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睿智的父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問這四個問題!

【聊爸-詹晶明】

一般情況下,父親在實際的家庭教育中,主動參與的時間是遠少於母親的。所以,大部分的時候,父親對於孩子的教育和影響都是通過孩子對其的觀察和判斷來深化的。

當然也有一些父親,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付出過巨多的努力。我記得有位年輕人跟我說起他的父親,那是又恨又敬呀。

他說:“我就是想逃離他,我才來到了這個小城市的。我真心不希望自己成為他那樣的父親,我會給我的孩子更多的自由……”

從他有記憶開始,他的父親對他就有十分嚴苛的要求:

不能衣著不整

不許說話粗鄙

不得沒有計劃

不可一日不讀書

……

從他上幼稚園大班的時候開始,

每年的春節,他的父親都會給他開一串書單,說新的一年裡必須讀完它們。

到了他十歲左右的時候,別的同學已經蠢蠢欲動地要進入青春期叛逆了,他的父親就跟他說了一句十分厲害的話,從此他再沒有反抗過,一直乖乖的——

在你的決定

還不能比老爸的更正確之前

你必須聽從我的決定

你什麼時候

能自己做出更多正確決定了

我就開始聽你的

否則,那就是

在犯傻,要聽錯誤的

當然也因為他很乖,他父親很強大,有管理得很細緻,他在學校裡就是令所有老師和父母超愛的“品學兼優生”,一再跳級,十五歲考進了中國名牌大學。

可是他僅僅只是驕傲了一下——哎!我很厲害哦!然後就再次進入到了孤獨心靈世界。他說他的學生生涯從第一次跳級開始,就逐步地走向了孤獨,沒有同學和朋友。尤其是到了大學,他的同學都是青年,

而他只能算是青少年。別的同學都在熱烈而竊竊地討論談戀愛的事情,他卻被同學隨時回避掉了。

他說好在當時,他媽媽總是到學校門口來接他,一路上可以跟媽媽說東說西。他說:“其實到現在我都沒有在心裡感謝過我的父親,他的教育讓我成為了少年大學生,可是這些在他人眼中了不起的教育成就,對我有什麼意義呢?

“我除了讀書,就是讀書,我連跟人打交道都不會。

相反,我卻把我父親言簡意賅,一針見血的說話風格學得是淋漓盡致,隨時都能找到別人的錯誤——好像我讀書的目的就是去找別人的錯,證明自己的正確一樣。

他只有證明自己的決定比父親的決定更正確,才能獲得自由。所以,他父親不會輕易地讓他自由,他卻在努力地爭取早日自由——證明自己是正確。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虛偽民主教育呀!

“唉……你知道嗎?我花了整整三、四年的時間來學習閉嘴,

學習讚賞,學習怎樣斷除習慣說人錯誤的壞毛病。”

不過,我覺得我父親真的了不起。他竟然可以每年給我開出書單,一年大約二十本左右,一直開到我28歲,我真正決定叛逃他的那一年為止。我想想,我未必能為我的兒子開上二十多年的書單,他真的很嚴謹,很了不起!

我很佩服另一位父親教導孩子的方法,敬佩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他很簡單;二是他能堅持簡單。

一個教育工作者,能創立一個高效的簡單教育方法,那是要有很高明的智慧了。如果還能堅持不變地執行下去,那就更需要內心的強大自信和通透悟性了。

這位父親就是這麼樣的一位智者。

他只要在家,沒有外出辦事,就幾乎每天都會與孩子交流四個問題,他說這四個問題孩子其實很喜歡與我們交流,我們也可以通過這四個問題,很好地瞭解我們的孩子,教導我們的孩子。

1寶貝,今天學校裡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嗎?

