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被稱為“病夫”的亞洲國家不止一個,這裡還有一個“西亞病夫”

每當提起“東亞病夫”這四個字,筆者總是會想起“晚清、鴉☆禁☆片、西方列強”等字眼,李小龍的一部電影《精武門》,更是讓筆者徹徹底底的記住了這四個字。不過今天咱們不說大清,也不說李小龍,

咱講一講亞洲上另一個被稱為“西亞病夫”的國家——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與大清帝國一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曾是歐洲大陸上的一頭雄獅,在這個帝國最強盛的時候,領土橫跨亞歐非三個大洲。從十三世紀開始,這個強大的帝國就已經雄霸歐洲,

無論是文化、工業、還是貿易,都是這片大陸上的佼佼者,甚至還控制著西方與東方的交通要道。不得不說,當時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非常的強大。

這個國家的命運跟大清帝國非常的相似,到了19世紀就已經變得非常的沒落了,甚至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都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想要與它聯盟,每一個國家都是虎視眈眈的盯著它看,就等著這個帝國奔潰的時候,

能撕下一塊肉來。拿破崙還曾經預言:“土耳其的命運必將是被列強瓜分。”

到了20世紀初期,這個帝國已經變得奄奄一息,他軍事落後,經濟衰竭,但它始終都不願承認這個事實。跟大清一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逐漸的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於是便開始改革,

但折騰了半天沒有任何效果,這個曾經的強大帝國,現在只剩下了昔日的輝煌。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跟大清一樣,奧斯曼土耳其帝雖然失去了很多領土,但是依然比德國、法國和奧匈帝國加起來的領土還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加入了德國陣營,德國還曾送給它兩艘強大的戰列巡洋艦,“戈本”號和“佈雷斯勞”號。

一戰結束之後,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以失敗告終,不同於德國,在戰敗之後這個帝國淪落為半殖民地,以至於被列強稱之為“西亞病夫”。再之後的事,就是民族獨立、資產革命了,到了現在土耳其再次崛起,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