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威海非遺文化作品展示:非遺賦韻 傳承匠心

自2017年起,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的主題為“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近些年來,威海非常重視非遺保護,先後挖掘了五批市級非遺項目,

共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等十大類,95個項目入圍威海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本報擷取部分非遺專案進行展示,以饗讀者。

王紹祿在精心雕琢作品上的圖案。

威海漆貝

飾有威海地標幸福門圖案的食盒,

飾有翠竹圖案的紅酒櫃,飾有各種精巧圖案的仿古屏風……這些由鮑魚殼等貝殼製成的寶貝,都出自環翠區羊亭鎮中陽村村民王紹祿之手。

王紹祿介紹說,這些寶貝都是傳統的螺鈿漆器,又名漆貝,是漆器中的一種,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時期。“漆貝上的圖案都是由貝殼紙刻制而成的,貝殼紙是由常見的鮑魚殼等貝類殼加工的,要將一個粗糙的鮑魚殼製成一張貝殼紙相當不容易。

”王紹祿介紹說,首先,要將母貝外表一層厚厚的粗糙韌帶皮剝離下來,然後刨皮、磨削,再按需求進行切割、上色、拋光,需歷經30多道工序,才能製成一張薄薄的貝殼紙。然後再根據設計好的圖形,把貝殼紙切割成相應的圖案,鑲嵌在胎體上。

漆貝的製作工藝也很複雜。製作時,一般選用木質材料,依據胎形制作胎體,然後在胎體上手工刻畫出圖案來。上漆時,

選用的是中國大漆,用手工多次塗刷完成。成型後的產品,需經過手工一遍一遍打磨,然後進行油面拋光,這才製成精緻華美的漆貝。一件漆貝要經過11道工序才能完成,整個製作過程幾乎全靠手工來完成。

經過多年摸索,王紹祿在傳承漆貝製作工藝基礎上,結合揚州漆器和平遙推光漆器的優點,採用本土海域的天然貝殼,開發出數十種具有威海特色的漆貝產品。

原生態表演《漁家號子》。

榮成“三漁文化”

近年來,榮成市立足非遺項目“海文化特點濃重、漁文化特色鮮明”的實際情況,因勢利導地加大了趣味性強、參與面廣、影響力好的“漁家大鼓、漁民號子、漁家秧歌”“三漁文化”的推廣普及力度。

“榮成漁家大鼓”最有影響的是“石島大鼓”,是漁民特有的慶典表達方式,集中體現了魚蝦滿倉、漁船靠岸時人們的喜慶心情。每年正月初一和十五早飯後,以各漁村為單位,

自發地組成鑼鼓隊,從各村出發,沿著石島主街道行進,一直延伸到各漁港碼頭,最後彙集在石島鎮廣場,這時慶典活動達到高☆禁☆潮,活動時間一般持續到中午。“榮成漁家大鼓”最具學術性的“彭調大鼓”源於清代中葉,當地流行一種叫做“盲人調”或“瞎子說書”的鼓曲藝術形式。

“榮成漁民號子”就像一首曲調鏗鏘、韻味悠長的漁家歌謠,表現出了漁民們原汁原味的生活狀態。漁民號子來源於榮成漁民的生活,是廣大漁民在生產勞動中自然而然產生的通俗音樂。近年來,榮成市組織權威專家和“漁民號子”的非遺傳承人,全新推出了廣受好評的現代風格的“漁民號子”舞臺劇,年均演出80餘場次,榮獲了“星光獎”金獎。

“榮成漁家秧歌”源於原始的海上生產、陸地勞作以及昆布搖舞、魚類戲水、撒網收穫,以及打夯根繩等多姿多彩的仿形模擬式舞蹈,漁家秧歌的跑陣勢有單隊穿插、龍盤尾、四門鬥、扣心鬥、迎浪打花等簡便易學舞式動作組成。

