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因為有這些軍事裝備,二戰時史達林稱蘇聯能在一星期內佔領全歐洲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軸心國( 及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蘇聯二戰時期不僅打敗了窮凶極惡的德國法西斯,而且二戰結束之後發展成為與美國匹敵的超級大國,蘇聯在解體前軍事實力非常強大,是全球唯一有能力和美國相抗衡的國家。強大的蘇聯!曾經不可一世的蘇聯軍事力量有多可怕你知道嗎?

據爆料巔峰時期的蘇聯:1、太空科技咄咄逼人;2、高超的核潛艇技術舉世無雙;3、運輸機,轟炸機讓西方望塵莫及;4、尖端的戰略洲際導彈,令西方如芒在背;冷戰期間的蘇聯美國都是神一樣的存在,領先其他幾個強國英法中國等50年以上。

領先非洲南美等國更是望不到邊。

蘇聯坦克部隊因為規模龐大常常被譽為“鋼鐵洪流”,蘇聯最強大的是陸軍,當之無愧的排世界第一。最高峰時期擁有65000輛坦克和75000輛裝甲車,被譽為“鋼鐵洪流”。到了1988年,蘇聯的軍事力量雖然相比巔峰期有所下降,但還是擁有53000輛主戰坦克、63000輛裝甲車、29000門火炮。

常備陸軍人數199萬。規模如此大的實力難怪史達林自信的稱蘇聯可以在一個星期之內佔領全歐洲。

海軍方面,裝備彈道導彈潛艇79艘,巡航導彈潛艇和攻擊潛艇268艘,主要水面作戰艦隻193艘,空軍方面,中遠端轟炸機752架,

殲擊機、殲擊轟炸機和強擊機5167架,此外還有運輸機620架、直升機220架。戰略火箭軍擁有洲際導彈1398枚,戰略作戰飛機1690架。在核彈數量上,蘇聯最高峰時期(1985年)擁有將近45000枚,而美國在最高峰期(1967年)只有約33000枚。在軍備生產上,蘇聯每年生產主戰坦克3000輛左右,裝甲車4000-6000輛,洲際彈道導彈300枚,潛艇10艘,水面主力艦10艘,輕型作戰艦艇60-70艘。

1944年蘇德雙方在陸軍主戰裝備方面的產量,兩國的差距並不很明顯,蘇聯方面的數量優勢微弱,尤其是在坦克和飛機的數字上更是接近。這一現象表明德國的戰時工業生產能力絕不在蘇聯之下,何況蘇聯取得的生產成績還是建立在德國根本無法企及的資源優勢和安全環境的基礎上。德國生產出的裝備由於燃料的匱乏和陷於癱瘓的交通無法大量運往戰場發揮戰鬥力,而蘇聯則可以不受制約、最大限度地使用它的裝備進行作戰,這也是為什麼在蘇德戰爭的中後期,蘇軍投入到戰場上的裝備數量總要遠遠超過德軍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蘇聯則可以不受制約、最大限度地使用它的裝備進行作戰,這也是為什麼在蘇德戰爭的中後期,蘇軍投入到戰場上的裝備數量總要遠遠超過德軍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