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299元,解決上萬元汽車配置的糾結?——小米70邁智能後視鏡評測

很幸運第一次成功申請張大媽的眾測專案。不知道其他值友申請眾測是不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但對我來說,無論是否能“中簽”,智慧後視鏡早已躺在我的必買清單裡。

前情提要

作為一個在汽車媒體工作的老妹紙,我在過去三年裡也曾經做過大大小小的汽車測評,對目前的汽車市場有一定瞭解。在所謂的精挑細選之下,我在去年入手了一台2016款日產逍客,這也是集合了一眾媒體老師的分析、同級最具競爭力的一款產品了。

當然,日產逍客並沒有問題,也不需要在這裡打廣告。然而,不得不說,日產在配置上並不大方,我購入的是2.0L精英版,即2.0L低配,

中控部分只有一個極其簡陋的黑白螢幕,只提供CD/收音機/USB/倒車影像等最最最基礎的功能。著實不忍直視。

也許有人會反駁,既然選擇了低配就好好接受這乞丐配置吧。嗯,我偏不。要知道,憑藉性價比優勢殺出一條血路的日產,其實在一些進階配置上並不大方,

即便增加一萬多的預算直接上豪華版,這個中控系統也是一樣一樣兒的。(當然,上個月推出的2017款逍客已經在2.0L車型裡標配彩色顯示幕、藍牙電話,同時也有了carplay等功能。)

於是,從購入這台車後,我就開始各種尋摸著改裝一些中控系統,彌補這一塊功能的遺憾。畢竟在這個憑藉互聯網概念就能大賣的年代,年輕人對於車內娛樂服務功能是剛需啊。

在這之前,也看到身邊不少朋友在後裝市場選購了一些車載系統,

但在我看來,這些系統還是會有一些小缺點,比如:

與整個中控台設計的協調度

與原車其他功能的銜接問題,比如倒車影像、倒車雷達

於是,我開始考慮智慧後視鏡。目前一些科技公司推出的產品基本涵蓋了車載系統的大部分功能:線上導航、線上音樂、手機藍牙連接、車內無線WIFI、語音操控等等,

另外後視鏡自帶的攝像頭可以充當行車記錄儀的功能,而且也不影響原裝中控系統的功能。於我而言,這算是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在此之前其實也留意了好幾個品牌的智慧後視鏡,價格大約在1500-2500左右,這一次非常榮幸申請到的70邁智慧後視鏡官方售價1299元。如果體驗優秀,那麼它將是性價比最高的一款。

簡單開箱與安裝

確定成功申請、與張大媽的工作人員確認位址後,第二天就收到了測試產品。

與小米的其他電子產品的包裝風格一致,這款70邁智慧後視鏡的包裝同樣十分簡約,純黑色硬紙盒顯得逼格滿滿,後視鏡放在最頂層,底下是一些零配件。

事實上這個後視鏡並非磨砂鏡面,只是一層保護膜。在後續的使用中發現,這款後視鏡的鏡面清晰度頗高,而且相比起其他玻璃鏡面,指紋和灰塵的“收集程度”低,這是一項很不錯的體驗。

後視鏡的配件並不多,放上SIM卡和電池之後,就可以到車上安裝。

根據說明書的介紹,後視鏡的安裝方法很簡單,只需要將電線通過A柱引到點煙器上,通電即可。包裝盒內配備了一個小工具,在其幫助下電線可以輕鬆埋進A柱裡,不影響整體的美觀度。(事實上,這個安裝過程非常的簡單,任何小白用戶都是可以自己完成的。)

另外,智慧後視鏡安裝在原裝後視鏡上,需要用兩個自帶的膠套固定。

輸入個人和車輛資訊後,通過智慧後視鏡介面裡的“帳戶”入口,可以找到一個專屬的產品二維碼,掃碼之後成功綁定,這便成為了我的“私人物品”。隨後,根據指示上傳身份證資訊,對啟動後的SIM進行實名認證。(在此之前,工作人員已經細心提醒,SIM卡需在啟動後的48小時內實名認證,不然就會被封號。)