“串黃河”風俗

串黃河是流傳在文登區高村鎮的民間大型傳統遊戲,其陣勢有“九曲黃河陣”“黃河八卦陣”“六城黃河陣”等,陣勢彎曲縈回,猶如迷宮。六城黃河陣,以19×19根草把為樁,樁上端裝油燈一盞,樁距5尺或7尺,等距豎立,用繩子界開,左三城,右三城,共12陣361盞燈。陣陣相通,陣前紮彩坊懸燈插旗。表演前,鳴槍三響,然後鼓樂齊鳴,舞龍隊、秧歌隊、高蹺隊、跑旱船、耍毛驢、耍獅子等舞蹈開始串陣,男女老少魚貫而入,左進右出需兩個多小時。屆時,場內外人山人海,鑼鼓喧天,燈火通明,串陣隊伍忽東忽西,忽南忽北,屈曲回環,川流不息,有條不紊,場面壯觀。“串黃河”一般是正月十五前後的晚上,數萬人參與,幾十個表演隊伍在“黃河陣”中川流不息,使節日氣氛達到高☆禁☆潮。

據悉,“串黃河”由古代軍事演練陣法轉化而來,其川流不息、蔚為壯觀的表現形式,象徵著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文登境內形容人來人往的熱鬧場面,就用“像串黃河一樣”的俗語。

乳山木頭魚

魚是吉祥物,魚與餘同音,寓意吉慶有餘、連年有餘之意。在乳山,有“無魚不成席”之說,只要是宴席,主人都會上條帶鱗的魚,用酷似魚形的、長橢圓的大盤子盛放,有了這條盤魚,就有了對賓客的尊敬和祝福。

舊時,乳山西北部山區,離海較遠,交通運輸不便。在這些地方,家裡待客,想吃到新鮮的海魚非常困難,但是依照這裡的風俗,家裡待客酒席上沒魚是件很沒面子的事情,因此,當地人就發明了木頭魚。

木頭魚用結實的梨木或棗木雕刻而成,其雕刻細膩,外形宛如真魚一般。木頭魚的作用就是代替真魚,放在盤子上,上面蓋上炒雞蛋、蔥花等各種材料,端到桌上以假亂真。木頭魚上桌後,主人開始勸酒,不惜自己喝倒,也要把客人喝醉喝跑,目的是為了不讓客人看出破綻,保全面子。大多時候,客人連魚還沒看見就被喝跑了。所以,當地還有個說法,有的人吃了一輩子酒席,卻從未嘗過鮮魚的滋味。

北廒秧歌劇

北廒秧歌劇是起源于文登區侯家鎮北廒村的一種民間戲曲,有別于傳統的秧歌及秧歌劇,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配曲宛轉悠揚。據傳,這一文藝形式早在明朝晚期時便在此地興起,距今有數百年的發展歷史,解放後一度失傳,經過侯家鎮文化站挖掘整理,使之重新登上了舞臺。

北廒秧歌劇又稱秧歌戲,來源於農民插秧時所唱歌曲,後來人們用秧歌、唱故事與舞蹈、武術相結合,發展為秧歌、高蹺秧歌、武秧歌等演唱形式,統稱為北廒秧歌劇。其早期曾在整個膠東地區廣為流傳。

北廒秧歌劇的唱腔也獨具特色,其曲調以宮調式和徵調式等民間小調為主,具有很強的膠東傳統韻味。同時,劇中的舞蹈動作也很有特色。北廒秧歌劇是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而且藝人都是農家子弟,雖然化妝與其他劇種大同小異,但表演風格卻飽含鄉土氣息。

傳統鋦藝。

傳統鋦藝

“鋦”者,系用銅、鐵等製成的兩頭有鉤、可以連合器物裂縫的東西,也稱“鋦子”。在二十世紀初期,鋦匠曾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職業,主要是鋦盆、鋦缸、鋦甕、鋦鍋、鋦碗、鋦茶壺、鋦罐子等,只要是家裡能鋦的,鋦匠都鋦。

