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苟且

01.

最近在重溫《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故事很俗:一個四十幾歲的老頭,

在金融行業工作,有一份體面的工作,豐厚的薪水,有老婆有孩子,在外人眼中是幸福完美的家庭。

突然,這老頭想要當畫畫,於是留下一張內容為“晚飯準備好了”紙條,離開自己17年的妻子和孩子,全身上下只有100元,住在全巴黎最破舊的旅館,開始學習畫畫。

為了追求藝術理想,他飽嘗貧窮與饑餓的煎熬,忍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最終遁跡與世隔絕的塔西提島,

在他死後,他的畫才被世人所關注,欣賞,成為一個著名的畫家。

我看到這個故事,腦海裡立馬想到一部電影《肖申克救贖》,影片裡有一段經典臺詞:“這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在沒有離家出走之前,難道你不覺得《月亮與六便士》裡的主人公查理斯就生活在體制內,按部就班的生活。

我查了毛姆在寫這部文學作品的時間,是在1919年,1919年世界是怎麼樣的?戰爭,工業革命,改革,各種運動。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絕大數人都選擇體制化,追求物質,安穩,只要住在高強裡邊,這就是好的生活。而這個時候查理斯跳出來了, 他不想呆在體制內,不想被高牆困住,想要出去看看。

難道你不覺得他挺牛逼嗎?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道上,他選擇抬頭看月亮。

就像書中一段經典的話語:“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

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裡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

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他就是一個渣男,但是從獨立的人來講,他是一個勇士,一個英雄,因為他選擇詩和遠方。

我始終認為當我們在討論文學作品時,

要放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去討論,去思考他的所作所為是否值得。

這個故事放在21世紀,不值得讚揚,歌頌,我反而會問:“早幹嘛去了?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資源這麼多,管道這麼多,你40幾歲才想到要學畫畫,談夢想,那你前40年是在睡覺嗎?”

但是放在當時那個時代,大家都渾渾噩噩的過著日子,幾乎沒有人會思考,這是唯一的生活方式嗎?沒有其他可能性嗎?

當大家都笑查理斯瘋了,

其實查理斯也在笑他們看不穿。活了一輩子,還不知道自己想要幹什麼,沒有夢想,沒有值得追求的東西。

用盡一生,過著平庸的生活。

02.

毛姆筆下的查理斯選擇離家出走,拋家棄子,嫁給藝術。當他走出去的那一步,註定跟其他人不一樣,大家都醉生夢死,唯獨他與眾不同。

因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想要畫畫,想要藝術,這是他的唯一。

就像書中寫到:

“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一個人掉進水裡,他游泳遊得好不好沒關係,反正他得掙扎,不然就得淹死。”

小說主人公查理斯來源於梵古這個人物,我也查了梵古這個人物,想知道為什麼在他死後這麼多年,他的畫才受到大家認可,人們才尊稱他為“畫家”。看法有很多,有說死後的傳播手段,有說是朋友的幫忙。但其中有一條是大家都認可的,那就是:他的作品太超前,當時的人接受不了。

當時的梵古很像《奇葩說》半決賽辯題的主人公,在糾結要不要喝下這杯水。

他慫,喝下這杯水,回歸家庭,說堅持不住了,還是別搞什麼藝術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回家,求妻子原諒,然後平穩度過後半生。我想她的妻子願意原諒她,周圍人也會擺出一副孺子可教也,很欣慰他想明白了,不會有太多人指責他,只會把他當成一時衝動,有點想不開罷了。

但是,他選擇不喝,眾人皆醉,他不想讓自己醉。這條路難走多了,在當時那個時代,有99%的概率是沒有結果。小說結尾也是悲劇,直到死後才出名。

這樣值得嗎?我想是值得的。

如果他慫了,喝下這杯水,他沒有任何希望,也許直到他死也沒有人知道,他還有一個藝術夢,因為沒有任何作品。

他不喝這杯水,還有1%的希望,哪怕這1%希望要很久很久以後才能實現,甚至他都等不到了,那又如何?至少有作品在手啊。

有一種信念叫堅持,有一種神聖叫希望。

03

在寫《月亮與六便士》書評之前,我看了其他作者的書評,有不少人都在討論夢想。

但我總覺得這本書還有比夢想更重要的東西,是“我”。

我是誰?

我很喜歡昨天董婧說的一句話:“我們追其一生都是在尋找我是誰。”

剛出去時,我們就是一個人,後來,父母取了名字。隨著長大,你名字後面貼了很多標籤,有孩子,孫女,妻子,丈夫,同事,經理。你的標籤越來越多,外界對每個標籤都有不同的規則,你的束縛越來越多,你越來越不快樂。

你不知道自己是誰?你想要什麼?你在尋找什麼?你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我”。

《華嚴經》裡有一句話叫做:“所見諸佛,皆由自心。”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切佛,都從自心中來。

我想做人也是如此,你想要走什麼路,問問你內心的聲音。

大家都醉生夢死,唯獨他與眾不同。

因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想要畫畫,想要藝術,這是他的唯一。

就像書中寫到:

“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一個人掉進水裡,他游泳遊得好不好沒關係,反正他得掙扎,不然就得淹死。”

小說主人公查理斯來源於梵古這個人物,我也查了梵古這個人物,想知道為什麼在他死後這麼多年,他的畫才受到大家認可,人們才尊稱他為“畫家”。看法有很多,有說死後的傳播手段,有說是朋友的幫忙。但其中有一條是大家都認可的,那就是:他的作品太超前,當時的人接受不了。

當時的梵古很像《奇葩說》半決賽辯題的主人公,在糾結要不要喝下這杯水。

他慫,喝下這杯水,回歸家庭,說堅持不住了,還是別搞什麼藝術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回家,求妻子原諒,然後平穩度過後半生。我想她的妻子願意原諒她,周圍人也會擺出一副孺子可教也,很欣慰他想明白了,不會有太多人指責他,只會把他當成一時衝動,有點想不開罷了。

但是,他選擇不喝,眾人皆醉,他不想讓自己醉。這條路難走多了,在當時那個時代,有99%的概率是沒有結果。小說結尾也是悲劇,直到死後才出名。

這樣值得嗎?我想是值得的。

如果他慫了,喝下這杯水,他沒有任何希望,也許直到他死也沒有人知道,他還有一個藝術夢,因為沒有任何作品。

他不喝這杯水,還有1%的希望,哪怕這1%希望要很久很久以後才能實現,甚至他都等不到了,那又如何?至少有作品在手啊。

有一種信念叫堅持,有一種神聖叫希望。

03

在寫《月亮與六便士》書評之前,我看了其他作者的書評,有不少人都在討論夢想。

但我總覺得這本書還有比夢想更重要的東西,是“我”。

我是誰?

我很喜歡昨天董婧說的一句話:“我們追其一生都是在尋找我是誰。”

剛出去時,我們就是一個人,後來,父母取了名字。隨著長大,你名字後面貼了很多標籤,有孩子,孫女,妻子,丈夫,同事,經理。你的標籤越來越多,外界對每個標籤都有不同的規則,你的束縛越來越多,你越來越不快樂。

你不知道自己是誰?你想要什麼?你在尋找什麼?你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我”。

《華嚴經》裡有一句話叫做:“所見諸佛,皆由自心。”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切佛,都從自心中來。

我想做人也是如此,你想要走什麼路,問問你內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