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迷茫、焦慮、想逃跑,深圳90後創業者們,都在經歷著什麼?

“我上一家公司開始A輪融資了,太快了,現在這個公司也剛拿到天使,現在感覺創業好容易啊。”“能不能做起來就不知道了。那個做電商的女孩兒不就是麼,參加個節目A輪融了1500萬,

後來錢花完了,投資人也得罪了,平臺也垮了。“”我也有印象,還有那個被周鴻禕罵的男的,太囂張了,畢竟90後啊,哪有那麼多靠譜的,都是坑……”

無意間在地鐵上聽到兩個西裝革履的前輩聊起了90後創業者的問題,聊得吐沫橫飛,鏗鏘有力。不禁讓人想到,90後創業者們,如今也成為一個話題了...

幾名90後的創業者埋頭工作

曾經一直以為“90後”這個字眼聽起來很年輕,但其實再過200多天,最小的90後也即將成年,這飽受爭議的一代人,也終究要扛起責任的大旗。而在深圳這座創業城市,“90後創業者”比比皆是,數量巨大。

招商起航的創業公司掛滿了牆面

今天,我們採訪了幾位深圳的90後的創業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都是如何讓創業的?又在經歷著什麼?

95年創業者:責任告訴我不能當逃兵

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裡,“投資90後”是很多資本公司的口頭禪,隨著這些投資的到來,90後創業明星很會“造錢”這樣的輿論,在網路上炒得沸沸揚揚,給吃瓜群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90後到底怎麼花錢,也就成了飯後茶余的談資。

——假如你得到了數百萬的投資,你會怎麼花?如果你有數百萬要投資,你會選擇相信90後創業者麼?

01 百萬投資怎麼花?

95年的黃衍博在21歲的時候,通過“憶年”項目,拿到了深圳“賽馬資本”百萬級的天使投資。

黃衍博的辦公地點

黃衍博對於這筆錢的規劃,

早在錢到賬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打算。“第一筆錢要把產品做出來,第二筆要做互聯網資料的共通軟體,第三筆錢要衝資料,每一筆錢都有它的目的,每一筆資金都有使用預期,這些方案在錢到賬之前就要做好預案,這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投資人負責。”

每一次路演都要經歷多次的演練

拿到百萬級的投資,並不是一個可以驕傲,可以目中無人,可以讓你橫著走的原因,它更合適的形容是你獲得了更多的壓力。

02 有過煎熬,想過逃跑

百萬的資金對於一個互聯網公司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錢燒的很快,而在2016年又出現了資本寒冬,這也是黃衍博最為艱難的時刻。

“去年下半年投資人的要求變得很高,有很多投資人願意投我們,或者願意跟我們聊,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都沒能達成合作。過完年,2月18號上班,一直工作了20天,我都不知道工資要怎麼發。”

工作中的同事

面臨這樣的困境,年紀輕輕的黃衍博也的確有幾個選擇。一是當一個逃兵,大喊一句“我不幹了”;二是煎熬,就這麼幹熬著,等待著資本的進駐;三是自我催眠,即便是沒錢也要把自己想的有錢,強行的刺激工作狀態。於是他選擇了第三種方案:自我催眠。

趕專案時加班的團隊

作為一名掌舵人,不僅僅是需要把握船行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他是水手們的一個信念,讓水手們相信,跟著船長一定可以找到對的方向。

03 自信,但不自負

很多年輕的90後創業者們經常犯兩個錯誤,一個就是把媒體前的光鮮亮麗,當做是自己成功的招牌。另外一個就是不肯承認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兩點都容易給創業者們帶來一種錯覺——我是成功人士。

參加創業大賽的黃衍博(右一)

黃衍博從來不覺得自己是成功人士。“你要清楚,你現在所完成的東西,到了哪一步。也許是從0-10一步很大的跨越,但你離100還有很長的距離。這個時候就要看你的胸懷有多大,眼光有多遠。一定要自信,但不能自負。”

黃衍博

談起“憶年”的時候,黃衍博總是會這麼自信,他始終相信,自己的產品在未來能夠為社會帶來生活習慣上的改變,能夠被更多的人認識和使用。

95後的黃衍博,沒有迷失在聚光燈下,仍然在為團隊的共同目標而繼續鋪墊著,一步一步腳踏實地,不斷前行。

90後遇到60後:責任再重也要扛下去

90後與60後的能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正常的來說,這應該是一對父子的年齡,但是正是在深圳,有這麼一對商業“CP”,正在創造屬於他們組合的商業童話。