“鋦活”也分粗細,平常老百姓家鋦個鍋碗瓢盆屬於“粗活”,“細活”指的就是“鋦活秀”。有的玩家有意將新紫砂壺裝滿黃豆,再注入清水,利用黃豆遇水膨脹的力量將壺壁撐裂,再請鋦匠用銀鋦鋦成花紋,甚至連壺蓋、壺嘴、壺柄都加以紋飾包嵌,將鋦嵌上升為一種手工藝術。

鋦器大多是歷代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是千百年來百姓生活史的證物,因此鋦器的美具有非常自然的親和力,這種美真實、質樸、獨特而又親切,是諸多藏品難以企及的。

鋦匠從歷史的長河中漸行漸近,又默默地漸行漸遠。目前尚在的鋦匠大多年事已高,能夠掌握鋦補手藝的人堪稱鳳毛麟角。

文登草編

草編是我國古老的編織技術之一,源自人類早期以植物的枝、葉、根、莖為原料編制器物。文登草編是當地農家婦女,以各種柔韌草本植物為原料,通過創造性藝術加工編織而成的手工藝品。文登草編在清朝中期至民國時期經營達到鼎盛,20世紀七八十年代曾作為重要的手工業在全縣推廣普及,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舊時,文登當地幾乎人人都會草編制作技藝,加之不少草編藝人的不斷探索與研究,使得近代文登草編技術也達到較高的水準。

文登草編就地取材,主要以當地海草、蒲草、玉米皮、席草、茅草、麥秸等地方草本植物為資源,經過構思、選料、上色、編制、晾曬成型等步驟製作而成。主要品類包括蒲草茶墊、坐墩、門簾、涼席、提包、地毯、睡席等,產品造型多樣、生態環保,具有“樸而不俗,真而不拙”的藝術特點,深受當地百姓喜愛。文登草編工藝複雜,主要有辮編、平編、絞編、花編等手法,體現了膠東人心靈手巧的精神風貌。

文登草編技藝隨時代發展而不斷創新,已經由原來的生活用品逐漸發展成為適應現代人生活方式的家居用品和藝術品,進一步適應和滿足了現代人多樣化的需求,能夠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傳統草編技藝又是膠東地區農耕文化的重要代表,加強草編技藝的搶救與保護,對瞭解其中所蘊含的傳統造物理念和傳統文化歷史變遷具有重要價值。

榮成漁家蛋雕。本文圖片均為資料片

榮成漁家蛋雕

榮成蛋雕是由榮成傳統民間工藝——彩蛋畫逐步演變而來,其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清晚期。

清光緒年間,每逢端午這一天,榮成民間鄰里鄉親之間便有相互贈送紅雞蛋、期盼日子紅火吉利的習俗。為了能使自家的禮物在村裡拔得頭彩,有些懂點筆墨的文人就用毛筆在蛋殼上題詩作畫,賦予風雅,這就是榮成彩蛋畫的雛形。

在榮成,方圓百里彩蛋畫得最出名的當屬虎山鎮的南於家村,村中唯一的秀才于福生便是遠近聞名的代表人物。據南於家村史記載,於福生是光緒5年的秀才,以辦私塾教書為生,喜好書法與丹青,尤以彩蛋畫最為擅長。每逢端午前夕,便有四鄰八舍及大量的外鄉人士慕名而至,捧蛋求畫。其子于慶益自幼深受家父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繼承發揚了蛋彩畫的傳統技藝,並對外授徒傳藝,名噪一時。其得意門生于躍海、王福春等也相繼成為此中佼者,並尊師父遺訓,開班收徒,將此技藝發揚傳播。

漁民號子來源於榮成漁民的生活,是廣大漁民在生產勞動中自然而然產生的通俗音樂。近年來,榮成市組織權威專家和“漁民號子”的非遺傳承人,全新推出了廣受好評的現代風格的“漁民號子”舞臺劇,年均演出80餘場次,榮獲了“星光獎”金獎。

