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焦慮有好處?那焦慮症是怎麼來的?

我一直都是個杞人憂天的人。讀書時擔心考試;出門旅行時擔心安全;上班時擔心工作表現、看新聞時擔心家人或自己遇上意外。

習慣了擔心,我以為這是我的性格,不能改變。 每個晚上躺在床上,滿腦子都是擔心的畫面,即使多疲累,睡了兩個小時便會被自己的心跳聲弄醒,日間的工作自然受到影響。日子久了,更開始憂慮自己的情況。

從朋友口中聽到某明星名人也患上了焦慮症,要接受藥物及心理治療。鼓起很大的勇氣才去見精神科醫生及臨床心理學家,

發現自己一直患有焦慮症。

我以為性格是無法改變的,但心理學家讓我明白到,自己一直過分要求控制周遭的人和事,強行要所有事情都在我預設的範圍裡發生,這樣只為我帶來無比的憂慮。現在我仍在嘗試調節自己的感覺和想法,專注眼前的人和事,接受預想不到的事情,我希望能夠改變自己過去的生活模式。

提到焦慮的感覺,大多數人一定不陌生:考試前、上臺表演前、接見重要客戶前,心裡頭的忐忑不安,加上或輕或重的心跳加速、冒汗、發抖、坐立不安等身體反應,那就是了。

所以簡單來說,焦慮就是一種心理上的不愉快感受,加上生理上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所組成。

那為什麼會產生焦慮呢?

各個學派各有其推論,例如精神分析學派認為焦慮是因為潛意識慾望與外在現實或超我之間的衝突所造成,行為學派認為焦慮是由制約學習而來,認知學派認為焦慮是由扭曲的認知衍生,而生物精神醫學則主張焦慮是源於神經內分泌的傳導所形成。

焦慮的感受是不舒服的,但都是不好的嗎?

其實,適當的焦慮具有協助生物體適應環境的功能,

焦慮可被視為一種警訊,警告生物體有某種威脅正在或即將發生,而促使生物體採取措施以避免危險或減少損害。例如,考前努力溫書以求理想成績、上臺表演前一再練習以免在臺上出糗、接見重要客戶前做好準備以免影響業績等。

當生物體可採取有效措施時,就會降低焦慮,若無法採取有效措施,那焦慮就會一直存在,成為慢性焦慮,甚至是病態焦慮。

病態性焦慮,

也就是臨床上所謂的焦慮症。可分為恐慌症、懼曠症、社交恐懼症、其它特定恐懼症、強迫症、廣泛性焦慮症、急性壓力反應、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在統計研究上顯示,女性比男性較易罹患焦慮性疾患。

每種焦慮症各自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及治療方式,只有經過專業醫師的評估才可適當診治。 關於焦慮疾患的藥物治療,似乎普遍存在一種誤解:所使用的都是鎮定劑,吃久了,就會被藥物給控制了。

其實,治療焦慮症的藥物並非全是鎮定劑,目前在臨床上有多種不同作用機轉的藥物可供焦慮症患者使用;再者,只要遵從醫師指示,適時適量服用,鎮定類藥物也可以被安全地使用。任何藥物都一樣:用的好是良藥、用不好就變毒藥了,所以除非是患者未經醫師同意自行增加劑量,才有藥物濫用及成癮的可能性。

另外一種常見的誤解是:藥能少吃就儘量少吃,所以我要儘早減藥。事實上,每一種疾病的治療都有一定療程,過早的減藥或停藥反而會影響療效,使疾病更不穩定或所需治療時間延長,結果是弊大於利。

焦慮雖然令人感到不舒服,但別忘了它是有其功能的,下次焦慮產生時,不妨換個角度看待,它就不那麼討人厭了。而當焦慮感嚴重到令你極度不適,或影響日常生活時,請勿忌諱就醫,以免延誤治療,確保自身的身心健康。

就會被藥物給控制了。

其實,治療焦慮症的藥物並非全是鎮定劑,目前在臨床上有多種不同作用機轉的藥物可供焦慮症患者使用;再者,只要遵從醫師指示,適時適量服用,鎮定類藥物也可以被安全地使用。任何藥物都一樣:用的好是良藥、用不好就變毒藥了,所以除非是患者未經醫師同意自行增加劑量,才有藥物濫用及成癮的可能性。

另外一種常見的誤解是:藥能少吃就儘量少吃,所以我要儘早減藥。事實上,每一種疾病的治療都有一定療程,過早的減藥或停藥反而會影響療效,使疾病更不穩定或所需治療時間延長,結果是弊大於利。

焦慮雖然令人感到不舒服,但別忘了它是有其功能的,下次焦慮產生時,不妨換個角度看待,它就不那麼討人厭了。而當焦慮感嚴重到令你極度不適,或影響日常生活時,請勿忌諱就醫,以免延誤治療,確保自身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