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些年上百場失敗的活動 讓我記住了這些

做自媒體運營的人都知道,最有效的快速吸粉方式,就是做活動,可是很多活動卻只是一時熱,沒有實際效果,轉化效果特別差。今天我們來分享下怎麼做活動。

1 勢頭足。強者造勢,
智者借勢

我國有句古語叫做“順勢而為”,順勢就如順水行舟,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回報。但是事實是,眾多公司資源和人力有限,沒那麼容易做出勢頭。

所以,強者造勢,智者借勢。

造勢的好處在於樹立一個“第一”的位置,讓別人無法超越。

借勢的好處在於,鹹魚也能翻身,你的創意和切入點更厲害,那你就火了。

【造勢——雙11】

雙11購物節是天貓生造出來的,為了造這個節日,天貓花了千萬級以上的錢來做公交、地鐵、網路聯盟等廣告。

【借勢——2017高考】

攜程旅遊借勢2017高考,靠後旅遊市場契合度還比較高

國美借勢2017高考,切入點很生硬,硬凹它家的618

金龍魚借勢2017高考,切入點很邊緣,也就是拿到了個站臺票

2017高考最強借勢大贏家,杜蕾斯,看圖自己體會。

2 目的清晰

其實通過上面幾個案例,我們應該比較清晰幾點

(1)、你做活動無論造勢還是借勢,你的大群體是什麼人,互聯網沒有線下流量精准,但不是說可以忽略目標群體。

(2)、你想讓這些人採取什麼行動,這些人為什麼採取行動

在《怪誕行為學》裡提到一個實驗,

分析出人採取行動的原因,大致分為2種,1是利益導向;2是價值導向。簡單來說就是,假如你想讓一個白領給你轉發一條資訊,那你承諾給他1塊錢,轉發完之後,給錢交易結束,那這件事情就糟糕透了。因為這個利益驅使不夠!而如果你讓他轉發資訊,把這一塊錢給公益組織,那他肯定會轉發,因為這刺激到了他的道德,簡單的事情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3)、你想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5月最火的百雀羚事件,其獨具匠心的設計和別出心裁的策劃刷爆了朋友圈,然後,卻在事後2天被爆出轉化不到0.00008。原因很多,這裡只說一點,這種品牌或產品的廣告,在做的事情是在原本的群體上做更高的轉化。因為會買百雀羚的市場群體就是固定的,短期內不會有變化。

所以,你想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就要做什麼樣的事情。

就一次活動來講,最直接的就是:你做了刷爆朋友圈的新媒體廣告,那就專門推一款針對朋友圈的特別產品。或者,讓購買產品的流程更科學,把購買的理由說得更充足和動情。

然而,對於百雀羚來講,即使只有0.00008的轉化,他也是成功的。因為,百雀羚通過不斷的新媒體運營,一點點進入了年輕人的心中,即:成功佔據了一個獨特的定位——百年歷史的老品牌也可以很年輕。大品牌不間歇做廣告的目的就是享受長尾效應的價值溢出。

那就專門推一款針對朋友圈的特別產品。或者,讓購買產品的流程更科學,把購買的理由說得更充足和動情。

然而,對於百雀羚來講,即使只有0.00008的轉化,他也是成功的。因為,百雀羚通過不斷的新媒體運營,一點點進入了年輕人的心中,即:成功佔據了一個獨特的定位——百年歷史的老品牌也可以很年輕。大品牌不間歇做廣告的目的就是享受長尾效應的價值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