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交通篇:全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體系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北京市交通行業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充分認識交通擁堵是“城市病”的典型表現,也是大城市發展中最難以治理的突出問題,

把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提升市民獲得感,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體系。

五年來,北京市在“規建管限”四個方面用好“加減乘除”的四項方法,進一步緩解交通擁堵。規劃方面做好除法,結合“城市病”治理,

控制人口規模、疏解非首都功能、優化職住平衡、減少通勤出行距離等。建設方面做好加法,大力提高交通供給能力,在道路、樞紐、公交專用道、自行車道、停車位、駐車換乘等設施體系中全面落實規劃實現率。交通管理方面做好乘法,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水準,挖掘交通設施潛能,優化交通秩序,嚴格交通執法,提高交通服務和文明水準。需求管理方面做好減法,通過運用法律、經濟、科技和行政手段限制和調節小汽車的擁有和使用,
調控總量、降低總體交通需求。

一是交通承載能力明顯提升,有力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建成京新高速五環至昌平段、京昆高速、京台高速、廣渠路二期等重點專案,實現1100餘條公交線路京津冀一卡通互聯互通。

二是全面踐行公交優先戰略,有效改善綠色出行服務,在三環路、京港澳高速等多條道路施劃公交專用道,持續提升軌道交通安全運營水準,實施自行車步行系統綜合治理。三是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全力加強改革創新,提出現代化綜合交通指標體系,開展計程車行業改革和公共交通票制票價改革。四是全面提高科技資訊化水準,三元橋僅斷行43小時完成橋樑置換,
創造新的“中國速度”,建成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開發北京交通APP向市民提供即時公交服務。五是加強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明顯提升交通党建水準。

整體來說,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從372公里增長到574公里,城市道路里程從6258公里增長到6374公里,

高速公路里程從912公里增長到1014公里,公交專用道里程從604公里增長到845公里。綠色出行比例71%。交通整體安全順暢,交通擁堵加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交通可持續發展能力切實增強,有力支撐了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本市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初步搭建,包括區域交通、公共交通、道路交通、自行車和步行、靜態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貨運物流和需求管理等十大子系統,各子系統將統籌規劃、分階段實施,最終形成與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相匹配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一、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交通承載能力

加大建設投資力度。2012年至2016年的5年期間,全市交通領域投資完成3400億元,占同期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13%。公共交通投資占市級交通基礎設施比重達到75%。優化投融資模式,針對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與普通公路四大板塊,分別制定融資方案,吸引社會資金。其中,軌道交通新機場線和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被財政部列為第三批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試點專案,2個項目累計吸引社會資金200億元。

設施規模持續快速增長。相繼建成了京台高速、廣渠路二期、京良路等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重點專案。開通軌道交通6號線、16號線北段等線路,運營里程達574公里。開工建設北京新機場,建成四惠、宋家莊2個綜合交通樞紐。

路網功能更加優化。加快疏堵工程和微循環道路建設,完成718項疏堵工程,有效打通堵點、治理亂點。推行城市道路“巡養一體化”、“24小時修復”機制。在全國幹線公路養護管理檢查中繼續保持全國領先。

二、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有序推進交通一體化

區域路網加快互聯互通。京昆高速、京台高速、111國道、京新高速(五環至六環段)、G111二期工程、密興路二期、徐尹路二期等建成通車。

“軌道上的京津冀”全面提速。高鐵方面,京張、京沈在施,京霸鐵路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通車。城際鐵路方面,京唐、京濱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通車。市郊鐵路方面,平谷線規劃方案獲國家發改委批復,東段已率先開建。

一體化運輸服務有效提升。啟動京津冀一卡通互聯互通工程,市區1011條地面公交線路(除定制商務公交)及122條郊區公交線路已全部實現一卡通互聯互通。

三、落實公交優先戰略,有效改善綠色出行服務

地面公交運行條件不斷改善。在京通快速路、京開高速、三環路、京藏高速和京港澳高速施劃公交專用道,全市公交專用道達到845公里,建成4條大容量快速公交線路,快速直達專線達到140條,初步建成地面公交快速通勤系統。定制公交、高鐵快巴、旅遊專線、快速直達專線等多樣化公交線路達到303條,公交服務多樣化、多層次、精准化效果初現。

