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沒有半導體的年代,機械如何強大而神秘到征服人類?

今天為大家講一些沒有半導體的年代,機械征服人類的故事。

這個機器叫“Do Nothing Machine(什麼也不做機器)”,但我更願意叫它“齒輪城堡”(感覺會有幸福的王子和公主生活在這座機械迷城裡)。

它的創造者是Lawrence Wahlstrom,一個超級迷戀齒輪的退休的鐘錶修理匠。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一個廢棄的二戰時期的投彈瞄準器,在修好瞄準器之後,他想借助瞄準器搭建一個由齒輪組成的機械迷城,讓世人們都更加喜歡齒輪這個小配件。於是這項始於1948年,耗時15年的巨大工程在悄無聲息中開始了。

Lawrence Wahlstrom每年會在原先的基礎上增加至少50個齒輪,目前齒輪城堡上的齒輪多達764個,被收藏在加拿大卡爾斯巴德工藝博物館,雖然經歷了60來年的洗禮還能正常運轉。這個城堡當年也受到了各大媒體的關注,不僅專業人士喜歡,普羅大眾也對這種神奇而古老的傳動裝置產生了極高的興趣。甚至還有詩人專門為它做了一首詩。

The Do Nothing Machine

By Keith Christensen, Tabor, SD

It’swonderful, stupendous, colossal

Itwakes up all of my loves

Themost wonderful gadget ever

Nowwhat would you say that it does?

Ithas big gears and small gears and levers

Ithas a governor too

Thismachine is downright exciting

Iwonder what all it can do?

There’reseven hundred gears to amaze you

There’seven a flashing red light

Thingsgo this way and that way and new ways

It’sjust a most wonderful sight.

Amagnificent kind of invention

Awonderful thing to behold

Themost beautiful thing in the world

It’sa do nothing machine I am told.

如果說有什麼遺憾,

這個Do NothingMachine上的所有齒輪只知道不挺忙碌的在那運轉,卻什麼功能也不能實現。但是,要知道作為整個機械行業的基礎,齒輪應該是有靈魂的。在那個沒有半導體的年代(就算是現在齒輪的地位也不可撼動),杠杆、彈簧、齒輪、發條和其他一些配件是跳躍在那個時代的特殊音符。

神奇的機械娃娃

1770年代,瑞士最古老的鐘錶品牌之一Jaquet Droz(雅克德羅)創造了上面這款機械娃娃。除去齒輪,還有它的配套零件--發條和一些其他精密器件。這個娃娃極為驚人,在當時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程式設計”概念,並且稱的上是機器人。這個機械娃娃會自己蘸墨水,自己換行,背後的轉盤可以控制她書寫不同的字母,組成任何句子。

不僅僅是寫字,她還會畫一些簡單的簡筆劃。時隔240年這個娃娃還可以正常運轉。簡直讓人拍案稱奇。類似于這樣機械娃娃,在那個年代還有很多,或許這些在那時只有貴族才會擁有吧。

世界上最複雜的機械手表

機械手表的精密神奇眾人皆知,但我要介紹的這款手錶堪稱“世界上最複雜”的手錶,它的製造與改裝跨越111年,由三名手錶設計師接連完成。2003年的最終成品中,在包含錶殼的 79 個零件在內、總共 1116 個零件。

這只複雜的手錶擁有如下功能:小時,分鐘,第二時區。三問。 大自鳴。 萬年曆,飛返月份,星期,日曆指示功能,24小時指示,閏年顯示。 月相。 太陽恒等式。 溫度計。 第二代浮動陀飛輪。 飛返碼表,60分鐘計時,雙追針。 機芯動能儲備指示。說實話,有些功能我不是很懂,但依然感覺它簡直就超越了機械的範疇,完全媲美電子手錶的“功能”了。

機械電腦

如今,電子電腦更新換代日新月異,從386到奔騰到雙核,從桌上型電腦到筆記本到掌上型電腦目不暇接。但在沒有半導體的時代,電腦卻以另一種喪心病狂的形式存在著。

上世紀60年代,這種機械渾身上下有成千上萬個零件,因此出現故障時維修人員必須將其拆散、更換零件、重新組裝、再對整台機器進行校驗,確保新零件能正常運行。這道複雜的程式每隔幾周就會來那麼一兩次,以至於相當之麻煩,而這也是機械電腦被電子電腦取代的根本圓原因。

如今,我們製作這些機械產品的零件依然在用,機械和半導體配合譜寫著這個時代的樂章。但我們不應該忘記,在“電子”還沒有出現的那個年代,機械撐起的那片天地。

這只複雜的手錶擁有如下功能:小時,分鐘,第二時區。三問。 大自鳴。 萬年曆,飛返月份,星期,日曆指示功能,24小時指示,閏年顯示。 月相。 太陽恒等式。 溫度計。 第二代浮動陀飛輪。 飛返碼表,60分鐘計時,雙追針。 機芯動能儲備指示。說實話,有些功能我不是很懂,但依然感覺它簡直就超越了機械的範疇,完全媲美電子手錶的“功能”了。

機械電腦

如今,電子電腦更新換代日新月異,從386到奔騰到雙核,從桌上型電腦到筆記本到掌上型電腦目不暇接。但在沒有半導體的時代,電腦卻以另一種喪心病狂的形式存在著。

上世紀60年代,這種機械渾身上下有成千上萬個零件,因此出現故障時維修人員必須將其拆散、更換零件、重新組裝、再對整台機器進行校驗,確保新零件能正常運行。這道複雜的程式每隔幾周就會來那麼一兩次,以至於相當之麻煩,而這也是機械電腦被電子電腦取代的根本圓原因。

如今,我們製作這些機械產品的零件依然在用,機械和半導體配合譜寫著這個時代的樂章。但我們不應該忘記,在“電子”還沒有出現的那個年代,機械撐起的那片天地。