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嘉德2017春拍|徐悲鴻《喜氣》開拓南洋生機

此件《喜氣》創制於1938年

繪“四喜”立于紅葉枝頭

意謂喜上眉梢

其本為徐氏意滿隨身自存之作

親題“喜氣”

以表達樂人之樂、喜氣洋洋之意

徐悲鴻 喜氣

設色紙本 立軸

戊寅(1938年)作

63X95cm

出版:《香港佳士得廿周年中國古代及近現代畫精選》,第74頁,香港佳士得,2006年版。

說明:“滄海先生”、“國豪夫人”即徐悲鴻星洲摯友曾滄海、呂國豪賢伉儷。

徐悲鴻在1939年抵達星洲,居停期間,為曾氏夫婦作畫甚多,包括為彼等作油畫造像。此件本為徐氏意滿隨身自存之作,為感謝曾氏夫婦襄助自己星洲畫展,故再題一則相贈之。

徐悲鴻一生在其不同階段的重要時期,曾六到星洲,為抗日籌款振臂高呼,大型義賣空前盛舉在南洋成為傳奇佳話。1939年,徐悲鴻攜帶千餘幅精品抵達星洲舉辦展覽,反響極為強烈,據說當時新加坡每十人中就有一人參觀過此次展覽,

人們興致高漲,每每看至燈火通明,才依依不捨離去。

1939年,徐悲鴻畫展在新加坡維多利亞紀念堂展出

1939年,徐悲鴻在南洋舉行賑災畫展上的留影

這次展覽為南洋華人社會各界帶來了極大的震盪和鼓舞。1939年3月16日,新加坡《南洋商報》整版刊佈了徐悲鴻畫展的消息,新加坡總督夫婦出席了展覽開幕式,義賣150餘幅作品,籌款得到一萬五千餘元,為表答謝,還不忘慷慨饋贈。

居停期間,徐悲鴻與星洲政商、藝文各界名流交往頗多,結下深厚的私人情誼與廣泛的社會交往。

他的人物交往譜系中包含“橡膠大王”、華僑銀行創行總經理陳延謙、華僑銀行行長李俊承、星洲名媛珍妮、摯友黃孟圭、黃曼士等,曾滄海、呂國豪夫婦也是其座中嘉賓。他們屢屢出手襄助徐悲鴻的畫展,收藏了徐悲鴻精心製作的多幅珍貴作品,還有為伉儷二人創制的巨幅雙人油畫肖像。 2001年“徐悲鴻大師星洲畫作歸國”專場現身北京拍場,推出的二十五件精品力作,即來自于曾滄海、呂國豪夫婦。

中央大學藝術科存檔的新加坡《南洋商報》1939年3月16日整版報導

在1939年的星洲,徐悲鴻飽含激情,投入大量心血和精力,精心製作、繪製了眾多耳熟能詳的名篇佳制。《珍妮小姐像》、《湯姆斯總督像》、《放下你的鞭子》等名作均創制於此時。2011年11月,《珍妮小姐像》在中國嘉德以5750萬元成交,乃是七十餘年後穿透歷史的迴響。此件《喜氣》創制於1938年,繪“四喜”立于紅葉枝頭,意謂喜上眉梢。其本為徐氏意滿隨身自存之作,親題“喜氣”,以表達樂人之樂、喜氣洋洋之意。到達星洲後,曾氏夫婦對星洲畫展的鼎力支持令其感喟,他再題一則,奉此以志感謝。

1939年,徐悲鴻與其油畫《珍妮小姐畫像》

1939年,徐悲鴻與其油畫《湯姆斯總督像》

回顧此時局勢,丁醜軍興,戰事嚴峻,內憂外患,徐悲鴻與南洋諸賢無不為祖國焦心擔憂,鬱鬱難歡,《喜氣》的出現如春風拂面,一澆心中塊壘。同時對於他在星洲的“非常之遇”,對曾滄海、呂國豪夫婦飽含欽佩、砥勵之情。