關於這一點,對於孩子來說根本不是“提問”,不是“問題”,而是在充分地感受到我們父母很關心他,很想知道他在幼稚園,在學校的故事。喜歡聽他講各種同學們的,老師們的故事。

因為這個問題裡有“有趣”這詞,所以,它暗示了一個正面積極的情緒力量,指引著孩子去記憶更多好的快樂的事情,而不是在提醒孩子放不下一些“委屈”。

無論孩子有多麼的小,或者多麼的大,他們在描述他們認為“有趣”的事的時候,都將會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他們的價值觀傾向——是喜歡惡作劇;是喜歡新奇事;是追求友善,是樂於助人……

因此,我們與孩子在這個問題上的交流,會深深地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形成。

2看看我家寶貝,今天有哪些好表現,快來跟爸爸說一下?

給孩子一個可以展現自己優秀的機會,實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獲得更多的肯定和讚賞,這樣我們就知道了怎麼做,才是好的,是最好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自己是最好的哪一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進取心”、“上進心”。

這位父親,很懂得孩子的內心需求,他總是要很熱情地,甚至表現出驚喜地在認真聽孩子的“好表現”,每次都會給予孩子鼓勵,給孩子一個緊緊地擁抱,或者高高地舉起來,或者立馬“頒獎”等

所以,孩子很願意跟爸爸說自己的好表現——這也意味著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會越來越願意自覺地做出“好表現”了。良好的習慣,自覺的善良,就是這樣悄悄地被培養出來的。

3最近老師教了些什麼,來教教爸爸,好嗎?

好為人師,是人的天性。孩子們學到的知識,遠遠地大於他們現在可以運用的程度,如果所有的知識,只有馬上能運用才去學的話,才能激發起孩子的學習熱情的話,那學習的知識是不具有儲備性的,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景象就會天天出現了。學習也失去最重要的價值——超前預知。

由此,這位父親找到了這個方法,讓孩子學會了,就來教爸爸。把知識傳播出去,並獲得讚賞,獲得鼓勵,就是一個能令人非常興奮運用呀!

再說,孩子為了能像老師那樣,帥氣的、有趣的、美美的、自信的教爸爸,那孩子一定會不僅認真聽老師講課,還會認真地下意識地去模仿老師的上課方式哦!

那我們還用擔心孩子不好好聽講嗎?

4有什麼需要爸爸幫忙的嗎?

這句話,是對孩子極大的關心和支持,並在告訴孩子,爸爸是他永遠的支持者。

而且,這句話還有一個更有意思的暗示——寶貝,這些事情是你的,不是爸爸的。所以,爸爸只能是給你幫忙,你自己才是這些事情的主導者哦!

這個暗示,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最佳途徑了。尤其是在心理上的獨立性培養,這句話,這個問題可是不可或缺的唷!

這位父親還特別強調——

“有什麼需要爸爸幫忙的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態度,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很需要很需要!

我也想到了我自己。在兒子小的時候,我經常出差工作,很少陪他。但每次回家都要請兒子彈一首新曲子給我聽,我每次都聽得很認真,很享受,很興奮!都會告訴兒子,我聽到了什麼,我還想他再重複彈一遍那個部分,我告訴他,我很喜歡很喜歡。

十幾年過去了,他出國學習了,我們還是很少見面。但每次見面,兒子都一定會給我彈一首新曲子,是專門為我而練習準備的。直至今日他都大學畢業了,還是如此!

我和兒子都享受著這份的父子情,相互都在對方的鼓勵下、支持下,快樂地做著自己的事情。孩子的媽媽,很欣慰,有時還很感動我們父子之間的默契。

我和兒子之間都會相互問:“需要我幫什麼忙嗎?”哈哈,我們的責任界定一直都很清晰。我們很享受,很幸福!感謝我的兒子,也祝福天下所有的爸爸!

一個教育工作者,能創立一個高效的簡單教育方法,那是要有很高明的智慧了。如果還能堅持不變地執行下去,那就更需要內心的強大自信和通透悟性了。

這位父親就是這麼樣的一位智者。

他只要在家,沒有外出辦事,就幾乎每天都會與孩子交流四個問題,他說這四個問題孩子其實很喜歡與我們交流,我們也可以通過這四個問題,很好地瞭解我們的孩子,教導我們的孩子。

1寶貝,今天學校裡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嗎?