劉修一辦公

91年出生的劉修一來深圳之前,在家鄉的一個很有前景的團購平臺就職,有一份收入頗豐的工作,而一切的轉捩點,便是與這位60後的創業者相識,在深圳一起進行了專利大資料的開發。

公司所舉辦的講座

“在合適的時間遇到了臭味相投的人。當時接觸到時候,就感覺這個BOSS不錯,他可以接受90後比較跳脫的想法,並且他身上有很豐富多彩的個人魅力,例如做事不會那麼魯莽,一向追求腳踏實地。”劉修一說到現在的大BOSS,眼神中流露出敬佩與尊重。

01 年齡是不是代溝?

60後這代人就是90初的爸爸這一級別。試想一下,讓你和你爸爸合作,能不產生分歧麼?你會嫌他古板,過於謹慎,覺得他會等影響你行動。劉修一與60後的合作並不是一團和氣,總伴隨著爭吵。

“爭吵是常有的事,有時吵起來簡直氣吞山河,但是我們吵架時有一個共識,對事不對人,因為大家的目的性很明確,就是解決問題。”劉修一覺得這樣的爭吵不但不影響關係,反而能夠更快的推動公司的進步,這不是代溝,是意見的分歧。

公司的知識講座

60後沉穩的性格也一直影響著他。劉修一說:“他不會像90後一樣,做事憑著一腔熱血然後孤注一擲,他做事會將觸角慢慢的放出去,做一些小範圍的嘗試,之前我會覺得很慢,但是同行業跑的快的很多都倒了,這就是穩紮穩打的優勢,至少我們還在蒸蒸日上。”

長輩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們有一個冷靜的頭腦和豐富的經驗,劉修一覺得這些年最大的進步,就是性子沒那麼急了,考慮的更加周全。而他天馬行空的想法也會得到BOSS的支持,也許這才是合作的真正意義。

02 不能放棄的責任

劉修一有時候也會為工作的事情打退堂鼓。這似乎是90後的通病,不自信,怕拖後腿,有時候還特別愛認慫。

“我跟BOSS說,你換個人吧,我不行了。但BOSS對我說,你不要自責,不要失去自信,做你覺得最對的事。”劉修一很慶倖自己遇到的夥伴能夠給自己最大的支持。

為加強業務能力而開展培訓

創業本身就是一件枯燥和乏味的事情,因此需要長期的堅持。在劉修一看來,創業就是做企業,它不是簡單商品的倒買倒賣,倒賣只能稱為生意。企業是有內涵的,有能改變社會的能力。

BOSS教過他很多道理,最重要的是要扛好肩上的責任大旗。不僅是對公司負責,還要對社會負責,這才是創業的目的。

03 30個億的項目

你見過或者你接觸過的最大的項目金額是多少?90後這個年紀的恐怕過百萬的並沒有多少,劉修一參與的最大項目金額是:30億元。

不久前,德高行進行了3年的技術研發產品終於投入了使用,並且聯合另外兩家企業共同完成30億的基金發行。

知識講座

談到這個項目為他帶來的喜悅,他說:“這個不能算是成功,他是我們階段性的一個成果,付出了那麼長時間的研發終於投入了使用,怎能讓人不開心?”劉修一透過玻璃看了看大廳裡工作的夥伴,眼神裡透出著一抹驕傲的神采。

30個億的項目,可以吹一輩子,但是對於德高行來說,所有的成就早就做好了盤算。“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結果,所謂水到渠成,我們為此付出了太多,這一切是我們應得的。”

90後“老司機”:是時候為自己做決定了

有一種冷叫做你媽覺得你冷,有一種穩定叫你爸覺得穩定。父母總會為你操心,為你做出選擇,而90後終究要面對自己做出選擇的時候,那樣才是真正的長大。

初次見到師敦琪和高文政,是在南山區火炬大廈裡。二人穿著休閒的著裝沒有透露出老闆的威嚴,但是年輕的臉上透露出不屬於這個年紀該有的老成幹練。

師敦琪和高文政

施敦琪正統的90後,高文政89年的,緊緊踩住了80後的尾巴。2012年到現在,這是他們第三次的創業。而這次的創業,他們選擇了深圳,這個一直被冠以青春和夢想的地方。

