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減肥”與“增效”並舉 金正大助推化肥“零增長”

山東臨沭2017年6月13日電 /美通社/ -- “開播!”6月12日下午,數台大型種肥同播機轟鳴啟動,山東省臨沭縣曹莊鎮曹西村王龍海家的100畝夏玉米開始了今年的播種。與往年不同,這次的播種王龍海猶豫了好幾天,

對他來說,今夏玉米種植,他又“減”了一次肥。

金正大“減肥增效”工程免費贈肥儀式

近年來,一線農業種植領域一直在推動農業部提出的“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王龍海的減“肥”行動正是由山東省臨沭縣農業局、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金正大集團共同啟動的“減肥增效”技術示範推廣項目的一部分。

他及周邊6位農戶都被授予“‘減肥增效’首批示範戶”,得到了由金正大集團專供的示範肥,並免費享受玉米種植過程中的全程技術指導。

減少化肥施用量是必經之路,在切實推進減肥的同時,保證作物穩產甚至是增產也是關鍵。在化肥“零增長”3年倒計時的關鍵期,以金正大為首的肥料生產企業一手抓減肥,

一手抓增效,以期實現“零增長”戰略。2017年金正大將聯合政府、推廣機構,落實“精、調、改、替”技術路徑,統籌化肥減量增效、配方肥下地和以高效緩控釋肥為主的新型肥料示範推廣,減肥增效將聚焦玉米、小麥等大田作物,後續延伸至設施蔬菜、大薑等經濟作物。金正大“減肥增效”技術計畫未來3年肥料用量與農民傳統施肥習慣比較,減肥30%,並保障作物不減產。

早在3年前,

王龍海就減少了一次施肥量,“用普通複合肥每畝地使用100斤左右,當時直接就減掉20斤,每畝使用80斤緩控釋肥”。王龍海改良施肥方案,在曹莊鎮率先使用了金正大集團生產的沃夫特緩控釋肥。“三年前,我們這邊玉米的平均畝產在900-1000斤,用緩控釋肥減肥產品,畝產量平均達1100-1300斤,最高可達1500斤!”王龍海說。“今年每畝地又要減肥10斤?再減下去產量還能保證嗎?”王龍海再次來到“減肥”的關口。

此次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金正大集團共同推動的減肥增效計畫,目標是在農民傳統習慣施肥的基礎上減30%的施肥量,如以往玉米種植戶習慣施肥為每畝50公斤複合肥,而減肥增效方案提倡每畝使用新型緩控釋肥35公斤,每畝肥料成本少投入10-15元。

據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陳劍秋博士介紹,此次減肥增效行動,經過了前期一系列權威試驗,

之所以能夠實現減肥的目標,是因為全新升級的緩控釋肥添加增效配方,這項升級技術在行業是獨有的。其“雙增雙控”技術,特別添加中微量元素和生物刺激素,並實現雙向互補增效;同時採用全新包膜技術和微孔滲透技術,將控釋肥包膜升級為植物油包膜、樹脂包膜及硫加樹脂包膜,並根據玉米種植土壤特點進行配方調整,具有更加精准的控釋作用,玉米需肥曲線與肥料釋放曲線更加精准同步,大幅提高肥料養分的利用效率,實現減肥增效。

除此以外,全新的減肥增效方案包含了前期的拌種劑來預防病害,提高苗勢;後期噴施的葉麵肥,易吸收利用,防早衰、抗幹熱風,飽滿籽粒,保證玉米的產量和品質。

此次減肥增效公益活動,是金正大集團聯合政府、行業和科研機構共同應對三年後實現化肥零增長所推出的落地行動。2017年金正大集團“減肥增效”行動第一輪將重點關注玉米、小麥等大田作物。針對小麥將推出專用新產品,採用富朗AST-活土技術,定制適合鹼性土壤生長的小麥專用肥料,其產品通過改良鹼性土壤,啟動土壤有機質。

金正大計畫未來3年建設1萬塊減肥增效示範田,覆蓋大田作物面積達2萬畝,以示範試驗田建設,組織客戶觀摩、學習,帶動減肥增效產品推廣。同時,金正大還將陸續升級馬鈴薯、大薑等經濟作物的全程營養解決方案,探索出經濟作物的減肥增效落地舉措。

大幅提高肥料養分的利用效率,實現減肥增效。

除此以外,全新的減肥增效方案包含了前期的拌種劑來預防病害,提高苗勢;後期噴施的葉麵肥,易吸收利用,防早衰、抗幹熱風,飽滿籽粒,保證玉米的產量和品質。

此次減肥增效公益活動,是金正大集團聯合政府、行業和科研機構共同應對三年後實現化肥零增長所推出的落地行動。2017年金正大集團“減肥增效”行動第一輪將重點關注玉米、小麥等大田作物。針對小麥將推出專用新產品,採用富朗AST-活土技術,定制適合鹼性土壤生長的小麥專用肥料,其產品通過改良鹼性土壤,啟動土壤有機質。

金正大計畫未來3年建設1萬塊減肥增效示範田,覆蓋大田作物面積達2萬畝,以示範試驗田建設,組織客戶觀摩、學習,帶動減肥增效產品推廣。同時,金正大還將陸續升級馬鈴薯、大薑等經濟作物的全程營養解決方案,探索出經濟作物的減肥增效落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