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城固縣原公鎮:金融扶貧讓窮鄉親過上好日子

打贏脫貧攻堅戰,什麼才是最強大的引擎?農民貸款難,沒有發展的本錢,作為扶貧“造血”至關重要的一環,金融扶貧以一種既“高大上”又“接地氣”的姿態出現,成為脫貧攻堅的關鍵舉措。

城固縣原公鎮農村信用合作社作為該鎮戰鬥在支農第一線的金融力量,一直以來以支農為己任,與“三農”共興衰,是金融扶貧戰略的中堅力量。為此,該鎮成立扶貧攻堅工作小組,制定信貸精准扶貧工作實施意見,積極創新扶貧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

堅持“輸血”、“造血”、“活血”並重原則,實行專業合作社+貧困戶+企業(信用社)的幫扶措施,吹響了支持農村脫貧攻堅戰金融扶貧最強音。

原公鎮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686戶4485人。其中,貧困村6個,扶貧攻堅任務艱苦,困難重重。城固縣原公鎮農村信用合作社在壓力和挑戰面前主動擔當,

掌握轄區內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和貸款資金需求情況,及時跟進有借款需求的經濟組織、農戶及貧困戶,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逐戶走訪調查,摸清致貧原因、尋找脫貧方案,找准有效信貸需求,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信貸幫扶落到實處,真正走上致富之路。

“信用社是扶真貧、真扶貧,是老百姓自己的銀行,讓我生活有了信心看到了希望,我家的養殖業已經發展起來了,感謝政府、感謝信用社對我的幫助”。原公鎮垣山社區一組葉小俠臉上洋溢著喜悅高興的說。

去年,葉小俠的丈夫被查出患有“帕金森”綜合症喪失勞動能力,突如其來的變故加之兒子上高中,公公婆婆年邁多病,這個普通的農村家庭陷入了困窘。

信用社主任萬龍珠帶領客戶經理在進村走訪當中得知情況後,一次次前往葉小俠家,對她進行疏導、安慰,介紹扶貧貸款政策,給她辦理了5萬元養殖專項授信貸款,使她堅定了脫貧的信念,看到生活的希望。在信用社的貸款支持下,牛、豬圈舍建起來了,豬牛很快養上了。家中的2頭母豬順利產下16頭小豬並全部存活,所養的牛也達400多公斤,即將上市交易。

原公鎮三官村精准扶貧戶舒少峰,

因身體患慢性病,長期需要大量藥物控制,為緩解家庭經濟困境,舒少峰下定決心打算發展養殖業,承包魚塘,休閒垂釣,可交不起魚塘承包費。信用社萬主任及包片客戶經理知道這一情況後,主動到村委會瞭解該戶的信用狀況,把扶貧貸款申請表送到他家裡,把5萬元專項授信貸款到了他手中。他合理使用資金使自己承包魚塘生意越來越紅火,越幹越有勁,目前每天淨收入達1000元左右。

“助力脫貧攻堅、信合一馬當先”。原公鎮農村信用社找准金融扶貧切入點,與政府緊密聯繫,與幫扶物件結對子,“一對一”式幫助貧困戶挖窮根。引導貧困戶結合自身具體情況,通過發展適合當地經濟特點的種植、養殖產業實現“造血”脫貧,幫助貧困戶早日走上致富道路。截止2017年6月初,原公信用社共向198戶貧困戶發放“精准貸”949萬元。

越幹越有勁,目前每天淨收入達1000元左右。

“助力脫貧攻堅、信合一馬當先”。原公鎮農村信用社找准金融扶貧切入點,與政府緊密聯繫,與幫扶物件結對子,“一對一”式幫助貧困戶挖窮根。引導貧困戶結合自身具體情況,通過發展適合當地經濟特點的種植、養殖產業實現“造血”脫貧,幫助貧困戶早日走上致富道路。截止2017年6月初,原公信用社共向198戶貧困戶發放“精准貸”94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