《喜氣》以全新的手法來詮釋傳統題材,採取寫實和科學的態度來改革中國畫,堪稱為其新式中國花鳥畫的典範。畫面中,四隻喜鵲高站枝頭,靈巧的身軀和縱橫穿插的老杆、紅葉交相成局,構成疏密、輕重、動靜等多組對比關係,以構圖的張力來傳達開闊的生機。

喜氣 局部

在物象造型、筆墨表現方面,兼融寫實和寫意,同時又有將西法用於國畫的大膽嘗試,透視感具佳。四隻喜鵲偃仰向背、或蹲或立。姿態活潑、生動自然。畫家先以雙鉤法畫出頭、眼、胸、腹、喙的基本輪廓,再以濃淡墨色大筆塗成翅與尾。間或以沒骨細筆寫鉤爪,最後再染出白羽。前人畫鵲,多如此而已。悲鴻更在其背、尾交接處染上小塊青色,表現成鳥的黑羽中隱隱泛出的藍紫光澤。又以北碑楷書間摻行草的筆法來畫枝條,正鋒與偏鋒並用,表現出老嫩相生的飄逸感。這些特點都一再地體現了畫家對中國畫採取的科學態度,也使他的描繪達到了以形顯神的境界。

鈐印:徐、徐悲鴻、永以為好、德茂

題識:

1.悲鴻。戊寅。

2.滄海先生暨國豪夫人贊助星州之展,奉此志感。悲鴻,廿八年四月。

備註:徐悲鴻自題簽條“喜氣”。

2011年11月,《珍妮小姐像》在中國嘉德以5750萬元成交,乃是七十餘年後穿透歷史的迴響。此件《喜氣》創制於1938年,繪“四喜”立于紅葉枝頭,意謂喜上眉梢。其本為徐氏意滿隨身自存之作,親題“喜氣”,以表達樂人之樂、喜氣洋洋之意。到達星洲後,曾氏夫婦對星洲畫展的鼎力支持令其感喟,他再題一則,奉此以志感謝。

1939年,徐悲鴻與其油畫《珍妮小姐畫像》

1939年,徐悲鴻與其油畫《湯姆斯總督像》

回顧此時局勢,丁醜軍興,戰事嚴峻,內憂外患,徐悲鴻與南洋諸賢無不為祖國焦心擔憂,鬱鬱難歡,《喜氣》的出現如春風拂面,一澆心中塊壘。同時對於他在星洲的“非常之遇”,對曾滄海、呂國豪夫婦飽含欽佩、砥勵之情。

《喜氣》以全新的手法來詮釋傳統題材,採取寫實和科學的態度來改革中國畫,堪稱為其新式中國花鳥畫的典範。畫面中,四隻喜鵲高站枝頭,靈巧的身軀和縱橫穿插的老杆、紅葉交相成局,構成疏密、輕重、動靜等多組對比關係,以構圖的張力來傳達開闊的生機。

喜氣 局部

在物象造型、筆墨表現方面,兼融寫實和寫意,同時又有將西法用於國畫的大膽嘗試,透視感具佳。四隻喜鵲偃仰向背、或蹲或立。姿態活潑、生動自然。畫家先以雙鉤法畫出頭、眼、胸、腹、喙的基本輪廓,再以濃淡墨色大筆塗成翅與尾。間或以沒骨細筆寫鉤爪,最後再染出白羽。前人畫鵲,多如此而已。悲鴻更在其背、尾交接處染上小塊青色,表現成鳥的黑羽中隱隱泛出的藍紫光澤。又以北碑楷書間摻行草的筆法來畫枝條,正鋒與偏鋒並用,表現出老嫩相生的飄逸感。這些特點都一再地體現了畫家對中國畫採取的科學態度,也使他的描繪達到了以形顯神的境界。

鈐印:徐、徐悲鴻、永以為好、德茂

題識:

1.悲鴻。戊寅。

2.滄海先生暨國豪夫人贊助星州之展,奉此志感。悲鴻,廿八年四月。

備註:徐悲鴻自題簽條“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