設置好APP和後視鏡裡的所有資訊,為期兩周的體驗正式開始。在接下來的眾測報告裡,將會分為五個部分,分享70邁智慧後視鏡的體驗過程:

語音交互

導航功能

娛樂功能

ADAS

行車記錄

語音交互

在汽車中控系統裡,大螢幕觸按操作正在逐漸取代物理按鍵,這與手機的演變相差無幾,但是觸屏對於駕駛的安全性有著不可避免的阻礙,於是現在的車載系統更著重於語音交互體驗,從過去的指定口令操作,到目前基本可以在自然語境下操作,這確實大大提高了車載系統的使用體驗。

在智慧後視鏡裡,也基本能夠通過語音交互功能完成大部分的操作。根據官方資料介紹,70邁智慧後視鏡的語音系統供應商是思必馳,這算是目前國內主要的語音功能的供應商之一,與科大訊飛差不多。

由於語音系統是使用率最高的,我會用較多的篇幅去分析。

70邁的預設語音效果來自于美麗的志玲姐姐,這是一把極具辨識度的聲音,雖然系統的語音效果是經過了類比處理的,但溫柔的聲效依然讓人聽著舒服。系統自帶的喚醒口令是“你好,小邁”,這種套路與上汽、吉利等汽車廠商的車載系統一樣,當然,這個喚醒口令可以隨意更換,但是關鍵字“你好”必須保留,比如說“你好,志玲姐姐”、“你好,柳岩師妹”。

除非語音喚醒系統,平時大部分時間為待機,螢幕清晰簡潔。

雖然說目前國內主流的一些語音系統已經學會識別方言,但對於題主的家鄉話粵語,這些系統還是聽不明白,所幸的是,對於咱們的港臺腔國語,語音系統的識別率還是高達95%以上。

經過兩周的日夜相處,我總結了這套語音系統的幾個優點和bug:

優點:

語音辨識速度快;關於這個速度,我認為可以分兩個方面,其一是系統內部的功能指令,比如調節音量、播放藍牙音樂,關於這類指令,從語音辨識、螢幕顯示到執行,時間大概在2秒左右;其二,是需要網路支援的指令,比如搜索歌曲,不過從識別指令到最後播放,這個時間也不會太長,大概在3-4秒左右,總體而言,只需要SIM的所在位置信號良好,指令的執行都會比較迅速。

基於這一點,此前我曾多次體驗上汽與阿裡合作的YunOS,與之對比發現,70邁智慧後視鏡的反應速度會更快一些。

語音辨識對音量的要求比較低。由於系統自帶的志玲姐姐聲音比較溫柔,優勢互我在喚醒系統或者下達指令時,音量也會相對低一點,尤其是晚上下班有氣無力的時候,系統還是可以準確識別。這一點是我個人比較讚賞的。

與一些車載系統的局限性不同,這套智慧後視鏡可以同時識別來自於主駕駛、副駕駛兩個方位的聲音指令。不過,這也有一個問題,當我在播放一首喜愛的歌曲,坐在副駕駛的小夥伴可以一言不合就切歌。

bug:

從目前為止,語音系統大概被誤喚醒了5次左右,其中包括車內收音機在播放時、我與車內小夥伴在用粵語聊天時,因此目前我尚未總結出誤喚醒系統的關鍵字是什麼;而且,由於我當時沒有理會“志玲姐姐”,她表示沒聽懂我的指令又問了兩次,我只好說一聲退下,略略有點麻煩。‘

目前這個系統似乎還不能識別英文,比如之前我想聽幾首英文歌,系統總是無法識別、或者識別到錯亂的語句。無奈之下,我只好讓副駕駛座的小夥伴手動輸入。

總體而言,70邁的語音辨識系統還是很優秀的,絕大部分的日常使用都可以通過語音操作完成,保證了駕駛安全性。

導航功能

70邁智慧後視鏡自帶的是高德導航,由於我平時手機裡安裝的就是高德,所以使用起來基本無縫銜接。除了平時去陌生地方需要導航功能之外,這套功能對我的最大用處,是可以即時播報路況和監控提醒,畢竟,在這之前我已經被扣了好幾次分,每次出門都必須小心謹慎。

