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都健康大講堂直播第三期】兒童多動症?抽動症?元兇是誰?危害多大?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童神經專科主任羅向陽教授

你知道嗎?小孩學習壓力大、平常愛玩電子遊戲,可能會導致抽動症!而孩子緊張時常做的擠眉弄眼或者是不斷的大聲清嗓子可能並不是孩子故意調皮搗蛋,

而是得了抽動症。昨天,南都健康大講堂第三期直播請來了知名的兒科神經內分泌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童神經專科主任羅向陽教授,一場名為《孩子擠眉弄眼是病嗎》的專題講座由此展開……家長們發現原來大家熟知的多動症孩子也會合並抽動症。

羅向陽教授接受南都記者曾文瓊採訪。

還等什麼,拿走不謝

問答在此,仔細瞧瞧
1何謂兒童抽動症?

A:典型的抽動症症狀是比較頻繁地不自主的、反復的快速的一個或多個部位肌肉抽動和發生抽動的綜合征,其發病率卻越來越高。

2怎麼甄別多動症和抽動症?

A:多動症和抽動症都是身體功能障礙,可以共患,

但內容不一樣,抽動症的動作是刻板的,比較怪異的舉動,而多動症則是正常的動作,只是動作比較多。多動症的核心問題是注意力缺陷,大腦不能控制動作導致,其最大的問題是孩子的學習能力下降。而抽動症是由於神經系統發育不全導致異常的動作。

3抽動症什麼年齡高發?為什麼?危害多大?

A:一些孩子會在2--15歲發病,其中以男孩為多。除了先天的神經發育缺陷以外,後天的因素,例如孩子壓力過大、過於晚睡、愛玩電腦遊戲也是誘發因素。“很多家長喜歡呵斥孩子,對孩子的成績要求過高、過於管教等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比較敏感的孩子就容易誘發抽動症。” 性格過於內向的孩子因為不容易釋放壓力,可能更容易患病。羅向陽教授強調,咽喉部存在的潛伏感染也會誘發抽動症,必須要徹底治療,此外抽動症也會遺傳。“抽動症不會影響孩子智力,但小孩會因為經常的抽動而引發自卑心理,因此及早的治療將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4怎麼治療?平時要注意什麼?

A:除了配合藥物治療,及時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有自由放鬆的時間,堅持早睡的規律作息時間、少吃煎炸上火的食物以及皮蛋等含鉛的食物也有利於治療。

5小孩的爸爸有多動症,是否有遺傳的因素?是否會發展成癲癇?小孩運動量過大是否過度疲勞? 

A:多動症有遺傳性,需要家長觀察症狀有沒有影響到學習,如果有影響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多動症不會自動發展為癲癇,但可能會共患癲癇,這是因為兒童腦結構出現在異常情況時,導致同時出現多動症和癲癇兩個病症同時發作。運動量過大疲勞不會導致抽動症,孩子多點戶外運動是好的,腦力疲勞才會導致抽動。

6孩子在醫院做了抽動症的藥物治療,治療後孩子與家人的溝通變少,在學業上很難遵守與家長的約定,加上晚上很難早睡,學習時注意力不夠集中要怎麼辦?


A:孩子不自覺,主要是家長執行力的問題。一方面家長要把任務具體化,不能籠統,讓孩子找到執行的點,一步步增加任務完成量。不能用呵斥孩子的方法讓孩子入睡,以身作則,體現自己的執行力,軟硬兼施。這都需要家長用智慧説明孩子樹立規矩、遵守規矩。

7小孩在回答問題、背誦時,一隻手不由自主地動,這個是抽動症嗎?寫字寫反是抽動症嗎?


A:這不是抽動症,這只是壓力大的時候形成的習慣,可能只是心理壓力大,無意識動作幫助孩子釋放壓力。
寫字寫反也不是抽動症,但需要做腦結構檢查。只要孩子的學業生活不受影響,基本就不是抽動症,家長可以做基本習慣的培養。

8每次批評小孩子,他會好生氣扔東西或者咬東西,還要打自己和打我,這是不是抽動症的表現?

 
A:這是教育問題,不是抽動症。要對孩子有嚴格約束,也要有寬恕的空間。不要讓孩子有空間去犯錯誤,批評力度可能不夠,建議家長檢討教育方法上存在的問題,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9女孩子六歲多,手好像不能停下來。例如看書時總拿手指折書角,沒東西弄就絞衣服。平時站著或坐著時總愛挨著大人或東西。這是什麼問題嗎?


A:這不像是多動症或抽動症的表現,但應該存在心理問題,應求助兒童心理醫生。如果孩子過於內向膽怯,要幫助及時解決問題,不然會影響以後的社會成就。

10我家孩子5歲,因為抽動症服用賴氨基酸維生素B12,還做過腦電圖,我想知道我們吃的這個藥是起什麼作用的!抽動症需要藥物治療嗎?症狀變輕了還會復發嗎?


A:臨床上抽動症可以什麼都不做,但如果有潛在的病菌感染要做檢查。關鍵要看孩子表現,不嚴重可以吃維生素,改善身體營養。若嚴重要採用藥物治療。復發是正常的,是長期的體質問題,神經質體質,比較敏感,會在壓力下復發。

11孩子喜歡眨眼睛,存在鏈球菌感染,需要看風濕免疫科嗎?