軌道安全運營水準持續提升。開展地鐵1、2、八通、13號線加裝安全門工程。加強地鐵新線與道路交通體系的有效接駁,其中16號線北段所有車站實現與地面公交的便捷換乘並設置自行車停車場。積極推進軌道建設運營標準化,組織編制《北京市軌道交通標識系統設置指南》等4項地方標準、1項國家標準,修訂1項地方標準。

自行車步行環境顯著優化。實施自行車步行系統綜合治理,加強自行車停車設施管理,在人行步道上設置阻車樁,切實保障自行車出行和步行安全,綠色出行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升級。

四、加強改革創新,全面提高交通管理和服務水準

理順管理體制機制。落實區級緩堵主體責任取得新突破,制定並發佈了緩堵專項責任清單,市政府與16個區政府簽訂了《緩解交通擁堵目標責任書》,與區政府就緩堵工作區級主體責任達成共識;成立緩解交通擁堵專項督查組,形成市區兩級督查制度聯動,大幅提升疏堵專案推進力度。完成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和執法體制改革,形成了“311”管理體制,實現管理和執法集中統一。成立節能減排中心、舉報投訴中心等。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一會三函”、“交通十條”和“投資十條”有效簡化交通基礎設施前期審批流程。

開展重點行業改革。順利實施公共交通票制票價改革,切實把公共資源用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系統開展停車綜合治理,開展全市停車資源普查,真正摸清停車位底數;試點啟動路側停車電子收費改革;治理停車難停車亂,綜合實施居住區停車設施挖潛、錯時停車、建設駐車換乘設施等措施。

五、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發展智慧交通綠色交通

全面提高科技資訊化水準。在國內首次使用“千噸級馱運架一體機”工法,三元橋大修僅斷行43小時完成橋樑上部結構整體置換,創造了新的“中國速度”。建成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TOCC),完善交通運行智慧化分析平臺和監測調度平臺,推出“北京即時公交”手機軟體,方便乘客即時查詢車輛到站情況。持續推廣ETC系統應用,ETC使用者數量超過300萬戶,電子收費流量占總通行量40%。

大力推動行業節能減排。全市運輸行業推廣新能源車達1.4萬輛,完成4.3萬輛計程車三元催化器更換工作。發佈公交、軌道、貨運、出租4大行業5項節能標準,初步建成交通能耗排放統計監測體系。完成交通運輸部綠色低碳迴圈區域試點專案,被交通運輸部授予“綠色交通城市”榮譽稱號。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北京市交通行業將進一步增強歷史責任感和緊迫感,治本治標同步推進,加快推動交通領域改革創新,綜合施策破解難題,到2030年,全面建成適應首都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滿足全社會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各種交通方式融合發展,與國家首都功能和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定位相匹配的北京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圖片來自網路

最終形成與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相匹配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一、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交通承載能力

加大建設投資力度。2012年至2016年的5年期間,全市交通領域投資完成3400億元,占同期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13%。公共交通投資占市級交通基礎設施比重達到75%。優化投融資模式,針對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與普通公路四大板塊,分別制定融資方案,吸引社會資金。其中,軌道交通新機場線和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被財政部列為第三批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試點專案,2個項目累計吸引社會資金200億元。

設施規模持續快速增長。相繼建成了京台高速、廣渠路二期、京良路等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重點專案。開通軌道交通6號線、16號線北段等線路,運營里程達574公里。開工建設北京新機場,建成四惠、宋家莊2個綜合交通樞紐。

路網功能更加優化。加快疏堵工程和微循環道路建設,完成718項疏堵工程,有效打通堵點、治理亂點。推行城市道路“巡養一體化”、“24小時修復”機制。在全國幹線公路養護管理檢查中繼續保持全國領先。