這套導航系統的設計與手機基本一致,但大概因為局限於後視鏡的介面顯示,當導航位址下發以後,地圖就會自動按照自訂的模式確定路線,而不像手機端,可以先選擇時間和距離最滿意的一套方案。

雖說可以提前選擇躲避擁堵、高速優先等,但由於平時完全依靠語音操作,系統自動跳轉到預設路線,我也就默認這是最佳路線,等我意識到不適合再重新調整已經來不及了,既影響安全、也影響效率。

拋開高德地圖的路線問題,這個智慧後視鏡的導航顯示還是很不錯的。主介面的地圖導航位於整個智慧後視鏡右側,如需全屏顯示導航介面,只需語音下達指令便可。

在開車過程中,後視鏡會進入休眠狀態,導航路線會以簡化形式在後視鏡的左側及螢幕下方顯示,包括直行、轉向、限速提醒、距離出口位置等最簡單的資訊,同時搭配語音提醒,這樣一來,駕駛員的視線只需要稍微轉移就能做出準確的駕駛判斷,不影響駕駛安全。

至於夜晚的畫面顯示問題,由於這個後視鏡具有防炫目的功能,而且對圖表進行了顏色加強處理,所以在晚上、後面車輛打開車燈的情況下,導航指示也能清晰顯示。

另外,經過兩周的使用統計,在僅適用於導航的情況下,每天的流量消耗大約在5MB左右,系統贈送的每月500MB流量足夠使用。

娛樂功能

於我個人而言,一套車載系統的娛樂功能只需要一樣就夠了,那就是音樂。其實在我逍客low low的系統裡,也有電臺和USB兩個管道可以聽音樂,基本需求也能滿足了。

除了線上音樂,另一種娛樂模式就是手機連接藍牙,播放手機裡的自帶音樂。一般來說,我會在出發前連接上藍牙,再用語音控制音樂的播放。後視鏡每次只能連接一個手機,如果想切換設備,需要先斷開已連接的手機。

藍牙連接還可以隨時撥打、接聽電話,只需要同步手機通訊錄就可以語音撥打任何一個連絡人的電話,雖然這是一個很普遍的車載系統功能,但在我的逍客裡,實在是無法享受。另外,來電接聽與拒絕,可以通過手勢控制,向左滑動是接聽、向右滑動拒絕。

但是,藍牙連接手機也有三個bug:

播放手機音樂時,無法通過語音控制播放下一首,一旦下達指令(包括調節音量等其他操作),藍牙連接就會自動斷開,完成指令後想要繼續播放音樂,則需要通過在手機上手動操作。

通過後視鏡撥打電話,大部分情況下音量都非常小,對方難以聽清對話,這樣一來,體驗就大打折扣了。

ADAS

ADAS,即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是目前很多車型在高配裡提供的安全協助工具,其中包括自我調整巡航、並線輔助、碰撞預警等等。這些功能都是我的逍客所不具備的,同時,也不是一般的後裝車載系統可以提供。

因此,70邁智慧後視鏡裡提供了ADAS,是一個極具競爭力的功能,依靠後視鏡上自帶的感測器,這個相對簡化的ADAS能夠提供3個日常提醒功能:1.前車起步;2.碰撞提醒;3. 車道保持。

ADAS初次使用前,需要進行一些簡單的設置,比如調整好車輛所在道路的水準位置,已保證日常道路監測的準確性。在ASAD介面裡,可以顯示前方車輛所在位置,以及與他們的大致距離(根據當時車速,以秒顯示與前車距離)。

真正的輔助其實是依靠後視鏡左側的小圖示作為提醒。當後視鏡進入休眠狀態,無論是前車啟動、碰撞預警、還是車道偏離,都有相應的小圖示以及語音雙重提醒。

我大概總結了三種模式的工作環境:

1.前車啟動一般作用於交通燈等待時,準確度高,但由於感測器對前方物體的預判不算精准,有時候停車場出口的閘機打開,也會誤識別為“前車起步”。

2.根據日常觀察,碰撞預警一般作用在與前車距離2米左右,準確度高,但僅能識別正前方的車輛;

2.車道偏離提醒作用在時速80公里以上,由於這是後裝配件,與車內其他功能不相容,所以不像原裝ADAS,即使並線之前打了轉向燈,後視鏡依然會作出相應的提醒。

總體而言,70邁智慧後視鏡的ADAS功能體驗不錯,我一般會讓其一直工作,為我平時出行提供必要的安全輔助。

行車記錄

於我個人而言,行車記錄算是這個智慧後視鏡裡最用不上的功能。其實對於大部分使用者來說,行車記錄儀的作用也僅僅在事故發生時用作證據支撐。

不過,在70邁智慧後視鏡裡,這種行車記錄的功能是可以轉化為一種娛樂功能的。通過語音操控,可以控制攝像頭進行圖片或視頻拍攝,在長途出行時用作形成記錄,也算是一種不錯的體驗,當然,需要注意的是SD卡的記憶體問題。

行車記錄儀的拍攝模式是自動啟動的,每兩分鐘為一個視頻檔保存在系統內,如需將視頻轉移到手機端,要用手機連上智慧後視鏡的無線WiFi,所有視頻和圖片檔便自動在70邁手機APP上顯示。

總結:

在為期兩周的體驗裡,我大概每天都會有至少1小時與70邁相處,所經歷的路況涵蓋了絕大部分日常出行情況。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這樣一個後裝的智慧後視鏡,到底能不能彌補我當時少付一萬多元而錯過的車載系統功能?

第一,功能方面:目前大部分原裝的車載系統都提供了線上音樂、線上導航、手機互聯(carplay、carlife等)、車載4G等功能,而在日常出行中,原裝車機與後裝的智慧後視鏡所提供的功能差異不大。從我個人出發,這些功能已經能夠完美彌補遺憾。至於一些原裝車機提供的語音控制車內溫度、開啟雨刮等花哨功能,在我看來實用性並不高,等系統識別需求並完成操作的時間,我早就手動完成了。

第二,體驗方面:在參與眾測之前,我與一些小夥伴曾討論過“駕駛員查看後視鏡or中控屏的視線距離與安全問題”。事實上, 使用智慧後視鏡的體驗與平時查看車內後視鏡基本一致,視線稍微向上平移即可,而且小邁設計的導航簡化介面,比一般的中控系統顯示更加清晰。至於其他功能的體驗,由於大部分通過語音操作,因此省去了重新適應的繁瑣。

第三:性價比方面:有過汽車選購經驗的消費者大概都瞭解,廠商對於不同配置的定價十分刁鑽,如果單純為了車載系統的功能而追加預算,那麼極有可能要為其他一些不想要的花哨功能買單,比如我自己就不太追求天窗、自動大燈清洗等配置。因此,如果僅僅是想要車載系統的功能,倒不如花少錢買一個後裝的智慧後視鏡。

總體而言,這款小米70邁智慧後視鏡可以完整解決我此前因購買低配而錯過的車載系統功能,甚至還提供了更為高階的駕駛協助工具。結合1299元的價格,我想,這款高性價比的產品還是值得推薦的。

底下是一些零配件。

事實上這個後視鏡並非磨砂鏡面,只是一層保護膜。在後續的使用中發現,這款後視鏡的鏡面清晰度頗高,而且相比起其他玻璃鏡面,指紋和灰塵的“收集程度”低,這是一項很不錯的體驗。

後視鏡的配件並不多,放上SIM卡和電池之後,就可以到車上安裝。

根據說明書的介紹,後視鏡的安裝方法很簡單,只需要將電線通過A柱引到點煙器上,通電即可。包裝盒內配備了一個小工具,在其幫助下電線可以輕鬆埋進A柱裡,不影響整體的美觀度。(事實上,這個安裝過程非常的簡單,任何小白用戶都是可以自己完成的。)