01 重要的選擇

一份穩定的且說出去很體面的工作“老師”,和一份風險與收益並存的工作“創業”,你會如何選擇?師敦琪和高文政選擇了後者。

完美空間團隊

“最難的在於身份的轉變,老師的工作很穩定,但是我們兩個都屬於不安分的人,父母會覺得很穩定,但是磨掉了我們的性子,當時就在想,幹就幹了,再差能差到哪去?就當破釜沉舟,只能全力衝刺。”師敦琪回味起當初的魄力,眼睛裡似乎射出了火花,這是一份堅定地信念,鼓勵著他不斷前行。

穩定與闖蕩在職場上是一個矛盾的對立,其實最關鍵的在於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什麼樣,如果確定了明確的方向,那麼就一往無前,可以做盡職盡力的人民公僕,也可以做商場沉浮的生意人,然後為之努力為之奮鬥,這就是邁出的第一步。

02 積累的意義

90後創業總是會被冠以一個詞彙——“衝動”。年輕的創業者總喜歡跟風,喜歡憑藉著一腔熱血闖出名堂,卻被激情沖昏了頭腦,忘卻了積累的重要性。

師敦琪和高文政的創業歷程也可以算的上是他們最豐富的人生經歷。從2012年開始,這是他們的第三次創業,經歷了前兩次創業的試水及摸索,他們很快的確立了自己的方向,做一個互聯網+自助裝修和自助翻新的一站式平臺,並獲得了招商局的投資簽約。

招商起航簽約儀式

“所有的創業不能衝動,在此之前要有所積累,比如社會經驗,比如資金預算,這些都是經驗。相對於此,70後和80後的創業者就很懂這方面,他們不會打無準備之仗。”

豐富的經驗不一定能讓人順風順水,但是一定可以少走彎路,實現夢想的關鍵不僅僅是激情,還有冷靜。

03 堅持決定命運

如果把創業比作一場馬拉松,取得第一名的因素太多,但是想跑完全程,那麼只有兩個字——堅持。

堅持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每天7點出門,直至夜裡12點,每天至少15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師敦琪和高文政和他們的同事夥伴,總是會用時間去彌補工作上或者能力上的不足,是因為他們在堅持同一個信念和同一個夢想。

團隊內部會議

“邁出了第一步,剩下的就要靠堅持靠信念。創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當然,如果你有強大的背景這條可以忽略。如果沒有,你就要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但前提是明確你的堅持是否有意義,決定了就是幹。”

這場馬拉松的賽道似乎沒有盡頭,誰跑在了前面,誰就能得到更多的喝彩,更多的眼球。但是只要眼中有著終點,那麼堅持總能等到希望。

深圳是一座公平的城市

所以很多人到此來改變命運

她歡迎每一位年輕人到此

更期望你能在這裡有所收穫

深圳是一所創客的城市

她本身就非常年輕

也許有人說她沒有北上廣的歷史底蘊

年輕人在這裡參與激烈的競爭

體驗快速的生活,挑起人生的重擔

她不但會教會你如何生存

更能教會你怎樣負起責任

90後,將在這裡嶄露頭角,扛起重任

網上流行的一段話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對於90後的我們來說需要換一種說法

“當你肩扛重擔,他日再無少年”

你是90後嗎?

如果你是90後創業者

不妨在留言區也來說說你的創業感受

如果你打算創業,那麼

加油吧!

或者願意跟我們聊,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都沒能達成合作。過完年,2月18號上班,一直工作了20天,我都不知道工資要怎麼發。”

工作中的同事

面臨這樣的困境,年紀輕輕的黃衍博也的確有幾個選擇。一是當一個逃兵,大喊一句“我不幹了”;二是煎熬,就這麼幹熬著,等待著資本的進駐;三是自我催眠,即便是沒錢也要把自己想的有錢,強行的刺激工作狀態。於是他選擇了第三種方案:自我催眠。

趕專案時加班的團隊

作為一名掌舵人,不僅僅是需要把握船行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他是水手們的一個信念,讓水手們相信,跟著船長一定可以找到對的方向。

