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連雲港17名醫生揮別家人 讓青春在援外中綻放

【連網】 中國與圭亞那,隔著一個地球直徑,隔著千山萬水,

卻隔不了中國人道主義之大愛。6月12日,17位連雲港籍的醫護人員闊別故鄉和家人,前往南美國家圭亞那和地中海國家馬爾他執行為期一年的援外任務。

他們是一群踐行希波克拉底誓言的中國醫生,是一群擔負國家使命的中國醫生,是一群發揚“白求恩”人道主義精神的中國醫生。在那裡,他們將完成祖國交付的援外醫療任務。

大愛啟程 祖國任務高於一切

匡蕾是這次援外醫療隊四個媽媽之一。

在昨天的歡送儀式上,95歲的奶奶專門從家裡過來給她送行。樂觀是記者見到匡蕾最直接的感受,然而提起家裡親人,匡蕾的眼睛濕潤了。

“昨晚我對兒子說,媽媽特別想多陪你幾天。兒子卻對我說‘我知道媽媽幹的是正事,是為國家去幫助圭亞那人民的,我不能拖媽媽的後腿’。”匡蕾說,“聽到這樣的話語,我感到特別驕傲。”

“剛開始聽說他報名的時候,

我並沒有想到他會被選中。”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王穎的丈夫馮繼英是此次援外醫療隊博士麻醉師。

作為雙職工都是醫生的家庭,馮繼英和妻子工作都非常忙。今年,馮繼英家孩子將讀初二年級,負責“主管”孩子學習的馮繼英出國援外了,家裡重任都壓到了妻子王穎的身上。妻子王穎提起這件事眼眶有點濕潤。她說:“雖然有萬般捨不得,但是我依舊對他說‘放心’,家裡有我。

市中醫院的楊曉明醫生同他的夥伴們此行目的地是地中海國家馬爾他。作為中醫援外的代表,他感到非常光榮。6月12日早晨,平常很少送孩子的他堅持把女兒送到了幼稚園。“我們這個年齡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昨晚,我看著妻子幫我整理行李,我內心特別酸楚。出國援外承擔的是國家任務,我們要毫不猶豫地完成任務”楊曉明說。

張立元醫生6月11日專門趕到徐州看望了父親。

張立元父親身體不是很好,早前,張立元本打算將父親從徐州老家接到連雲港照顧,但因為援外任務,這個盡孝機會又被推遲了。張立元告訴記者,早前,他在美國學習,沒有時間照顧父親。當時,他就暗暗發誓回國後一定要把父親接到身邊照顧。沒曾想,國家又交付我援外的任務。今年春節,他把這個消息告訴母親的時候,母親默默地對我說:“孩子你去吧,國家需要你。

王雪是這次援外醫療隊最小的媽媽,馬上就要離開家鄉了,她最想對女兒說句話:“加油,寶寶!”

採訪中,記者聽這些援外隊員們講過許多他們家人的故事。雖然這些小家庭或多或少都有困難,但是他們依舊接過了祖國交付的援外任務,舍小家顧大家,彰顯著人道主義精神和醫者仁心。

陣容豪華

選出最好的醫生去援外

位於南美洲東北部的圭亞那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受經濟影響,該國醫療人才流失嚴重,全國只有27家醫院,750余名醫生。即使是首都喬治城醫院這樣的全國最高等級公立醫院,還是深受硬體條件落後、人員匱乏等問題的困擾,非常依賴國際援助。

自1993年中國向圭亞那派遣醫療隊以來,中國醫生在圭亞那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支撐醫院多個科室的日常運轉。市衛計委醫政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國家任務,我們要求每一個醫院要選出最好的醫生到圭亞那和馬爾他去援外,要在外國彰顯中國醫生和連雲港醫生的時代風采。

“我們鼓勵所有符合條件的醫生積極報名參加援外醫療隊。”市第一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醫院希望選出一批代表技術過硬、醫德出眾、知識全面的年輕骨幹參與此次援外醫療隊任務。

援外任務徵集令發出後,僅市第一人民醫院就有30多人報名,既有主任醫師,也有副主任醫師,還有一些具有博士學歷的醫生。市第二人民醫院很多年輕醫生也紛紛報名參加。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餘仔軍是新晉的博士醫生。在出征前,他剛剛獲得南京醫科大學普外科博士學位。“作為一名新晉博士,我感覺這次去圭亞那意義非凡。這是我最好的博士畢業旅行。在那個遙遠的國度,我將同夥伴們一起書寫中國醫生的援外故事。”餘仔軍說。

經過層層選拔,最終17名援外隊員入選。2017年2月,當港城大多數家庭依舊沉浸在春節氣氛時,連雲港援外醫療隊的隊員們已經整裝出發前往南京學習各種知識。在三個多月的學習中,他們不僅要學習更多的醫學知識,還需要系統學習財務、英語、文化等工作生活技能。第13期援圭亞那醫療隊隊員裴永東告訴記者,為了確保我們在圭亞那順利地進行工作,我們還專門到國家會計學院進行財務培訓。複雜的財務報表對於我們這些習慣做具體工作的醫生來說真的不太容易。