另外,智慧後視鏡安裝在原裝後視鏡上,需要用兩個自帶的膠套固定。

輸入個人和車輛資訊後,通過智慧後視鏡介面裡的“帳戶”入口,可以找到一個專屬的產品二維碼,掃碼之後成功綁定,這便成為了我的“私人物品”。隨後,根據指示上傳身份證資訊,對啟動後的SIM進行實名認證。(在此之前,工作人員已經細心提醒,SIM卡需在啟動後的48小時內實名認證,不然就會被封號。)

設置好APP和後視鏡裡的所有資訊,為期兩周的體驗正式開始。在接下來的眾測報告裡,將會分為五個部分,分享70邁智慧後視鏡的體驗過程:

語音交互

導航功能

娛樂功能

ADAS

行車記錄

語音交互

在汽車中控系統裡,大螢幕觸按操作正在逐漸取代物理按鍵,這與手機的演變相差無幾,但是觸屏對於駕駛的安全性有著不可避免的阻礙,於是現在的車載系統更著重於語音交互體驗,從過去的指定口令操作,到目前基本可以在自然語境下操作,這確實大大提高了車載系統的使用體驗。

在智慧後視鏡裡,也基本能夠通過語音交互功能完成大部分的操作。根據官方資料介紹,70邁智慧後視鏡的語音系統供應商是思必馳,這算是目前國內主要的語音功能的供應商之一,與科大訊飛差不多。

由於語音系統是使用率最高的,我會用較多的篇幅去分析。

70邁的預設語音效果來自于美麗的志玲姐姐,這是一把極具辨識度的聲音,雖然系統的語音效果是經過了類比處理的,但溫柔的聲效依然讓人聽著舒服。系統自帶的喚醒口令是“你好,小邁”,這種套路與上汽、吉利等汽車廠商的車載系統一樣,當然,這個喚醒口令可以隨意更換,但是關鍵字“你好”必須保留,比如說“你好,志玲姐姐”、“你好,柳岩師妹”。

除非語音喚醒系統,平時大部分時間為待機,螢幕清晰簡潔。

雖然說目前國內主流的一些語音系統已經學會識別方言,但對於題主的家鄉話粵語,這些系統還是聽不明白,所幸的是,對於咱們的港臺腔國語,語音系統的識別率還是高達95%以上。

經過兩周的日夜相處,我總結了這套語音系統的幾個優點和bug:

優點:

語音辨識速度快;關於這個速度,我認為可以分兩個方面,其一是系統內部的功能指令,比如調節音量、播放藍牙音樂,關於這類指令,從語音辨識、螢幕顯示到執行,時間大概在2秒左右;其二,是需要網路支援的指令,比如搜索歌曲,不過從識別指令到最後播放,這個時間也不會太長,大概在3-4秒左右,總體而言,只需要SIM的所在位置信號良好,指令的執行都會比較迅速。

基於這一點,此前我曾多次體驗上汽與阿裡合作的YunOS,與之對比發現,70邁智慧後視鏡的反應速度會更快一些。

語音辨識對音量的要求比較低。由於系統自帶的志玲姐姐聲音比較溫柔,優勢互我在喚醒系統或者下達指令時,音量也會相對低一點,尤其是晚上下班有氣無力的時候,系統還是可以準確識別。這一點是我個人比較讚賞的。

與一些車載系統的局限性不同,這套智慧後視鏡可以同時識別來自於主駕駛、副駕駛兩個方位的聲音指令。不過,這也有一個問題,當我在播放一首喜愛的歌曲,坐在副駕駛的小夥伴可以一言不合就切歌。

bug:

從目前為止,語音系統大概被誤喚醒了5次左右,其中包括車內收音機在播放時、我與車內小夥伴在用粵語聊天時,因此目前我尚未總結出誤喚醒系統的關鍵字是什麼;而且,由於我當時沒有理會“志玲姐姐”,她表示沒聽懂我的指令又問了兩次,我只好說一聲退下,略略有點麻煩。‘

