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作為一名身在外國的中國人,為何說乘法口訣都能帶來自豪感

自古以來阿拉伯半島就是東、西方貿易的重要商業要道,阿拉伯人從事貿易經商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來伊拉克之前,在網上搜索伊拉克這個關鍵字,整整幾百頁,都講述的是伊拉克戰爭,

薩達姆之前和之後的伊拉克。想瞭解一些真正的關於伊拉克人民生活以及工作的詳情,唯一的辦法是到了伊拉克才能知道。

戰後的伊拉克第納爾暴跌,現在的1元人民幣能兌換到200第納爾,最小面值為250,最大面值50000。在伊拉克工作,最頭疼的事是與伊拉克人算帳,

大多數伊拉克人的數學水準停留在加減階段,稍微有點乘除,哪怕是最簡單的乘除,伊拉克人也是口算不出來的。我曾經親眼見過一公斤番茄500第納爾,我買了10斤,只見老闆慢騰騰的拿起電腦,緩緩的按到10乘以500等於5000。為了確定算的沒錯,還會用電腦在算一遍。

有一次跟同事出去買煙,四個人,每人5包煙,當同事一口說出一共20包煙時,老闆眼鏡一翻,然後自己數,5包一數,一共20包,煙店老闆當時就比較奇怪了,是如何算出來的,當朋友說出在中國5歲的孩子都能一口說出來時,老闆驚呆了,說什麼也要學這項獨門技術。無奈,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乘法口訣這東西還真的用阿拉伯語背不出來。老闆無奈的對我們說,

幸好,還有你們中國產的計算器啊。身在伊拉克,作為一名中國人,市場有種自豪感,大到國家國際地位,小到乘法口訣在生活中的應用,伊拉克人對中國人普遍比較有好感,稱讚中國人最聰明,我想和這些也離不開關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