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記憶老照片故事,百年的航母路

1911年11月4日,誕生不久的飛機第一次從艦艇的甲板上起飛,意味著航空母艦的誕生。

1910年11月14日,美國維吉尼亞州漢普頓錨地,尤金·埃利駕駛一架寇蒂斯雙翼機從美國海軍“伯明罕”號偵察巡洋艦上起飛。這艘巡洋艦僅僅做了簡陋的改裝,在艦艏鋪設了57英尺長的厚木板,這一勇敢的嘗試標誌著一種全新的武器——航空母艦的誕生。

第一位完成艦上起降的飛行員——尤金·埃利,來自民間,主業是飛行表演。繼11月14日的艦上起飛後,1911年1月18日,埃利再次駕機在“賓夕法尼亞”號裝甲巡洋艦上完成了人類第一次艦上著陸。1911年10月19日,埃利因飛機墜毀遇難。

1917年8月2日,英國皇家海軍鄧甯少校駕駛一架“幼犬”雙翼機在臨時改裝的“暴怒”號航母上進行著艦試驗,

甲板上的艦員試圖用手抓住飛機為其減速。這種著艦方式既危險又效率低下,8月7日的另一次著艦中,鄧寧因飛機墜海而遇難。

1922年12月4日,剛剛完工的“鳳翔”號航母在日本千葉縣館山沖標柱間全速公試。

“鳳翔”號是世界上第一艘專門建造的航空母艦,雖然開工晚于英美同類項目,但搶先幾個月完工下水。

1921年7月20日,切薩皮克灣,美國陸軍航空部隊助理司令威廉·米切爾進行了一次著名的轟炸試驗,8架美軍轟炸機用航空炸彈擊沉了排水量23000噸的前德國無畏艦“東弗裡斯蘭”號,

證明飛機完全有能力擊沉當時的海上霸主。

1929年,布雷默頓軍港,同時停泊著美國最初的三艘航母——(從下至上)CV-1“蘭利”、CV-3“薩拉托加”、CV-2“列克星敦”。早期艦載機攻擊力低下,二三十年代的美軍對抗演習中,經常發生戰列艦頂著艦載機攻擊抵近“擊沉”航母的場面。

雖然已展示出巨大潛力,但這時的航母仍絕非海軍軍官們職業生涯的首選。

1940年11月11日,地中海,英國皇家海軍“卓越”號航母正在釋放艦載機。21架“劍魚”式雙翼魚雷機當晚成功襲擊了停泊塔蘭托港內的義大利艦隊,3艘戰列艦被擊沉擊傷。這是航母與艦載機首次大規模應用於實戰。

1941年12月7日清晨,珍珠港西北洋面,日本海軍航空兵的99艦爆在航母甲板上待命,背景是“蒼龍”號航母。南雲機動部隊的6艘航母即將放出艦載機,目標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

12月7日,“翔鶴”號航母上,襲擊珍珠港第二攻擊波的一架97艦攻正在滑跑。甲板上的日本艦員向起飛的飛行員振臂歡呼。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內,畫面右側美國海軍“內華達”號戰列艦試圖在日軍的空襲下起錨向港外運動,最後由於受傷過重搶灘擱淺在港內。

1942年4月18日,東京以東650海裡,“大黃蜂”號正在釋放B-25轟炸機。珍珠港事件中,美軍航母因出港訓練而免遭損失,美軍隨即策劃了初次反擊——杜立特中校率領16架B-25從“大黃蜂”號出發,對日本本土進行空襲,這次大膽的襲擊鼓舞了美國民眾的士氣。

復原繪畫,描繪了從美軍俯衝轟炸機對日本艦隊進行襲擊,日軍“赤誠”“加賀”“蒼龍”三艘航母中彈起火的場面。中途海戰中,美國以損失1艘航母的代價擊沉了日軍4艘航母。這場決定性戰役中,傳統火炮戰艦完全未起作用。此後太平洋的戰場,幾乎完全是航母的舞臺。

