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對手殺球太猛招架不住?這招讓你馬上變主動

本文來自愛羽客特約作者:張雪軒

在業餘有羽毛球雙打比賽中,

對方後場選手在控制球時,常見我方通過挑對手後場底線兩角去應對,但效果往往一般,對方往往能維持進攻狀態。這時,我方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扭轉局勢甚至直接得分呢?

我經過仔細觀察業餘比賽發現,一側中場腰部和另一側後場底角的線路組合,是打擊對方後場選手的利器。

後場兩個底角的距離,是6.1米。而一側中腰(網帶後3.5米左右)到另一側後場底角的距離是6.9米,比後場兩個底角的距離多出一步。而業餘選手,往往是步法更弱,這一步的距離,常常造成對方由主動轉被動,甚至追不到球。

對方後場選手在拿球時,出球無非殺、吊、拉三種。無論是哪一種,業餘選手都無法保證穩定的擊球品質。在對方出球品質一般或較差時,我方通過一側中腰和另一側後場底角的線路組合,能夠快速扭轉局勢,甚至直接得分。下面我舉三個例子。

一、對方頭頂後場吊我方網前對角品質不高

此時我方接吊選手應該快速上網,搶高點輕推或切推直線中腰。對方網前選手由於比我方後觀察到出球線路,啟動比我方晚,他準備封邊線時,球往往已經過了他。對方後場選手因為距離較遠,能接球時擊球點往往已經遠低於網。因為他剛才是在後場主動控制,所以此時往往不願意起高球防守,一般會放直線網前或勾對角網前,

試圖讓我方挑球。

如果他放直線網前,我方要搶高點推對角後場底角;

如果他勾對角網前,我方要搶高點推直線底角,這樣將導致對方後場選手需要移動的距離最大,容易造成對方被動甚至直接丟分。

二、對方發小球品質不高

我方快推平快球到對方後場選手反手底角或者推中場腰部,

逼迫對方反手吊網前,我方主動抓這個吊球,高點抹推對方後場選手正手側中腰。對方網前選手往往反應不過來漏給後場,對方後場選手則往往因為步法慢較難趕到,容易漏球。

三、劈吊對手中場腰部空檔

有些後場選手喜歡通過拉吊的手段得分,對方拉後場時,我方選手應觀察對方網前選手站位,即使略被動也可快速劈吊對方一側中腰空檔。對方網前選手往往反應不過來漏給後場選手,對方後場選手勉強步法趕到時由於借不到力,往往會放網或勾對角,我方另一選手迅速上網推他後場另一底角,常可直接得分。

通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一側中腰和另一側後場底角的線路組合,是打擊對方後場選手的利器。先打中腰還是先打後場底角,要根據場上情況靈活掌握。

對方網前選手往往反應不過來漏給後場選手,對方後場選手勉強步法趕到時由於借不到力,往往會放網或勾對角,我方另一選手迅速上網推他後場另一底角,常可直接得分。

通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一側中腰和另一側後場底角的線路組合,是打擊對方後場選手的利器。先打中腰還是先打後場底角,要根據場上情況靈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