03 自信,但不自負

很多年輕的90後創業者們經常犯兩個錯誤,一個就是把媒體前的光鮮亮麗,當做是自己成功的招牌。另外一個就是不肯承認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兩點都容易給創業者們帶來一種錯覺——我是成功人士。

參加創業大賽的黃衍博(右一)

黃衍博從來不覺得自己是成功人士。“你要清楚,你現在所完成的東西,到了哪一步。也許是從0-10一步很大的跨越,但你離100還有很長的距離。這個時候就要看你的胸懷有多大,眼光有多遠。一定要自信,但不能自負。”

黃衍博

談起“憶年”的時候,黃衍博總是會這麼自信,他始終相信,自己的產品在未來能夠為社會帶來生活習慣上的改變,能夠被更多的人認識和使用。

95後的黃衍博,沒有迷失在聚光燈下,仍然在為團隊的共同目標而繼續鋪墊著,一步一步腳踏實地,不斷前行。

90後遇到60後:責任再重也要扛下去

90後與60後的能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正常的來說,這應該是一對父子的年齡,但是正是在深圳,有這麼一對商業“CP”,正在創造屬於他們組合的商業童話。

劉修一辦公

91年出生的劉修一來深圳之前,在家鄉的一個很有前景的團購平臺就職,有一份收入頗豐的工作,而一切的轉捩點,便是與這位60後的創業者相識,在深圳一起進行了專利大資料的開發。

公司所舉辦的講座

“在合適的時間遇到了臭味相投的人。當時接觸到時候,就感覺這個BOSS不錯,他可以接受90後比較跳脫的想法,並且他身上有很豐富多彩的個人魅力,例如做事不會那麼魯莽,一向追求腳踏實地。”劉修一說到現在的大BOSS,眼神中流露出敬佩與尊重。

01 年齡是不是代溝?

60後這代人就是90初的爸爸這一級別。試想一下,讓你和你爸爸合作,能不產生分歧麼?你會嫌他古板,過於謹慎,覺得他會等影響你行動。劉修一與60後的合作並不是一團和氣,總伴隨著爭吵。

“爭吵是常有的事,有時吵起來簡直氣吞山河,但是我們吵架時有一個共識,對事不對人,因為大家的目的性很明確,就是解決問題。”劉修一覺得這樣的爭吵不但不影響關係,反而能夠更快的推動公司的進步,這不是代溝,是意見的分歧。

公司的知識講座

60後沉穩的性格也一直影響著他。劉修一說:“他不會像90後一樣,做事憑著一腔熱血然後孤注一擲,他做事會將觸角慢慢的放出去,做一些小範圍的嘗試,之前我會覺得很慢,但是同行業跑的快的很多都倒了,這就是穩紮穩打的優勢,至少我們還在蒸蒸日上。”

長輩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們有一個冷靜的頭腦和豐富的經驗,劉修一覺得這些年最大的進步,就是性子沒那麼急了,考慮的更加周全。而他天馬行空的想法也會得到BOSS的支持,也許這才是合作的真正意義。

02 不能放棄的責任

劉修一有時候也會為工作的事情打退堂鼓。這似乎是90後的通病,不自信,怕拖後腿,有時候還特別愛認慫。

“我跟BOSS說,你換個人吧,我不行了。但BOSS對我說,你不要自責,不要失去自信,做你覺得最對的事。”劉修一很慶倖自己遇到的夥伴能夠給自己最大的支持。

為加強業務能力而開展培訓

創業本身就是一件枯燥和乏味的事情,因此需要長期的堅持。在劉修一看來,創業就是做企業,它不是簡單商品的倒買倒賣,倒賣只能稱為生意。企業是有內涵的,有能改變社會的能力。

BOSS教過他很多道理,最重要的是要扛好肩上的責任大旗。不僅是對公司負責,還要對社會負責,這才是創業的目的。

03 30個億的項目

你見過或者你接觸過的最大的項目金額是多少?90後這個年紀的恐怕過百萬的並沒有多少,劉修一參與的最大項目金額是:30億元。

不久前,德高行進行了3年的技術研發產品終於投入了使用,並且聯合另外兩家企業共同完成30億的基金發行。

知識講座

談到這個項目為他帶來的喜悅,他說:“這個不能算是成功,他是我們階段性的一個成果,付出了那麼長時間的研發終於投入了使用,怎能讓人不開心?”劉修一透過玻璃看了看大廳裡工作的夥伴,眼神裡透出著一抹驕傲的神采。