目前這個系統似乎還不能識別英文,比如之前我想聽幾首英文歌,系統總是無法識別、或者識別到錯亂的語句。無奈之下,我只好讓副駕駛座的小夥伴手動輸入。

總體而言,70邁的語音辨識系統還是很優秀的,絕大部分的日常使用都可以通過語音操作完成,保證了駕駛安全性。

導航功能

70邁智慧後視鏡自帶的是高德導航,由於我平時手機裡安裝的就是高德,所以使用起來基本無縫銜接。除了平時去陌生地方需要導航功能之外,這套功能對我的最大用處,是可以即時播報路況和監控提醒,畢竟,在這之前我已經被扣了好幾次分,每次出門都必須小心謹慎。

這套導航系統的設計與手機基本一致,但大概因為局限於後視鏡的介面顯示,當導航位址下發以後,地圖就會自動按照自訂的模式確定路線,而不像手機端,可以先選擇時間和距離最滿意的一套方案。

雖說可以提前選擇躲避擁堵、高速優先等,但由於平時完全依靠語音操作,系統自動跳轉到預設路線,我也就默認這是最佳路線,等我意識到不適合再重新調整已經來不及了,既影響安全、也影響效率。

拋開高德地圖的路線問題,這個智慧後視鏡的導航顯示還是很不錯的。主介面的地圖導航位於整個智慧後視鏡右側,如需全屏顯示導航介面,只需語音下達指令便可。

在開車過程中,後視鏡會進入休眠狀態,導航路線會以簡化形式在後視鏡的左側及螢幕下方顯示,包括直行、轉向、限速提醒、距離出口位置等最簡單的資訊,同時搭配語音提醒,這樣一來,駕駛員的視線只需要稍微轉移就能做出準確的駕駛判斷,不影響駕駛安全。

至於夜晚的畫面顯示問題,由於這個後視鏡具有防炫目的功能,而且對圖表進行了顏色加強處理,所以在晚上、後面車輛打開車燈的情況下,導航指示也能清晰顯示。

另外,經過兩周的使用統計,在僅適用於導航的情況下,每天的流量消耗大約在5MB左右,系統贈送的每月500MB流量足夠使用。

娛樂功能

於我個人而言,一套車載系統的娛樂功能只需要一樣就夠了,那就是音樂。其實在我逍客low low的系統裡,也有電臺和USB兩個管道可以聽音樂,基本需求也能滿足了。

除了線上音樂,另一種娛樂模式就是手機連接藍牙,播放手機裡的自帶音樂。一般來說,我會在出發前連接上藍牙,再用語音控制音樂的播放。後視鏡每次只能連接一個手機,如果想切換設備,需要先斷開已連接的手機。

藍牙連接還可以隨時撥打、接聽電話,只需要同步手機通訊錄就可以語音撥打任何一個連絡人的電話,雖然這是一個很普遍的車載系統功能,但在我的逍客裡,實在是無法享受。另外,來電接聽與拒絕,可以通過手勢控制,向左滑動是接聽、向右滑動拒絕。

但是,藍牙連接手機也有三個bug:

播放手機音樂時,無法通過語音控制播放下一首,一旦下達指令(包括調節音量等其他操作),藍牙連接就會自動斷開,完成指令後想要繼續播放音樂,則需要通過在手機上手動操作。

通過後視鏡撥打電話,大部分情況下音量都非常小,對方難以聽清對話,這樣一來,體驗就大打折扣了。

ADAS

ADAS,即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是目前很多車型在高配裡提供的安全協助工具,其中包括自我調整巡航、並線輔助、碰撞預警等等。這些功能都是我的逍客所不具備的,同時,也不是一般的後裝車載系統可以提供。

因此,70邁智慧後視鏡裡提供了ADAS,是一個極具競爭力的功能,依靠後視鏡上自帶的感測器,這個相對簡化的ADAS能夠提供3個日常提醒功能:1.前車起步;2.碰撞提醒;3. 車道保持。