薪火相傳

把中國醫術發揚光大

第13期援圭亞那醫療隊隊長劉毅說,最初報名參加圭亞那醫療隊時,並沒有想到自己會成功入選。作為一個已經到了不惑之年的醫生,他工作穩定、收入穩定、家庭穩定。每天都在一成不變的人生中周而復始。

“援外消息傳來,像一顆小石子在我心中蕩起漣漪。經過三個多月的學習和訓練,我們每一名隊員都深切地感受到作為一名援外醫生的責任和使命。耳畔是希波克拉底誓言在回蕩,內心裡醫生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熊熊燃燒。”劉毅說。

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趙秦醫生這次帶著傳播中醫的任務。他這次主要任務就是把中醫技術帶到圭亞那,讓那裡的人們瞭解中醫、理解中醫文化。他說:“作為一名中醫師,我將同骨科的吳健醫生一起為當地骨折恢復性治療提供方案,而且會在診療中引入中醫技術。”

張立元作為這次醫療隊難得的內科醫生,他這次去圭亞那也帶著自己任務的。他告訴記者,這次他們主要活動地方是首都喬治城醫院和第二大城市的林登醫院。

當然,除了做一些醫療計畫,咱連雲港援外醫療隊還要做一些建設工作。例如市第二人民醫院援外隊員余仔軍就表示,他這個醫學博士要去那邊建房子。原來因為駐地房屋有些下沉,餘仔軍等人在前往圭亞那工作之餘,還要做好房屋基建,搞好駐地建設,為以後的隊員做些貢獻。

受經濟影響,該國醫療人才流失嚴重,全國只有27家醫院,750余名醫生。即使是首都喬治城醫院這樣的全國最高等級公立醫院,還是深受硬體條件落後、人員匱乏等問題的困擾,非常依賴國際援助。

自1993年中國向圭亞那派遣醫療隊以來,中國醫生在圭亞那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支撐醫院多個科室的日常運轉。市衛計委醫政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國家任務,我們要求每一個醫院要選出最好的醫生到圭亞那和馬爾他去援外,要在外國彰顯中國醫生和連雲港醫生的時代風采。

“我們鼓勵所有符合條件的醫生積極報名參加援外醫療隊。”市第一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醫院希望選出一批代表技術過硬、醫德出眾、知識全面的年輕骨幹參與此次援外醫療隊任務。

援外任務徵集令發出後,僅市第一人民醫院就有30多人報名,既有主任醫師,也有副主任醫師,還有一些具有博士學歷的醫生。市第二人民醫院很多年輕醫生也紛紛報名參加。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餘仔軍是新晉的博士醫生。在出征前,他剛剛獲得南京醫科大學普外科博士學位。“作為一名新晉博士,我感覺這次去圭亞那意義非凡。這是我最好的博士畢業旅行。在那個遙遠的國度,我將同夥伴們一起書寫中國醫生的援外故事。”餘仔軍說。

經過層層選拔,最終17名援外隊員入選。2017年2月,當港城大多數家庭依舊沉浸在春節氣氛時,連雲港援外醫療隊的隊員們已經整裝出發前往南京學習各種知識。在三個多月的學習中,他們不僅要學習更多的醫學知識,還需要系統學習財務、英語、文化等工作生活技能。第13期援圭亞那醫療隊隊員裴永東告訴記者,為了確保我們在圭亞那順利地進行工作,我們還專門到國家會計學院進行財務培訓。複雜的財務報表對於我們這些習慣做具體工作的醫生來說真的不太容易。

薪火相傳

把中國醫術發揚光大

第13期援圭亞那醫療隊隊長劉毅說,最初報名參加圭亞那醫療隊時,並沒有想到自己會成功入選。作為一個已經到了不惑之年的醫生,他工作穩定、收入穩定、家庭穩定。每天都在一成不變的人生中周而復始。

“援外消息傳來,像一顆小石子在我心中蕩起漣漪。經過三個多月的學習和訓練,我們每一名隊員都深切地感受到作為一名援外醫生的責任和使命。耳畔是希波克拉底誓言在回蕩,內心裡醫生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熊熊燃燒。”劉毅說。

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趙秦醫生這次帶著傳播中醫的任務。他這次主要任務就是把中醫技術帶到圭亞那,讓那裡的人們瞭解中醫、理解中醫文化。他說:“作為一名中醫師,我將同骨科的吳健醫生一起為當地骨折恢復性治療提供方案,而且會在診療中引入中醫技術。”

張立元作為這次醫療隊難得的內科醫生,他這次去圭亞那也帶著自己任務的。他告訴記者,這次他們主要活動地方是首都喬治城醫院和第二大城市的林登醫院。

當然,除了做一些醫療計畫,咱連雲港援外醫療隊還要做一些建設工作。例如市第二人民醫院援外隊員余仔軍就表示,他這個醫學博士要去那邊建房子。原來因為駐地房屋有些下沉,餘仔軍等人在前往圭亞那工作之餘,還要做好房屋基建,搞好駐地建設,為以後的隊員做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