“榮成漁家秧歌”源於原始的海上生產、陸地勞作以及昆布搖舞、魚類戲水、撒網收穫,以及打夯根繩等多姿多彩的仿形模擬式舞蹈,漁家秧歌的跑陣勢有單隊穿插、龍盤尾、四門鬥、扣心鬥、迎浪打花等簡便易學舞式動作組成。

“串黃河”風俗

串黃河是流傳在文登區高村鎮的民間大型傳統遊戲,其陣勢有“九曲黃河陣”“黃河八卦陣”“六城黃河陣”等,陣勢彎曲縈回,猶如迷宮。六城黃河陣,以19×19根草把為樁,樁上端裝油燈一盞,樁距5尺或7尺,等距豎立,用繩子界開,左三城,右三城,共12陣361盞燈。陣陣相通,陣前紮彩坊懸燈插旗。表演前,鳴槍三響,然後鼓樂齊鳴,舞龍隊、秧歌隊、高蹺隊、跑旱船、耍毛驢、耍獅子等舞蹈開始串陣,男女老少魚貫而入,左進右出需兩個多小時。屆時,場內外人山人海,鑼鼓喧天,燈火通明,串陣隊伍忽東忽西,忽南忽北,屈曲回環,川流不息,有條不紊,場面壯觀。“串黃河”一般是正月十五前後的晚上,數萬人參與,幾十個表演隊伍在“黃河陣”中川流不息,使節日氣氛達到高☆禁☆潮。

據悉,“串黃河”由古代軍事演練陣法轉化而來,其川流不息、蔚為壯觀的表現形式,象徵著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文登境內形容人來人往的熱鬧場面,就用“像串黃河一樣”的俗語。

乳山木頭魚

魚是吉祥物,魚與餘同音,寓意吉慶有餘、連年有餘之意。在乳山,有“無魚不成席”之說,只要是宴席,主人都會上條帶鱗的魚,用酷似魚形的、長橢圓的大盤子盛放,有了這條盤魚,就有了對賓客的尊敬和祝福。

舊時,乳山西北部山區,離海較遠,交通運輸不便。在這些地方,家裡待客,想吃到新鮮的海魚非常困難,但是依照這裡的風俗,家裡待客酒席上沒魚是件很沒面子的事情,因此,當地人就發明了木頭魚。

木頭魚用結實的梨木或棗木雕刻而成,其雕刻細膩,外形宛如真魚一般。木頭魚的作用就是代替真魚,放在盤子上,上面蓋上炒雞蛋、蔥花等各種材料,端到桌上以假亂真。木頭魚上桌後,主人開始勸酒,不惜自己喝倒,也要把客人喝醉喝跑,目的是為了不讓客人看出破綻,保全面子。大多時候,客人連魚還沒看見就被喝跑了。所以,當地還有個說法,有的人吃了一輩子酒席,卻從未嘗過鮮魚的滋味。

北廒秧歌劇

北廒秧歌劇是起源于文登區侯家鎮北廒村的一種民間戲曲,有別于傳統的秧歌及秧歌劇,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配曲宛轉悠揚。據傳,這一文藝形式早在明朝晚期時便在此地興起,距今有數百年的發展歷史,解放後一度失傳,經過侯家鎮文化站挖掘整理,使之重新登上了舞臺。

北廒秧歌劇又稱秧歌戲,來源於農民插秧時所唱歌曲,後來人們用秧歌、唱故事與舞蹈、武術相結合,發展為秧歌、高蹺秧歌、武秧歌等演唱形式,統稱為北廒秧歌劇。其早期曾在整個膠東地區廣為流傳。

北廒秧歌劇的唱腔也獨具特色,其曲調以宮調式和徵調式等民間小調為主,具有很強的膠東傳統韻味。同時,劇中的舞蹈動作也很有特色。北廒秧歌劇是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而且藝人都是農家子弟,雖然化妝與其他劇種大同小異,但表演風格卻飽含鄉土氣息。