30個億的項目,可以吹一輩子,但是對於德高行來說,所有的成就早就做好了盤算。“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結果,所謂水到渠成,我們為此付出了太多,這一切是我們應得的。”

90後“老司機”:是時候為自己做決定了

有一種冷叫做你媽覺得你冷,有一種穩定叫你爸覺得穩定。父母總會為你操心,為你做出選擇,而90後終究要面對自己做出選擇的時候,那樣才是真正的長大。

初次見到師敦琪和高文政,是在南山區火炬大廈裡。二人穿著休閒的著裝沒有透露出老闆的威嚴,但是年輕的臉上透露出不屬於這個年紀該有的老成幹練。

師敦琪和高文政

施敦琪正統的90後,高文政89年的,緊緊踩住了80後的尾巴。2012年到現在,這是他們第三次的創業。而這次的創業,他們選擇了深圳,這個一直被冠以青春和夢想的地方。

01 重要的選擇

一份穩定的且說出去很體面的工作“老師”,和一份風險與收益並存的工作“創業”,你會如何選擇?師敦琪和高文政選擇了後者。

完美空間團隊

“最難的在於身份的轉變,老師的工作很穩定,但是我們兩個都屬於不安分的人,父母會覺得很穩定,但是磨掉了我們的性子,當時就在想,幹就幹了,再差能差到哪去?就當破釜沉舟,只能全力衝刺。”師敦琪回味起當初的魄力,眼睛裡似乎射出了火花,這是一份堅定地信念,鼓勵著他不斷前行。

穩定與闖蕩在職場上是一個矛盾的對立,其實最關鍵的在於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什麼樣,如果確定了明確的方向,那麼就一往無前,可以做盡職盡力的人民公僕,也可以做商場沉浮的生意人,然後為之努力為之奮鬥,這就是邁出的第一步。

02 積累的意義

90後創業總是會被冠以一個詞彙——“衝動”。年輕的創業者總喜歡跟風,喜歡憑藉著一腔熱血闖出名堂,卻被激情沖昏了頭腦,忘卻了積累的重要性。

師敦琪和高文政的創業歷程也可以算的上是他們最豐富的人生經歷。從2012年開始,這是他們的第三次創業,經歷了前兩次創業的試水及摸索,他們很快的確立了自己的方向,做一個互聯網+自助裝修和自助翻新的一站式平臺,並獲得了招商局的投資簽約。

招商起航簽約儀式

“所有的創業不能衝動,在此之前要有所積累,比如社會經驗,比如資金預算,這些都是經驗。相對於此,70後和80後的創業者就很懂這方面,他們不會打無準備之仗。”

豐富的經驗不一定能讓人順風順水,但是一定可以少走彎路,實現夢想的關鍵不僅僅是激情,還有冷靜。

03 堅持決定命運

如果把創業比作一場馬拉松,取得第一名的因素太多,但是想跑完全程,那麼只有兩個字——堅持。

堅持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每天7點出門,直至夜裡12點,每天至少15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師敦琪和高文政和他們的同事夥伴,總是會用時間去彌補工作上或者能力上的不足,是因為他們在堅持同一個信念和同一個夢想。

團隊內部會議

“邁出了第一步,剩下的就要靠堅持靠信念。創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當然,如果你有強大的背景這條可以忽略。如果沒有,你就要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但前提是明確你的堅持是否有意義,決定了就是幹。”

這場馬拉松的賽道似乎沒有盡頭,誰跑在了前面,誰就能得到更多的喝彩,更多的眼球。但是只要眼中有著終點,那麼堅持總能等到希望。

深圳是一座公平的城市

所以很多人到此來改變命運

她歡迎每一位年輕人到此

更期望你能在這裡有所收穫

深圳是一所創客的城市

她本身就非常年輕

也許有人說她沒有北上廣的歷史底蘊

年輕人在這裡參與激烈的競爭

體驗快速的生活,挑起人生的重擔

她不但會教會你如何生存

更能教會你怎樣負起責任

90後,將在這裡嶄露頭角,扛起重任

網上流行的一段話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對於90後的我們來說需要換一種說法

“當你肩扛重擔,他日再無少年”

你是90後嗎?

如果你是90後創業者

不妨在留言區也來說說你的創業感受

如果你打算創業,那麼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