太平洋戰爭催生了史上產量最大的重型航母——“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總計17艘建成服役。1944年12月,萊特灣戰役後,正在烏利希錨地休整的第38特混艦隊旗下5艘重型航母——(從下至上)“黃蜂”、“約克城”、“大黃蜂”、“漢考克”、“提康得羅加”(重名者均為紀念戰沉的同名艦)。

1945年2月10日,烏利希錨地,完成修整的第58特混艦隊的航母編隊轉向,航母甲板上擺滿F4U“海盜”艦載機。每艘“埃塞克斯”級航母可攜帶超過100架艦載戰鬥機,此時美軍已有能力在一次攻擊中出動數百架飛機。

1945年8月15日,東京灣,日本簽字投降後,上千架美軍作戰飛機編隊通過盟國艦隊上空——其中大多數是海軍艦載機。美國僅用3年零8個月便打贏了太平洋戰爭,航空母艦的作用無可替代,這一幕也可以說是航母登上海洋霸主寶座的加冕典禮。

繁重的作戰任務和陳舊彈藥最終引發了二戰以後最嚴重的一次航母事故。拍攝上一張照片數日後,1967年7月29日,“福萊斯特”號飛行甲板上一架F-4艦載機上的“詛尼”火箭彈誤射,引發連鎖爆炸。134名艦員喪生。

3艘戰列艦被擊沉擊傷。這是航母與艦載機首次大規模應用於實戰。

1941年12月7日清晨,珍珠港西北洋面,日本海軍航空兵的99艦爆在航母甲板上待命,背景是“蒼龍”號航母。南雲機動部隊的6艘航母即將放出艦載機,目標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

12月7日,“翔鶴”號航母上,襲擊珍珠港第二攻擊波的一架97艦攻正在滑跑。甲板上的日本艦員向起飛的飛行員振臂歡呼。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內,畫面右側美國海軍“內華達”號戰列艦試圖在日軍的空襲下起錨向港外運動,最後由於受傷過重搶灘擱淺在港內。

1942年4月18日,東京以東650海裡,“大黃蜂”號正在釋放B-25轟炸機。珍珠港事件中,美軍航母因出港訓練而免遭損失,美軍隨即策劃了初次反擊——杜立特中校率領16架B-25從“大黃蜂”號出發,對日本本土進行空襲,這次大膽的襲擊鼓舞了美國民眾的士氣。

復原繪畫,描繪了從美軍俯衝轟炸機對日本艦隊進行襲擊,日軍“赤誠”“加賀”“蒼龍”三艘航母中彈起火的場面。中途海戰中,美國以損失1艘航母的代價擊沉了日軍4艘航母。這場決定性戰役中,傳統火炮戰艦完全未起作用。此後太平洋的戰場,幾乎完全是航母的舞臺。

太平洋戰爭催生了史上產量最大的重型航母——“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總計17艘建成服役。1944年12月,萊特灣戰役後,正在烏利希錨地休整的第38特混艦隊旗下5艘重型航母——(從下至上)“黃蜂”、“約克城”、“大黃蜂”、“漢考克”、“提康得羅加”(重名者均為紀念戰沉的同名艦)。

1945年2月10日,烏利希錨地,完成修整的第58特混艦隊的航母編隊轉向,航母甲板上擺滿F4U“海盜”艦載機。每艘“埃塞克斯”級航母可攜帶超過100架艦載戰鬥機,此時美軍已有能力在一次攻擊中出動數百架飛機。

1945年8月15日,東京灣,日本簽字投降後,上千架美軍作戰飛機編隊通過盟國艦隊上空——其中大多數是海軍艦載機。美國僅用3年零8個月便打贏了太平洋戰爭,航空母艦的作用無可替代,這一幕也可以說是航母登上海洋霸主寶座的加冕典禮。

繁重的作戰任務和陳舊彈藥最終引發了二戰以後最嚴重的一次航母事故。拍攝上一張照片數日後,1967年7月29日,“福萊斯特”號飛行甲板上一架F-4艦載機上的“詛尼”火箭彈誤射,引發連鎖爆炸。134名艦員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