ADAS初次使用前,需要進行一些簡單的設置,比如調整好車輛所在道路的水準位置,已保證日常道路監測的準確性。在ASAD介面裡,可以顯示前方車輛所在位置,以及與他們的大致距離(根據當時車速,以秒顯示與前車距離)。

真正的輔助其實是依靠後視鏡左側的小圖示作為提醒。當後視鏡進入休眠狀態,無論是前車啟動、碰撞預警、還是車道偏離,都有相應的小圖示以及語音雙重提醒。

我大概總結了三種模式的工作環境:

1.前車啟動一般作用於交通燈等待時,準確度高,但由於感測器對前方物體的預判不算精准,有時候停車場出口的閘機打開,也會誤識別為“前車起步”。

2.根據日常觀察,碰撞預警一般作用在與前車距離2米左右,準確度高,但僅能識別正前方的車輛;

2.車道偏離提醒作用在時速80公里以上,由於這是後裝配件,與車內其他功能不相容,所以不像原裝ADAS,即使並線之前打了轉向燈,後視鏡依然會作出相應的提醒。

總體而言,70邁智慧後視鏡的ADAS功能體驗不錯,我一般會讓其一直工作,為我平時出行提供必要的安全輔助。

行車記錄

於我個人而言,行車記錄算是這個智慧後視鏡裡最用不上的功能。其實對於大部分使用者來說,行車記錄儀的作用也僅僅在事故發生時用作證據支撐。

不過,在70邁智慧後視鏡裡,這種行車記錄的功能是可以轉化為一種娛樂功能的。通過語音操控,可以控制攝像頭進行圖片或視頻拍攝,在長途出行時用作形成記錄,也算是一種不錯的體驗,當然,需要注意的是SD卡的記憶體問題。

行車記錄儀的拍攝模式是自動啟動的,每兩分鐘為一個視頻檔保存在系統內,如需將視頻轉移到手機端,要用手機連上智慧後視鏡的無線WiFi,所有視頻和圖片檔便自動在70邁手機APP上顯示。

總結:

在為期兩周的體驗裡,我大概每天都會有至少1小時與70邁相處,所經歷的路況涵蓋了絕大部分日常出行情況。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這樣一個後裝的智慧後視鏡,到底能不能彌補我當時少付一萬多元而錯過的車載系統功能?

第一,功能方面:目前大部分原裝的車載系統都提供了線上音樂、線上導航、手機互聯(carplay、carlife等)、車載4G等功能,而在日常出行中,原裝車機與後裝的智慧後視鏡所提供的功能差異不大。從我個人出發,這些功能已經能夠完美彌補遺憾。至於一些原裝車機提供的語音控制車內溫度、開啟雨刮等花哨功能,在我看來實用性並不高,等系統識別需求並完成操作的時間,我早就手動完成了。

第二,體驗方面:在參與眾測之前,我與一些小夥伴曾討論過“駕駛員查看後視鏡or中控屏的視線距離與安全問題”。事實上, 使用智慧後視鏡的體驗與平時查看車內後視鏡基本一致,視線稍微向上平移即可,而且小邁設計的導航簡化介面,比一般的中控系統顯示更加清晰。至於其他功能的體驗,由於大部分通過語音操作,因此省去了重新適應的繁瑣。

第三:性價比方面:有過汽車選購經驗的消費者大概都瞭解,廠商對於不同配置的定價十分刁鑽,如果單純為了車載系統的功能而追加預算,那麼極有可能要為其他一些不想要的花哨功能買單,比如我自己就不太追求天窗、自動大燈清洗等配置。因此,如果僅僅是想要車載系統的功能,倒不如花少錢買一個後裝的智慧後視鏡。

總體而言,這款小米70邁智慧後視鏡可以完整解決我此前因購買低配而錯過的車載系統功能,甚至還提供了更為高階的駕駛協助工具。結合1299元的價格,我想,這款高性價比的產品還是值得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