A:不需要看風濕免疫科,但要清除鏈球菌感染這樣的誘因後,再去治療抽動症。

12小男孩七歲了,學習或活動期間注意力總是不集中,動來動去,搞小動作,影響他人;在學習的時候也待不住,眼神不集中,靜坐不下來,手要搞別的東西,還有走路的時候喜歡跳來跳去,這些是多動症的表現嗎?

A:從症狀來看很像,家長應該帶孩子來及時就醫。

後記:今後南都健康大講堂將繼續沿用“健康大講堂+bus和南都APP!

 

 線上觀看直播,請長按下列二維碼

統籌:劉生

采寫:南都記者 曾文瓊 實習生 江欣蔚 黃暢琳 通訊員 林偉呤

例如孩子壓力過大、過於晚睡、愛玩電腦遊戲也是誘發因素。“很多家長喜歡呵斥孩子,對孩子的成績要求過高、過於管教等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比較敏感的孩子就容易誘發抽動症。” 性格過於內向的孩子因為不容易釋放壓力,可能更容易患病。羅向陽教授強調,咽喉部存在的潛伏感染也會誘發抽動症,必須要徹底治療,此外抽動症也會遺傳。“抽動症不會影響孩子智力,但小孩會因為經常的抽動而引發自卑心理,因此及早的治療將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4怎麼治療?平時要注意什麼?

A:除了配合藥物治療,及時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有自由放鬆的時間,堅持早睡的規律作息時間、少吃煎炸上火的食物以及皮蛋等含鉛的食物也有利於治療。

5小孩的爸爸有多動症,是否有遺傳的因素?是否會發展成癲癇?小孩運動量過大是否過度疲勞? 

A:多動症有遺傳性,需要家長觀察症狀有沒有影響到學習,如果有影響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多動症不會自動發展為癲癇,但可能會共患癲癇,這是因為兒童腦結構出現在異常情況時,導致同時出現多動症和癲癇兩個病症同時發作。運動量過大疲勞不會導致抽動症,孩子多點戶外運動是好的,腦力疲勞才會導致抽動。

6孩子在醫院做了抽動症的藥物治療,治療後孩子與家人的溝通變少,在學業上很難遵守與家長的約定,加上晚上很難早睡,學習時注意力不夠集中要怎麼辦?


A:孩子不自覺,主要是家長執行力的問題。一方面家長要把任務具體化,不能籠統,讓孩子找到執行的點,一步步增加任務完成量。不能用呵斥孩子的方法讓孩子入睡,以身作則,體現自己的執行力,軟硬兼施。這都需要家長用智慧説明孩子樹立規矩、遵守規矩。

7小孩在回答問題、背誦時,一隻手不由自主地動,這個是抽動症嗎?寫字寫反是抽動症嗎?


A:這不是抽動症,這只是壓力大的時候形成的習慣,可能只是心理壓力大,無意識動作幫助孩子釋放壓力。
寫字寫反也不是抽動症,但需要做腦結構檢查。只要孩子的學業生活不受影響,基本就不是抽動症,家長可以做基本習慣的培養。

8每次批評小孩子,他會好生氣扔東西或者咬東西,還要打自己和打我,這是不是抽動症的表現?

 
A:這是教育問題,不是抽動症。要對孩子有嚴格約束,也要有寬恕的空間。不要讓孩子有空間去犯錯誤,批評力度可能不夠,建議家長檢討教育方法上存在的問題,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9女孩子六歲多,手好像不能停下來。例如看書時總拿手指折書角,沒東西弄就絞衣服。平時站著或坐著時總愛挨著大人或東西。這是什麼問題嗎?


A:這不像是多動症或抽動症的表現,但應該存在心理問題,應求助兒童心理醫生。如果孩子過於內向膽怯,要幫助及時解決問題,不然會影響以後的社會成就。

10我家孩子5歲,因為抽動症服用賴氨基酸維生素B12,還做過腦電圖,我想知道我們吃的這個藥是起什麼作用的!抽動症需要藥物治療嗎?症狀變輕了還會復發嗎?


A:臨床上抽動症可以什麼都不做,但如果有潛在的病菌感染要做檢查。關鍵要看孩子表現,不嚴重可以吃維生素,改善身體營養。若嚴重要採用藥物治療。復發是正常的,是長期的體質問題,神經質體質,比較敏感,會在壓力下復發。

11孩子喜歡眨眼睛,存在鏈球菌感染,需要看風濕免疫科嗎?


A:不需要看風濕免疫科,但要清除鏈球菌感染這樣的誘因後,再去治療抽動症。

12小男孩七歲了,學習或活動期間注意力總是不集中,動來動去,搞小動作,影響他人;在學習的時候也待不住,眼神不集中,靜坐不下來,手要搞別的東西,還有走路的時候喜歡跳來跳去,這些是多動症的表現嗎?

A:從症狀來看很像,家長應該帶孩子來及時就醫。

後記:今後南都健康大講堂將繼續沿用“健康大講堂+bus和南都APP!

 

 線上觀看直播,請長按下列二維碼

統籌:劉生

采寫:南都記者 曾文瓊 實習生 江欣蔚 黃暢琳 通訊員 林偉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