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石博會7月10日開幕 2.3億“雞缸杯”將亮相

近日,記者從昆明國際石博覽會組委會獲悉,7月10日至17日,2017中國昆明國際石博覽會(以下簡稱昆明石博會)將如期舉行。在本次展會4號館精品展區裡,遊客將看到最精彩的、最貴重的精品,

其中價值2.3億元的雞缸杯將亮相。而最早于商代的玉器《玉鳳》,則讓觀眾大開眼界,領略古人在最久遠年代的玉石情緣。

此次參展的寶玉石文物藝術品,帶來的是河南的中原玉文化,同時,也能令昆明市民觀瞻到中華文明發源地的精品與歷史造詣。今年石博會上,來自河南的高古玉、高古瓷、官窯瓷器等眾多價值不菲的文物藝術品將在精品館內進行集中展示,其中不乏代表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巔峰時期的代表作品,

正可謂“外行驚歎,內行垂涎,技藝高超,美輪美奐”。

本次參展藝術品中的幾個“之最”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最貴重雞缸杯

此杯為明成化皇帝時飲茶、飲酒器物。胎質精細如玉、釉面迎光斜視成肉紅色。

鬥彩繪畫,美豔恰當。公雞母雞活靈活現,小雞憨態可掬。著名收藏家劉益謙先生曾以2.3億的價格拍得此雞缸杯,與故宮款,臺灣故宮款,在胎、釉、畫、款等方面皆具相同,並有窯址出土物證佐,為本次展會的最高值文物藝術品。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最稀有北宋汝窯葵口洗

汝窯在宋代便是皇家禦貢之物。其天之藍青,器之潔簡,釉之益潤,實為大道之無形之器。而汝窯存世極罕,總列公私收藏,流傳至今者,不過百餘。據悉,已知的宋代汝窯僅65件,其中臺北故宮21件,北京故宮17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大衛中國藝術基金會7件,其它散藏於美、日博物館和私人收藏月10件。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最久遠商代玉鳳

中國原始時代的玉器主要應用於作戰,後來逐漸演變為裝飾物。到商朝,玉器工藝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準,而且玉也成為當時貴族地位和身份的象徵,受到社會的普遍重視。著名的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了大量玉器,它們造型各異,品種齊全,尤其以雕琢成人物和動物形象的裝飾品最為出色。

其中,雕成動物形象的玉器有數十種,有的是圓雕,有的是浮雕或玉片。儘管一些玉飾體積很小,但雕琢得極為生動。工匠們以高超的琢玉技巧,隨心所欲地傳達出各種動物的不同神態。《玉鳳》是其中最有代表性作品之一。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最有名大明宣德青花

明朝宣德官窯青花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燒造數量上也是空前的,據《大明會典》記載,宣德八年(1433年),朝廷一次就下達了要景德鎮燒造龍鳳瓷器四十四萬三千五百件的任務。其中青花占大多數,由此可見其燒造規模、數量之大。產品不僅供宮廷日常生活之需,而且也作為商品大量行銷海外,以及對國外入貢者的答贈,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見證。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最神秘漢代玉覆面

古人曾認為玉可以防止靈魂出殼,可以保證屍體不腐爛,正是緣於這種說法,西周時期,一種特殊的喪葬用玉―――玉覆面出現了。它用各種玉料對應人的五官及面部其他特徵製成飾片,綴飾於紡織品上,用於殮葬時覆蓋在死者面部。當然,這種奢華的喪葬品僅出現于貴族墓葬中。玉覆面在兩周盛行一時,發展到漢代成為備受世人矚目的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絲縷玉衣等等,即用玉密密地包裹死者全身,這標誌著喪葬玉發展到巔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最有名大明宣德青花

明朝宣德官窯青花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燒造數量上也是空前的,據《大明會典》記載,宣德八年(1433年),朝廷一次就下達了要景德鎮燒造龍鳳瓷器四十四萬三千五百件的任務。其中青花占大多數,由此可見其燒造規模、數量之大。產品不僅供宮廷日常生活之需,而且也作為商品大量行銷海外,以及對國外入貢者的答贈,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見證。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最神秘漢代玉覆面

古人曾認為玉可以防止靈魂出殼,可以保證屍體不腐爛,正是緣於這種說法,西周時期,一種特殊的喪葬用玉―――玉覆面出現了。它用各種玉料對應人的五官及面部其他特徵製成飾片,綴飾於紡織品上,用於殮葬時覆蓋在死者面部。當然,這種奢華的喪葬品僅出現于貴族墓葬中。玉覆面在兩周盛行一時,發展到漢代成為備受世人矚目的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絲縷玉衣等等,即用玉密密地包裹死者全身,這標誌著喪葬玉發展到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