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5G白皮書發佈 帶動直接經濟產出6.3萬億

6月12日至13日2017年IMT-2020(5G)峰會在北京舉行。峰會向業界發佈了我國首部《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和《5G網路安全需求與架構白皮書》。

《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提出,5G作為通用目的技術,將全面構築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

從線上到線下、從消費到生產,從平臺到生態,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預計2030年,5G將帶動我國直接經濟產出6.3萬億元、就業機會800萬個;在間接貢獻方面,5G將帶動總產出10.6萬億元、就業機會1150萬個。

《5G網路安全需求與架構白皮書》提出,除滿足基本通信安全外,5G網路安全機制將為不同業務場景提供差異化安全服務,能夠適應多種網路接入方式及新型網路架構,

按需保護用戶隱私,並可以提供開放的安全能力。

在5G產業的推進工程中,頻段可以說是最關鍵最核心的內容。5G如果不能形成一個統一頻段,未來在一個手機平臺裡面既要支持4G,還要支持5G,到各國還要不斷切換,這是非常大的工程。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奚國華在5G峰會上表示,產業界應積極推動形成全球統一的5G標準,力爭形成更多全球統一的5G工作頻段。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奚國華

我國最近在頻率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和進展,上周(6月5號)工信部發佈了《公開徵求對第五代國際移動通信系統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的意見》。在6月8號又進一步徵集在高頻段毫米波頻段(24.75-27.5GHz、37-42.5GHz)如何來使用5G的徵求意見。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在5G關鍵技術、頻譜、安全等方面形成多項研究報告,並將研究成果貢獻於國際標準及全球頻譜規劃。同時通過中日韓聯合會議等平臺,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與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進行交流,促進對重點技術標準方向形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