二、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有序推進交通一體化

區域路網加快互聯互通。京昆高速、京台高速、111國道、京新高速(五環至六環段)、G111二期工程、密興路二期、徐尹路二期等建成通車。

“軌道上的京津冀”全面提速。高鐵方面,京張、京沈在施,京霸鐵路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通車。城際鐵路方面,京唐、京濱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通車。市郊鐵路方面,平谷線規劃方案獲國家發改委批復,東段已率先開建。

一體化運輸服務有效提升。啟動京津冀一卡通互聯互通工程,市區1011條地面公交線路(除定制商務公交)及122條郊區公交線路已全部實現一卡通互聯互通。

三、落實公交優先戰略,有效改善綠色出行服務

地面公交運行條件不斷改善。在京通快速路、京開高速、三環路、京藏高速和京港澳高速施劃公交專用道,全市公交專用道達到845公里,建成4條大容量快速公交線路,快速直達專線達到140條,初步建成地面公交快速通勤系統。定制公交、高鐵快巴、旅遊專線、快速直達專線等多樣化公交線路達到303條,公交服務多樣化、多層次、精准化效果初現。

軌道安全運營水準持續提升。開展地鐵1、2、八通、13號線加裝安全門工程。加強地鐵新線與道路交通體系的有效接駁,其中16號線北段所有車站實現與地面公交的便捷換乘並設置自行車停車場。積極推進軌道建設運營標準化,組織編制《北京市軌道交通標識系統設置指南》等4項地方標準、1項國家標準,修訂1項地方標準。

自行車步行環境顯著優化。實施自行車步行系統綜合治理,加強自行車停車設施管理,在人行步道上設置阻車樁,切實保障自行車出行和步行安全,綠色出行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升級。

四、加強改革創新,全面提高交通管理和服務水準

理順管理體制機制。落實區級緩堵主體責任取得新突破,制定並發佈了緩堵專項責任清單,市政府與16個區政府簽訂了《緩解交通擁堵目標責任書》,與區政府就緩堵工作區級主體責任達成共識;成立緩解交通擁堵專項督查組,形成市區兩級督查制度聯動,大幅提升疏堵專案推進力度。完成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和執法體制改革,形成了“311”管理體制,實現管理和執法集中統一。成立節能減排中心、舉報投訴中心等。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一會三函”、“交通十條”和“投資十條”有效簡化交通基礎設施前期審批流程。

開展重點行業改革。順利實施公共交通票制票價改革,切實把公共資源用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系統開展停車綜合治理,開展全市停車資源普查,真正摸清停車位底數;試點啟動路側停車電子收費改革;治理停車難停車亂,綜合實施居住區停車設施挖潛、錯時停車、建設駐車換乘設施等措施。

五、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發展智慧交通綠色交通

全面提高科技資訊化水準。在國內首次使用“千噸級馱運架一體機”工法,三元橋大修僅斷行43小時完成橋樑上部結構整體置換,創造了新的“中國速度”。建成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TOCC),完善交通運行智慧化分析平臺和監測調度平臺,推出“北京即時公交”手機軟體,方便乘客即時查詢車輛到站情況。持續推廣ETC系統應用,ETC使用者數量超過300萬戶,電子收費流量占總通行量40%。

大力推動行業節能減排。全市運輸行業推廣新能源車達1.4萬輛,完成4.3萬輛計程車三元催化器更換工作。發佈公交、軌道、貨運、出租4大行業5項節能標準,初步建成交通能耗排放統計監測體系。完成交通運輸部綠色低碳迴圈區域試點專案,被交通運輸部授予“綠色交通城市”榮譽稱號。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北京市交通行業將進一步增強歷史責任感和緊迫感,治本治標同步推進,加快推動交通領域改革創新,綜合施策破解難題,到2030年,全面建成適應首都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滿足全社會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各種交通方式融合發展,與國家首都功能和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定位相匹配的北京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