傳統鋦藝。

傳統鋦藝

“鋦”者,系用銅、鐵等製成的兩頭有鉤、可以連合器物裂縫的東西,也稱“鋦子”。在二十世紀初期,鋦匠曾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職業,主要是鋦盆、鋦缸、鋦甕、鋦鍋、鋦碗、鋦茶壺、鋦罐子等,只要是家裡能鋦的,鋦匠都鋦。

“鋦活”也分粗細,平常老百姓家鋦個鍋碗瓢盆屬於“粗活”,“細活”指的就是“鋦活秀”。有的玩家有意將新紫砂壺裝滿黃豆,再注入清水,利用黃豆遇水膨脹的力量將壺壁撐裂,再請鋦匠用銀鋦鋦成花紋,甚至連壺蓋、壺嘴、壺柄都加以紋飾包嵌,將鋦嵌上升為一種手工藝術。

鋦器大多是歷代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是千百年來百姓生活史的證物,因此鋦器的美具有非常自然的親和力,這種美真實、質樸、獨特而又親切,是諸多藏品難以企及的。

鋦匠從歷史的長河中漸行漸近,又默默地漸行漸遠。目前尚在的鋦匠大多年事已高,能夠掌握鋦補手藝的人堪稱鳳毛麟角。

文登草編

草編是我國古老的編織技術之一,源自人類早期以植物的枝、葉、根、莖為原料編制器物。文登草編是當地農家婦女,以各種柔韌草本植物為原料,通過創造性藝術加工編織而成的手工藝品。文登草編在清朝中期至民國時期經營達到鼎盛,20世紀七八十年代曾作為重要的手工業在全縣推廣普及,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舊時,文登當地幾乎人人都會草編制作技藝,加之不少草編藝人的不斷探索與研究,使得近代文登草編技術也達到較高的水準。

文登草編就地取材,主要以當地海草、蒲草、玉米皮、席草、茅草、麥秸等地方草本植物為資源,經過構思、選料、上色、編制、晾曬成型等步驟製作而成。主要品類包括蒲草茶墊、坐墩、門簾、涼席、提包、地毯、睡席等,產品造型多樣、生態環保,具有“樸而不俗,真而不拙”的藝術特點,深受當地百姓喜愛。文登草編工藝複雜,主要有辮編、平編、絞編、花編等手法,體現了膠東人心靈手巧的精神風貌。

文登草編技藝隨時代發展而不斷創新,已經由原來的生活用品逐漸發展成為適應現代人生活方式的家居用品和藝術品,進一步適應和滿足了現代人多樣化的需求,能夠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傳統草編技藝又是膠東地區農耕文化的重要代表,加強草編技藝的搶救與保護,對瞭解其中所蘊含的傳統造物理念和傳統文化歷史變遷具有重要價值。

榮成漁家蛋雕。本文圖片均為資料片

榮成漁家蛋雕

榮成蛋雕是由榮成傳統民間工藝——彩蛋畫逐步演變而來,其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清晚期。

清光緒年間,每逢端午這一天,榮成民間鄰里鄉親之間便有相互贈送紅雞蛋、期盼日子紅火吉利的習俗。為了能使自家的禮物在村裡拔得頭彩,有些懂點筆墨的文人就用毛筆在蛋殼上題詩作畫,賦予風雅,這就是榮成彩蛋畫的雛形。

在榮成,方圓百里彩蛋畫得最出名的當屬虎山鎮的南於家村,村中唯一的秀才于福生便是遠近聞名的代表人物。據南於家村史記載,於福生是光緒5年的秀才,以辦私塾教書為生,喜好書法與丹青,尤以彩蛋畫最為擅長。每逢端午前夕,便有四鄰八舍及大量的外鄉人士慕名而至,捧蛋求畫。其子于慶益自幼深受家父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繼承發揚了蛋彩畫的傳統技藝,並對外授徒傳藝,名噪一時。其得意門生于躍海、王福春等也相繼成為此中佼者,並尊師父遺訓,開班收徒,將此技藝發揚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