城。惠州生態環境良好,人文歷史深厚,政策利好保駕護航,軌道交通帶來巨大的驅動力,將全面承接深圳人口經濟產業外溢,成為深圳的衛星城,成為真正的臨深價值窪地,工作生活的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