關於這一點,對於孩子來說根本不是“提問”,不是“問題”,而是在充分地感受到我們父母很關心他,很想知道他在幼稚園,在學校的故事。喜歡聽他講各種同學們的,老師們的故事。

因為這個問題裡有“有趣”這詞,所以,它暗示了一個正面積極的情緒力量,指引著孩子去記憶更多好的快樂的事情,而不是在提醒孩子放不下一些“委屈”。

無論孩子有多麼的小,或者多麼的大,他們在描述他們認為“有趣”的事的時候,都將會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他們的價值觀傾向——是喜歡惡作劇;是喜歡新奇事;是追求友善,是樂於助人……

因此,我們與孩子在這個問題上的交流,會深深地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形成。

2看看我家寶貝,今天有哪些好表現,快來跟爸爸說一下?

給孩子一個可以展現自己優秀的機會,實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獲得更多的肯定和讚賞,這樣我們就知道了怎麼做,才是好的,是最好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自己是最好的哪一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進取心”、“上進心”。

這位父親,很懂得孩子的內心需求,他總是要很熱情地,甚至表現出驚喜地在認真聽孩子的“好表現”,每次都會給予孩子鼓勵,給孩子一個緊緊地擁抱,或者高高地舉起來,或者立馬“頒獎”等

所以,孩子很願意跟爸爸說自己的好表現——這也意味著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會越來越願意自覺地做出“好表現”了。良好的習慣,自覺的善良,就是這樣悄悄地被培養出來的。

3最近老師教了些什麼,來教教爸爸,好嗎?

好為人師,是人的天性。孩子們學到的知識,遠遠地大於他們現在可以運用的程度,如果所有的知識,只有馬上能運用才去學的話,才能激發起孩子的學習熱情的話,那學習的知識是不具有儲備性的,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景象就會天天出現了。學習也失去最重要的價值——超前預知。

由此,這位父親找到了這個方法,讓孩子學會了,就來教爸爸。把知識傳播出去,並獲得讚賞,獲得鼓勵,就是一個能令人非常興奮運用呀!

再說,孩子為了能像老師那樣,帥氣的、有趣的、美美的、自信的教爸爸,那孩子一定會不僅認真聽老師講課,還會認真地下意識地去模仿老師的上課方式哦!

那我們還用擔心孩子不好好聽講嗎?

4有什麼需要爸爸幫忙的嗎?

這句話,是對孩子極大的關心和支持,並在告訴孩子,爸爸是他永遠的支持者。

而且,這句話還有一個更有意思的暗示——寶貝,這些事情是你的,不是爸爸的。所以,爸爸只能是給你幫忙,你自己才是這些事情的主導者哦!

這個暗示,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最佳途徑了。尤其是在心理上的獨立性培養,這句話,這個問題可是不可或缺的唷!

這位父親還特別強調——

“有什麼需要爸爸幫忙的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態度,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很需要很需要!

我也想到了我自己。在兒子小的時候,我經常出差工作,很少陪他。但每次回家都要請兒子彈一首新曲子給我聽,我每次都聽得很認真,很享受,很興奮!都會告訴兒子,我聽到了什麼,我還想他再重複彈一遍那個部分,我告訴他,我很喜歡很喜歡。

十幾年過去了,他出國學習了,我們還是很少見面。但每次見面,兒子都一定會給我彈一首新曲子,是專門為我而練習準備的。直至今日他都大學畢業了,還是如此!

我和兒子都享受著這份的父子情,相互都在對方的鼓勵下、支持下,快樂地做著自己的事情。孩子的媽媽,很欣慰,有時還很感動我們父子之間的默契。

我和兒子之間都會相互問:“需要我幫什麼忙嗎?”哈哈,我們的責任界定一直都很清晰。我們很享受,很幸福!感謝我的兒子,也祝福天下所有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